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柏泉
48歲的女教師李某,8年前在口腔兩頰的粘膜上,出現了一層白色微隆起的網織狀條紋。粘膜柔軟度和彈性正常,也無明顯不適和疼痛,但逐漸擴大。當地醫院診斷為口腔頰粘膜扁平苔蘚,治療5年后,病情好轉并較穩定。病人以為沒事了,故從前年夏天以來不再接受治療。其間因家庭不和、社會糾紛心情不暢,又染上了肝病,體質每況愈下。直起到今年6月,也就是中斷扁平苔蘚治療后2年,她感到左頰粘膜不適,有時灼痛,張口稍覺牽緊,患處偶爾出血,才又引起了重視,再次來口腔科診治。檢查發現,口腔左頰粘膜原病損區變得粗糙、增厚,局部有糜爛、出血。病理診斷為扁平苔蘚癌變,需住院手術治療。病人感到納悶,問:“扁平苔蘚咋回事?怎么會變成了癌?”醫生一邊安慰她,一邊解釋說:“同答你的問題,還需從扁平苔蘚這個病的特點和起因講起……”
扁平苔蘚,實際上并不是癬。好發于口腔粘膜,也可發生于皮膚、生殖器、指甲或趾甲。口腔粘膜扁平苔蘚是口腔粘膜中比較常見的表淺性、非感染性、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特點是口腔(頰、舌、唇、腭等處)粘膜上,出現白色顆粒狀條紋或網狀、樹枝狀、斑塊狀、環狀丘疹或水皰等病損,且往往具有明顯左右對稱性。依據病損形態和嚴重程度可分為3型。①網狀型:表現輕微,僅有角化病損。②萎縮型:其條紋問粘膜充血、紅腫。浸潤型:病損區粘膜粗糙、增厚,典型表現為表淺性糜爛、潰瘍及出血,疼痛明顯,不想進食。口腔扁平苔蘚多見于40歲以上的女性,其癥狀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重。多數學者認為,口腔扁平苔蘚實質上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疾病。
扁平苔蘚是否屬于癌前病變尚有爭議,但確有扁平苔蘚癌變的報道。最近的一項研究對229例各型扁平苔蘚患醬進行了4年的追蹤觀察,結果發現4例癌變。該研究組的癌變率為1.75%。
扁平苔蘚的病因還不甚清楚。研究發現,誘發扁平苔蘚的因素較多,主要是神經系統方面的障礙,如精神壓力或抑郁、失眠、憂慮等。丙型肝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的影響,免疫功能的低下以及遺傳因素,均易誘發本病。局部因素如牙結石、殘冠、殘根的慢性刺激以及細菌、病毒的感染,也可導致扁平苔蘚。
防治口腔扁平苔蘚,要依據發病誘因、病變部位、病損類型以及嚴重程度來選擇處理措施。下面介紹一些具體方法:
通過病史、臨床及輔助檢查,針對有關系統疾病及致病因素予以綜合治療,并要堅持不中斷。
調整工作環境,減輕精神壓力,注意勞逸結合。適當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3,去除刺激因素。如定期潔牙,早晚刷牙,飯后漱口;處理殘冠、殘根,去除不良修復體(假牙);戒除煙、酒;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局部治療。用2%-4%的蘇打水與口泰等漱口液交替含漱,每日3—5次。患處涂0.04%的維甲酸軟膏,可使病變范圍縮小,網紋消退。
5,激素治療:小劑量短療程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治療,如強的松5毫克,每日3次,1-2周為一療程。對于特別嚴重的難治性扁平苔蘚,則可每天服硫唑嘌呤50-100毫克。
6,維生素A丸2.5萬單位含服,每日3次,1~2個月為一療程;或服魚肝油丸l粒,每日2次,1個月為一療程,但高血脂癥者忌用。
7,中醫中藥治療:中醫認為,本病多因肝腎陰虛,脾濕不運引起。①六味地黃丸,每次8粒,每日3次;陰虛火旺時加知母、黃柏。②口炎清沖劑,10克沖服,每日3次,有清火、消炎、止痛的作用。③雷公藤多甙片,每日0.5-1毫克/公斤,2個月為一個療程。有清熱解毒、祛瘀消腫的功效,在消退網紋、斑紋方面效果較好。
口腔扁平苔蘚雖不能在短期內根治,但只要堅持治療,預后一般是良好的。如不治療或中斷治療,任其發展,則有可能惡變。多數學者認為,浸潤型和斑塊狀扁平苔蘚,如果糜爛經久不愈,表面夾雜有紅色斑塊,或粗糙、增厚、易出血,基底部變硬時,就要懷疑是癌前病變。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做手術切除和病理檢查,以防后患。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