計紅緒 趙建偉 魏 強
情系老區
2001年6月12日,新到任的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乘坐的汽車,在撫州市宜黃縣一條蜿蜒起伏的山區公路上突然停下,他走下車,疾步走向正在干活的農民,興致勃勃地與農民們聊了起來:“糧食夠吃嗎?”“夠吃,肚子沒問題。”農民伸出一只手來,做了一個數錢的動作:“就是沒有‘這個。”孟建柱笑著伸手做了一個同樣動作:“怎么辦才能有‘這個呢?”農民說:“沒別的法子,只有出去打工。”孟建柱仿佛自言自語道:“哦,是勞務輸出隨后,他又到一家農戶,問一畝地收多少稻谷,農民回答說:每畝收700斤。他抓起一把稻谷掂一掂,笑道:“不對吧?分量輕。你一畝最多產500斤。”農民驚異地說:“對呀!您內行啊!”“沒施月巴n巴?”“對,沒錢買肥料。”“打500斤,沒有效益呀!”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在另一個縣,他又停車走向一大片稻田,那里有幾個農民在干活。他走上牛糞堆,問道:“今年早稻價格怎么樣?”農民高興地回答:“四角一分一斤,比去年高了!”
“四角一分?”他說,“外面市場價格不是賣到四角五分一斤嗎?”“四角五分!”農民睜大眼睛,“我們這里的價格賣不到這么高。”這件事令他更加不安。在車上他對同行的人說:“看來不幫助農民解決流通問題不行。流通活了,農民才能增產增收。”孟建柱上任伊始,還沒有安下身來,就帶領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深入田間地頭調查研究,與干部群眾促膝談心。當農民們知道來看望他們的是孟書記時,紛紛豎起大拇指:“這個省委書記,可以!”
“為什么可以?”
一位農民感慨地說:“那么大的官,能站在牛糞堆上和我們說話,就可以!”
通過實地考察,江西的省情開始在孟建柱腦海里“過電影”:在華東六省一市中,江西省的面積最大,是農業大省,也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省。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同附近幾個省比是最低的。江西省人口為全國的3.3%,經濟總量為全國的1.3%。目前江西仍有100萬貧困人口,18個國家級貧困縣。他堅信,暫時的落后并不可怕,只要有正視落后的勇氣,有不甘落后的精神,有甩掉落后的行動,就能使江西的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井岡之魂孟建柱到江西后,與省委一班人共同討論,鄭重提出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學習兄弟省市改革開放先進經驗,走江西經濟發展新路的思路。孟建柱把井岡山精神的內涵概括為八個字:堅定信念,敢闖新路。他強調:偉大的井岡山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魂,也是我們新世紀實現現代化的強大的精神支柱……孟建柱要求江西的各級干部要五戒:一戒因循守舊,不思進取,鼓勵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銳意進取、勇于創新。二戒高高在上,脫離群眾,擺正公仆與主人的位置,堅持同群眾心連心,帶著感情解決群眾最盼望的事,帶著熱情解決群眾最盼望的事,帶著責任解決群眾最不滿意的事。三戒圖虛名,搞浮夸,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大力提倡說實話,想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堂堂正正做官,踏踏實實干事。四戒“講排場”,“窮擺闊”,提倡艱苦奮斗,廉潔奉公,吃苦在前,享樂在后,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誘惑,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更新觀念
在深入調研、集思廣益的基礎上,孟建柱明確提出了振興江西的關鍵問題是更新觀念、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大膽創新。
孟建柱認為,江西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地下資源豐富,鎢的儲藏量為世界之最,素稱“世界鎢都”;稀有金屬豐富,是“稀土王國”;還有亞洲最大的銅礦和全國最大的銅冶煉中心。地表資源也很豐富,據衛星遙測,江西森林覆蓋率高達60%,位居全國前列。江西不缺水,年降雨量平均1700毫米。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在江西,還有母親河長江也流經江西。江西有中國的名山——井岡山、廬山、龍虎山、三清山。生態環境好,空氣極為新鮮。
他主張“跳出江西看江西,立足全局看江西”。
到任不久,孟建柱就請專家、學者、部委領導向江西干部作報告,并通過電視直播到市、縣,引起了震動,攪動了思想。
接著,省四套班子領導帶隊,各地市黨政主要領導和省直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參加,到廣東、深圳、順德、東莞等地學習考察。接著,又派出100多于部到上海、江蘇學習考察,使江西干部的眼界大開,精神大振,觀念迅速更新,為振興江西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準確定位
在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條件下,從江西省的實際出發,找準自己的位置,確定科學的經濟發展定位,是縈繞在孟建柱腦際的一個重要問題。
他主張江西敞開大門,實行大開放戰略。通過大開放,把江西建成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承接基地;建成沿海發達城市的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建成沿海發達城市勞務輸出基地。
江西山清水秀,許多名山、名水可以成為城市居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成為沿海發達地區居民休閑旅游的后花園。
這就是孟建柱提出的創建江西“三個基地、一個后花園”的構想。
講起江西旅游業,孟建柱興致勃勃地提出江西要開發“三色”旅游。第一是“綠色”旅游。第二是“紅色”旅游。即三個“紅色搖籃”:井岡山、瑞金、南昌。第三是“古色”旅游。江西的文化底蘊極為深厚。有唐宋八大家中的三家:王安石、歐陽修、曾鞏和民族英雄文天祥、宋代大科學家宋應星、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等名人的遺址、遺跡。
求真務實
尋烏縣是當年毛主席寫《反對本本主義》的地方。孟建柱考察后,感受頗深。他說:“毛主席最反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各級領導不能只聽匯報,一定要自己下去調查研究!”
孟建柱曾經從事農業、農村工作30多年。他認為,要解決江西農業的出路、農村的發展、農民的富裕問題,必須跳出農業抓農業,跳出農村找出路。他認為,現在整個江西省處于一個加速推進工業化的時期,要把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創造條件提高農民人均資源占有量,逐步推動土地經營向種地能手集中,工業逐步向園區集中,人口向縣城或者更大的中心城市集中。用城市文明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
適應農業農村經濟新的發展階段的要求,近/乙年來江西的農村工作內容和方法逐步實現三個轉變:第—,農村基層干部的工作重心,從過去催錢要糧,轉變到發展經濟、幫助農民勞動致富上來。第二,從重視抓傳統農業,轉變為抓好農業資源開發的同時,積極發展二、三產業,促進各產業協調發展。第三,從鄉鎮財政收入主要是靠農業和農民,逐步轉變到發展工商企業,由企業來提供。
孟建柱說:“江西要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要實現富民強省,靠什么?最根本的還是要靠發展。我們省的工作中心就是發展,一切為了發展!”在省委一班人的帶領—下,江西各級黨委帶領全省人民艱苦奮斗,各項工作有了新變化,全省經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全省引入外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等均有大幅度增加。廣大群眾高興地說:江西的人氣旺了,經濟發展加快了。紅土地在中部崛起的目標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