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婚先孕的女青年正準備結婚時,男友卻意外觸電身亡。男友家人為了能\"傳遞香火\",苦苦哀求她把孩子生下來,并和她簽了一份撫養協議。沒想到,她生下一個女孩后,不僅因未婚生育遭人恥笑,而且還因一片\"好心\",反而惹來了一場荒唐的官司……
2003年6月21日,在廈門一家酒店打工的周小芳特意找到筆者,傾訴了這段為她帶來無盡煩惱的傷心事。
未婚同居,我懷上了戀人的孩子
今年23歲的我出生在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一個普通農民家庭。2001年4月,我到上海去看望打工的弟弟,并想在那兒找一份工作,由此遇到了在上海做水產生意的同村老鄉鄒元華。
鄒元華是我姑媽婆家的一位遠房侄子。我弟弟當時就在他手下打工。在做水產生意的同時,鄒元華還開了一家冷菜店。我到上海后,他對我特別好,非常熱心地帶我去逛公園,游外灘。幾天后他主動對我說:\"我現在的生意很忙,你不用到別處找工作了,干脆來我店里做吧。\"
起初,我并沒有把鄒元華的這份關心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他帶我去公園時,突然拉著我的手問:\"你覺得我這個人怎么樣?\"從他異樣的眼神和話語里,我聽出了弦外之音。面對這份突如其來的\"愛情\",我有些不知所措。想到來上海后他對自己的關心照顧,我還是挺感激的,加上現在又住在他店里,所以對他的追求,我雖沒有答應,但也沒有拒絕。
在以后的生活中,鄒元華不間斷的體貼和關心讓我很受感動。慢慢地,我發現自己似乎已對他產生了一種依賴的感覺。不久,我們正式戀愛了。隨著感情日漸加深,我們同居了。
2001年6月下旬,我突然感到身體不舒服,鄒元華便帶我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懷孕了。對此,我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心里特別緊張。想到自己年紀輕輕而且又沒結婚就突然有了小孩,不禁有些茫然,便盤算著打掉孩子。
然而,當鄒元華的姐姐得知我懷孕后,馬上打電話告訴了他們的父母,并一再勸我別去做人流。他父母聽說我有了小孩,也急忙打電話來勸我:\"早生也有早生的好處,我們的身體也還好,可以幫你們帶小孩。反正你們的關系也明確了,盡快把婚事辦了就行了。\"
幾天后,鄒元華的父親帶著他妹妹特意從老家過來照顧我。我想,既然和鄒元華的關系已到了這個地步,也就放棄了打掉小孩的念頭,并和鄒元華商量國慶節后就回老家完婚。
懇求聲中,我留下戀人遺腹子
2001年10月初,眼看我們倆的婚期就要到了,沒想到,一場意外卻改變了我的人生。一天早上,還在睡夢中的我突然聽見有人大叫:\"快來啊!救命啊!\"我被驚醒后仔細一聽,原來是鄒元華的妹妹在哭喊!我趕緊起床走下樓去,只見店門口圍著一大群人,鄒元華的妹妹伏在地上大哭不止。
我預感不妙,走近一看,只見鄒元華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原來,他起床后,來到店里發現一個電爐壞了,便拿了一把剪刀進行維修。由于沒切斷電源,他被電流擊倒在地后,電爐又落在他腦袋上,等鄰居聽到她妹妹的叫聲趕來把電源切斷時,鄒元華已不省人事。
聞訊趕來的二姐立刻撥打120求救,但到醫院后,鄒元華的心臟已停止了跳動。
我當時就傻了,有一種跌入谷底的感覺。此后幾天里,我不吃不喝,整日以淚洗面。鄒元華的父母讓他二姐和妹妹寸步不離地守在我身旁,照顧著我的生活起居。他妹妹一直對我說:\"我家就只有我哥這一個男孩,求你一定幫我哥哥留下肚里的小孩,救救我們全家。\"六神無主的我這才明白,她們是擔心我會打掉小孩,斷了他們家的\"香火\",才一直\"保護\"著我。
一周后,我回到了老家。父母知道我已有身孕,都勸我把孩子打掉。當我說出鄒家的懇求時,我父母擔心地說:\"萬一生下一個女嬰,鄒家不想要,你一個未婚姑娘以后怎么生活?怎么嫁人?\"聽了父母的話,我又重新考慮是否打掉孩子。
