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行
咽喉痛是學齡兒童的常見癥狀,大多數是曲細菌病毒感染所致,其中約1/4為化膿性或溶血性鏈球菌(簡稱鏈球菌)引起的鏈球菌咽炎。鏈球菌咽炎多見于5-15歲孩童,發病潛伏期為2-5天,在學校和家中衛生條件不佳或通風不暢時容易傳播開來。一個平時身體很好的孩子。無任何先兆情況下突然感覺咽喉痛(第一癥狀),同時伴有發高燒(量體溫≥39℃),頭痛,偶爾還有嘔吐、腹痛及皮疹;此時不咳嗽鼻子也不流涕,張開嘴時可發現舌紅,咽部充血,扁桃體紅腫,有時還有膿排出,頸部的淋巴結腫大,有觸痛和疼痛。根據上述癥狀與特征,這個孩子可能就得了鏈球菌咽炎,家長必須立即一將孩子送到醫院去做進一步的診斷治療。相反,如果一個患鏈球菌咽炎的小兒沒有得到及時的、適當的治療,那就不只是咽喉疼痛的問題,這個小兒可能會在今后的兩周內發展成風濕熱,伴發高燒,同時患兒的腕、肘、膝和踝關節處可發生疼痛和腫脹,腫脹的關節將感到發熱,有時疼痛還會從一個關節游走到另一個羌節。例如,今天踝關節腫脹和疼痛,明天腕關節就可能發生腫痛。風濕熱還會損害兒童的心臟,最終導致風濕性心臟病。鏈球菌咽炎的不及時治療還可能導致這個小兒在今后的2-4周內發展成急性腎炎。其主要癥狀為下行性水腫,先見于面部,以眼瞼為主,腫脹皮膚蒼白,呈所謂“腎炎面容”尿量明顯減少,約50%患兒有肉眼血尿,尿色呈均勻的棕色混濁或洗肉水樣,但無血凝塊,也可呈醬油樣棕褐色,約1/3病兒在發病初期出現了高血壓。
因此,小病不能看小看,對于患有鏈球菌性咽炎的小兒要迅速處理,才能有效預防兒童風濕熱和風溫性心臟病以及急性腎炎。
鏈球菌咽炎的藥物治療首選青霉素,按每日每千克體重5萬~10萬單位,肌內注射,每天兩次,連用5—7天。對青霉素過敏者,可口服紅霉素,按每日每千克體重40毫克,分2~4次服用,連用一周。經正規抗炎治療一周,鏈球菌咽炎一般就可以治愈。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