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曉維
一到冬春季節,小兒出疹性疾病就多了起來,什么麻疹啦、風痧啦、奶麻啦、丹痧啦,還有藥疹等等,光聽名字就讓人頭疼,如果沒有點醫學常識,還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疹子呢!其實,每種疹子都有它的特殊性,只要掌握了它們的特點,并不難分辨。
首先從發病的年齡來說,麻疹、風痧容易發生在半歲至4歲的嬰幼兒身上,丹痧則與6、7歲甚至更大一些的孩子有關。奶麻因為大部分發生在1歲以內的還在吃奶的嬰兒身上,所以稱作奶麻。藥疹呢,則沒有年齡特征,不管什么年齡段都會發生。
接下來,讓我們再看看它們的臨床特征,麻疹、風痧,丹痧、奶麻這網種出疹性疾病,都有發熱的癥狀,只不過麻疹、奶麻一般是發熱3~4天后出疹,而風痧、丹痧發熱半天至1天就出疹,且同樣具有發熱癥狀,麻疹、風痧、丹痧在出疹的時候,熱度會更高,但奶麻則是在熱退后出疹,僅僅這一點就可以初步區別它們了。
除了發熱、出疹外,每種出疹性疾病還各自有其特殊的體征,麻疹在發熱3~4天后,疹子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口腔頰粘膜靠近臼齒的地方可以見到白色粟粒疹,也就是醫學上所稱的麻疹粘膜斑,這是麻疹早期診斷的特殊體征,只不過近幾年來,絕大多數孩子由于接種了麻疹減毒活疫苗,麻疹粘膜斑已經很少見到了。細心的媽媽可以在出風痧孩子的后腦勺摸到大小不一的結節,也就是通常醫學上所稱的枕部淋巴結腫大。奶麻的孩子特殊體征不明顯,但也有一些孩子在出診前,可見到前囟門隆起,這可是容易和顱內感染相混淆的癥狀,應注意區別?;嫉ゐ鸬暮⒆友屎矶际怯旨t又腫,疼痛難忍,吞咽困難,正是由于這個特殊體征,丹痧又俗稱爛喉丹痧。
即使同樣是出疹子,它們之間也有區別,麻疹、風痧、奶麻的皮疹顏色鮮紅,疹與疹之間可以見到健康的皮膚,麻疹出疹有一定的規律,先從耳后發際開始,繼而頭面、胸腹、四肢,直至手足心也見到皮疹。風痧、奶麻雖然沒有一定的規律,但頭面、全身都可以見到疹子。而丹痧的皮疹則是猩紅色的,疹與疹之間皮膚的顏色呈潮紅色,這種形態的皮疹醫學上又稱作彌漫性皮疹,與前三種皮疹不同的是丹痧頭面顏色潮紅,但沒有皮疹,口唇周圍顏色蒼白,這就是所謂的“環口蒼白圈”。
藥疹雖然也出皮疹,但與以上疾病不同,它是對某些藥物,如磺胺類藥過敏而發生的反應,一般不發熱或有低熱,皮疹沒有一定的形態,也沒有一定的出疹規律,診斷藥疹的依據主要靠用藥史。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想讀者一定初步認識出疹性疾病了吧。
(編輯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