鄒元華父母知道我家里的想法和擔心后,便來我家對我父母說:\"你們放心好了,無論是男是女,都是元華的骨肉。我們家的條件還可以,小芳只要把孩子生下來,其他事情都由我們負責。\"
可我的父母仍為我的將來著想,一再堅持要打掉小孩。鄒家父母非常害怕,每天都到我家里來,希望我生下小孩:\"小芳,你就救救我們家吧,留下元華的骨肉,我們會一輩子感激你的。\"他們在我面前拼命叩頭,還遞給我6000元,算是給我的\"報答\"。
看著兩位老人淚流滿面,我心里特別難受,心也軟了。我想到小孩是自己和鄒元華的愛情結晶,生下來也是對戀人的一份告慰。有些鄰居也勸我說:\"幫他生下來,也算是做了一件積德的事。\"鄒家人還動員我姑媽來求我。
被他們求得多了,我便動搖了,我父母的口氣也開始松動。此時,鄒家見有了回旋的余地,便趁熱打鐵找我家協商,最后簽下一個書面協議:鄒家付給我6000元精神損失費,6000元營養補助費,讓我把小孩生下來,我負責撫養兩個月后,不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歸男方家撫養。經不住他們家的一再哀求,我和父母最后終于答應生下小孩。
生下女孩,失望的男家開始變臉
2002年3月18日,經過十月懷胎,孩子終于降生了,是個女嬰。小孩生下來后,我發現原先對我特別熱情的鄒家人,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鄒元華的母親原本想在醫院照顧我,見我生下的是個女嬰,當天下午就回了家,留下鄒元華的二姐和妹妹在醫院照顧我。
不但鄒元華父母的臉上掛滿不高興,他們的家人也流露出不滿的情緒。孩子出生的當天,我由于生產時大出血,醫生要求必須輸血,鄒家姐妹一聽說要給我輸血,很不開心,都說住院花了不少錢,現在手上也沒錢了。我心里非常清楚,當初他們家里是盼望能生一個男孩,但我生了個女孩,所以他們非常不高興。
\"不輸血產婦就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醫生見她們不同意給我輸血,便把嚴重性告訴她們,無奈之下,她們只得答應給我輸一袋血。
一周后,醫生說我貧血,必須再輸一袋血。鄒元華的妹妹就對我說:\"不用輸了,回家補一補就好了。\"由于生的是女孩,我心里也挺難受的,覺得挺對不起他們,便沒有再要求輸血,當天就辦了出院手續回到鄒家。
在鄒家住到孩子滿月后,由于我身體非常虛弱,又沒有奶水,加上我們兩家相距很近,他們就讓我回到了自己家里。孩子由鄒元華母親帶著,我隔一兩天就去照看小孩。
由于未婚生育,在農村還是有些讓人難以接受,因此我經常惹來一些怪怪的目光。我想到小孩已出生2個多月,又有爺爺奶奶帶著,于是在2002年6月便去了離家不遠的廬山旅游區一家酒店打工。
上班后一有空回家,我總會買一些奶粉什么的去看看孩子。起初,兩家還是相處得相安無事。但不久后的一天上午,我從單位回家拿衣服,因工作太忙,只請了半天假,所以顧不上去鄒家看望小孩。可在我返回單位的路上,剛好被鄒元華的妹妹看見。
幾天后,鄒家就開始在人前人后說我心狠,回了家也不去看小孩。說我打工后給小孩買的奶粉,都是用鄒元華在世時留給我的錢買的。從鄰居口中聽到這些閑話,我心里特別難受,但想到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也只好強忍著。
2002年11月下旬,正在上班的我突然接到家里的電話,說鄒家父母以小孩的名義已向法院起訴我。法院定于11月26日正式開庭,作為當事人,我必須親自出庭。
回到家后我才知道,幾個月前,鄒家就向當地派出所告狀,以我沒有按照當初在他們家里照顧孩子兩個月的約定,屬于違約行為,要求我退回當初他們給的6000元精神損失費和6000元營養補助費。當時我父母親考慮到我在外面打工,小孩也是他們再三要求才生下來的,對鄒家提出的要求沒有理會,也就沒有通知我。如今他們竟起訴到了當地法院。
傷心官司,誰該為遺腹子買單?
