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磊
危險的分離術
南京軍區總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王漢東介紹說:連體人相連的方式有很多種,頭部相連是其中比較少見的,而且頭部相連也有很多種情況。有的是皮膚相連,有的是顱骨相連,這兩種都是比較簡單的,最麻煩的是兩人的腦組織相連,在供血方面只有一套系統,也就是兩人共一根主血管。伊朗的這對連體姐妹就是腦體相連、后腦共用一條主動脈。當出現這種情況時,兩人中只有一人能擁有原來的血管,因此必須為另一人重造血管,那就要進行架橋手術,所以說頭部分離手術是連體人分離手術中最困難的。要為頭部相連的人分體,最大挑戰在于如何在確保大腦不會出現失血過多的情況下,分割相連著的神經細胞組織和血管。在腦保護問題上,目前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在進行手術時,將病人體溫降到最低點,再為腦部血管進行繞道,并爭取在最短時間內,在腦部血流減少、暫時缺氧的情況下,將相連的大腦分開。
協助拉丹和拉蕾分體的美國醫生班杰明·卡爾森,曾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德國為一對后腦勺連體的嬰兒成功分體。不過,由于拉丹和拉蕾是成人,醫生如果把她們的體溫降低,就只有20分鐘的時間來完成大腦的分割。這主要是因為嬰兒的耐受性較好,而成人的腦部無法像嬰兒那樣適應缺氧的情況。這無形中就增添了手術的難度。盡管拉丹和拉蕾的大腦成功分開了,最終因為腦組織嚴重失血,無法保住性命。
為何會有連體人?
連體兒發生的原因,一種說法是受孕后21天左右受精卵在分裂成兩個完整胚胎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某種因素的影響而分裂不完全;另一種說法是,原來胚胎的分裂是完全的,但隨后由于某種因素出現部分融合。到目前為止,連體兒發生的確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連體兒有各種各樣的連法,通常歸為四類:胸腹連體最為多見,約占70%,可有心臟、肝臟等臟器相連。臀部連體約占18%,兩個體骶尾骨、脊髓末端神經相連,可共有直腸及肛門。坐骨連體約占6%,可有腸道、泌尿道和生殖器官的相連和畸形。頭顱連體較少,約占2%。另有4%為其他各種情況。
連體人的傳奇
有史可考的最早一對連體入,誕生于954年的亞美尼亞。這對連體的小兄弟從腰以下到小腹相連。一個在分割中死去,另一個也于三天后夭折。
世界上最早一對較出名的連體人,是1100年誕生在英國的一對臀部、肩部相連的小姐妹,名叫舒科斯。她倆成年后說:“我們一同來到這個世界,也將一同離開人世。”果然,她倆在共同生活了34年后,一起告別了這個世界。
最早成功分割的連體人,是1689年由德國醫生柯尼希操刀的,這是首宗有記載的連體分割手術。遺憾的是沒有留下詳細資料。
最早成為明星的連體人,是英國一位未婚媽媽于1908年生下的一對臀部相連的小姐妹希爾頓,但媽媽卻把她們賣給了馬戲團。他們表演了20年之后,通過法律途徑獲得自由,參加了紐約百老匯的演出,先后主演過《珍奇之寶》和《一生相連》兩部電影而成了明星。
最著名的連體人,是1811年5月11日出生在暹羅(今泰國)的一對連體雙胞胎兄弟。據說英語“連體嬰”一詞,最早就是用來稱呼他們的。他們分別娶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對姐妹,姐妹倆共為他們生了21個孩子。他們以在巴納姆和貝利馬戲團“吸引觀眾”為生。1874年1月17日,兄弟倆在3小時內先后死亡。
現代最成功的連體人,是美國影星安迪·加西亞,他主演過電影《教父Ⅲ》。但當他1956年在古巴出生時肩膀上有一個如網球大小的雙胞胎嬰兒,該雙胞胎嬰兒在安迪出生后馬上被切除了。
連體人日漸增多?
近年來,世界各地接連不斷有連體嬰兒降生的報告。為什么原本十分罕見的連體嬰兒呈日漸增多趨勢?
盡管還沒有確切統計數據,但現有大量證據指向“環境激素污染”。環境激素又稱環境荷爾蒙或內分泌干擾物,在已知的環境激素污染中,有農藥、樹脂增塑劑、洗滌劑、二惡英類和重金屬類化合物等70多種。它們侵入人體的途徑包括飲食、空氣吸人和皮膚接觸。這類物質具有一個共性,即與人、生物內分泌激素類似,可干擾生物體的內分泌活動,因此對人類健康、優生優育具有重大影響。專家推測,連體嬰兒可能也是環境激素污染的一個“并發癥”。
其實,連體嬰兒仍然屬于罕見一類。目前人們之所以覺得連體嬰兒多了,是因為越來越多的連體嬰兒從“幕后”被推上“臺前”,而不像過去那樣自生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