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明
在我從事婦科腫瘤專業30年的生涯中,不難發現子宮頸癌是婦科腫瘤中的多發病和常見病,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以前子宮頸癌多發生于40-60歲的女性,高峰年齡為55-56歲。近幾年來,臨床上發現子宮頸癌的發病率日趨年輕化,平均年齡為31歲。在臨床診治中可見20歲患子宮頸癌的為數不少,甚至還發現有18歲未婚少女由父母陪同來就診的(此例已治愈),為什么子宮頸癌青睞于年輕女性呢?
首先,由于部分年輕女性性生活開始早、生育年齡較小,青春期子宮頸發育尚不成熟,宮頸鱗狀上皮尚在生理發育活躍時期,而精子中的核酸和精子蛋白有刺激組織化生(“化生”指一些已分化成熟的組織轉變為另一種形態組織的過程,有人認為上皮化生為癌前期病變)的能力,故宮頸鱗片上皮發育成熟前開始性交,能刺激宮頸上皮產生潛在的變異作用,再加上其他致癌物質的帶入協同作用,經若干年后就逐步癌變。由于早婚、性生活頻、性生活不注意衛生,也促進了包皮垢的致癌作用。宮頸尚未成熟前開始妊娠、生產,增加了宮頸裂傷、外翻、糜爛的機會,故易患宮頸癌。研究表明:18歲以前結婚的女性(或18歲以前開始性生活的女性)宮頸癌的發病率比25歲以上初產婦高7倍,生產次數越多,宮頸癌發病率越高。
第二,年輕女性患有宮頸糜爛、裂傷或宮頸外翻,這些女性一般在 慢性炎癥的基礎上,由量變到質變,宮頸上皮細胞可能發生非典型增生慢慢轉變為癌變。這些女性發生宮頸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宮頸糜爛、裂傷及外翻,多發生于早育,生育過多或性生活過度頻繁的女性。
第三,部分年輕女性生殖道患有人乳頭瘤病毒及生殖道濕疣,屬于性傳播疾病,使年輕女性成為易患宮頸癌的高危人群。
第四,部分年輕女性有多個性伴侶,若一個女性有3個以上性伴侶,生活在性混亂之中,性亂易引起性病,患宮頸癌的危險性最大。
第五,有些女性的丈夫有性亂行為,包皮過長或包莖等,如丈夫有兩個婚外性伴侶者,其妻子宮頸癌相對危險上升5倍。
第六,有些女性生殖道患有Ⅱ型皰疹病毒感染,也為性傳播疾病之一。已證實,男子生殖器包皮垢及泌尿道可分離出Ⅱ型皰疹病毒,而且是Ⅱ型皰疹病毒的儲存器,所以Ⅱ型皰疹病毒可以通過性交傳染給對方,這類年輕女性宮頸癌的發病率比正常人高6倍。
最后,年輕女子吸毒、吸煙可降低子宮頸局部組織的免疫力,給致癌物質以可乘之機,引發宮頸癌。另外家族中有宮頸癌患者的婦女,也容易患宮頸癌。
如果年輕女性出現性交后出血,便秘用力后陰道流血,且陰道流血極不規則,出現先少后多,時少時多,淋漓不凈,白帶異常增多,出現血性白帶或米湯樣白帶,甚至有臭味,出現這些癥狀時,應及時到專科醫院或到正規醫院進行婦科檢查,這樣才能得到及時的診斷與治療。
對于年輕女性也不要恐慌宮頸癌。即使患了宮頸癌也不可怕,只要不諱疾忌醫,治療效果還是好的。同時告戒大家,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只要實行計劃生育和晚婚晚育,積極治療宮頸炎和宮頸糜爛,注意性生活、經期、孕期、產褥期衛生,最重要注意恪守婚姻道德、社會道德,潔身自好,保護好“自己的一塊陣地”。尤其年輕女性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婦科檢查,要將宮頸癌的病變消滅在萌芽時期,使每個年輕女性生活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