開庭那天,坐在法庭的審判大廳里,看到當初對我悉心照顧、如今見了我就像見了仇人一般的鄒元華家人,我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在法庭上,他們以我作為小孩的監護人沒有盡到撫養孩子的義務為由,提出要我退還他們當初給的總計為12000元精神損失費和營養補助費,同時要我每月補貼小孩100元的生活費,直到小孩長到18歲為止。
針對對方提出的要求,我想,作為一個未婚女子,在自己的戀人離世后生下遺腹子,已給我的身心帶來了很大的傷害。而生小孩時,錢已花在了補充營養上了,不存在退還的理由。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按照法律要求,我確有承擔撫養小孩的義務,但孩子的出生是因為對方一再懇求才生下來的,造成現在這種局面的主要責任不在我。后來我反復考慮到自己是一個未婚女子,如果要撫養一個小孩,這對以后的婚姻生活也會帶來諸多不便,于是,我作出了讓步,主動提出小孩仍歸對方撫養,我一次性支付一定數額的補助金。
開初,法庭建議我們雙方進行調解,同意我一次性補助對方7000元,作為以后撫養孩子的費用。然而,第二天,正當我準備把錢交給對方時,鄒元華的父母又反悔了,非要我每月支付100元給孩子作生活費直到孩子18歲為止。面對這種局面,我只好提出孩子由我撫養,但對方又死活不肯把孩子交給我,最終雙方調解無果。
我未婚生育的事情在村子里成了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話題,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而這場官司更使我身心俱碎。2003年3月,我只好離開家鄉,來到廈門打工,借此逃避這些煩惱。
由于這場意想不到的官司,讓我與鄒元華的家人鬧翻了,也無法像以前那樣經常去看女兒。現在我心里非常想念女兒,不管怎樣,那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可無邊的閑言碎語已使我有家難回……
后記:由于周小芳堅持不支付撫養費,并表示愿意自己承擔孩子的義務,而鄒家由此擔心失去小孩,于是申請法庭調解。2003年6月28日,經過法庭調解,周小芳支付2000元作為孩子的撫養費,小孩仍由鄒家撫養,以后周小芳不再承擔任何撫養責任。
周小芳考慮到自己尚未結婚,撫養小孩將給自己以后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最終同意了法庭的調解結果,委托她父親為其在法庭調解書上簽了字,這樁好心惹來的官司至此才算結束。
編后語
一場未婚生育的官司畫上了句號。男家的\"香火\"延續和女方的精神損失即\"面子\"之類問題,似乎皆因法院的出面調解,以金錢結算的方式得以\"妥善\"解決。然而留給人們的思考是,孩子呢?一個一生下來就永遠失去了父親,而且還有可能永遠失去母愛的無辜孩子,將如何度過她漫長的一生?這難道不比男方家能否延續\"香火\"和女方今后如何嫁人更加重要嗎?今天的現實中,類似的故事其實還有:諸如越來越多的非婚生子現象、動輒離婚現象、單身媽媽現象甚至遺棄嬰兒現象……作為當事者的父母,你們想過孩子的將來嗎?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只有在童年喪失了父母之愛,在漫長的人生中心里沒有儲藏一點溫暖的人,才深知這世界是多么的冷。\"年輕的朋友啊,在沒有決心和能力承擔起責任時,還是不要把孩子帶到人世吧!
(西窗明)
(欄目管理/李賢平編輯/曾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