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化妝品工業得到迅猛發展。2002年,銷售收入達到460億,出口創匯2.67億美元,進口0.62億美元。目前,生產企業約2500家,品種約3萬余種,市場總額居亞洲第二位。防曬化妝品是近年來全球化妝品工業的發展熱點。其產品設計已從單一的中波紫外線(UVB)防護,發展到兼顧長波紫外線(UVA)防護;防護概念已從面部的保護,發展到對暴露于日光的人體其他部位的保護。消費者對白嫩肌膚的追求,使得“防曬”成為護膚產品的基本功能之一。SPF值 (Sun Protection Factor) 即日光防護指數,代表了防曬化妝品的實際防曬功效, 它是建立在人體測定的基礎上,根據中波紫外線照射皮膚、產生紅斑的情況而計算出的一個量化指標。因此,采用人體皮膚試驗技術(即“人體法”)測定SPF值,已成為國際上的標準模式。各主要國家(包括中國)的法規都建立和規定了“人體法”的標準方法,用于測定并標注防曬化妝品的“SPF”值。而用“儀器法”來評價防曬化妝品的“SPF”值的做法是不科學的。為了規范市場監督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2003年3月12日,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國際飯店組織召開了“中國防曬化妝品學術研討暨發布會\"。
在會上,中國香化協會張殿義理事長首先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衛生部法監司趙同剛司長也專程前來向大會致辭。有200多名國內外專家、業界同仁參加了會議,包括我國化妝品衛生主管部門、市場監督主管部門、進出口管理主管部門等政府部門的官員;中國消費者協會的代表;歐洲化妝品香水個人護理用品協會(COLIPA)的專家;從德國遠道而來的梅維平博士;安利公司、汽巴精化(中國)等公司的專家;日本資生堂生命科學研究中心的專家等。與會專家就防曬化妝品的法規、管理、市場、安全性及防護知識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交流和研討。參加會議的還包括近30名來自北京的新聞媒體。這次會議集中了全球化妝品工業界的力量,向我國政府、專業法規工作者和社會第三方機構及媒體,報告了“防曬化妝品”的研發和歐美市場的發展狀況,并對消費者如何科學地選擇防曬產品做出了指導性的建議。它表達了化妝品工業界對“法規、管理的科學性”最真誠的期盼。大會的部分發言摘要整理如下:
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張殿義的致辭
今天,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中國國際防曬化妝品學術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首先請允許我代表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對來自政府部門的各位領導、國內及國外的行業專家學者、新聞界的朋友出席這次會議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大家都知道,對人體皮膚的呵護,是化妝品業界的天職,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越來越看重,為避免紫外線對人們皮膚的傷害,科學家們采取了化學的、物理的和物資的遮蓋和吸收來達到防護的目的。在化妝品中添加防曬劑,具有防護紫外線損傷的特殊用途化妝品,近些年來已被廣泛重視。但是,如何評價防曬化妝品的防曬功效,在一段時間里,存在不同的意見和做法。近些年來,在國內科學研究、產品開發、產品生產、市場監督、檢測標準、產品的標示、媒體宣傳、消費者的選購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步的各有己見的做法和說法,經常在防曬化妝品銷售旺季的日子里鬧得沸沸揚揚,更使企業惶惶恐恐,不知所措。在國外如日本、歐洲化妝品協會、美國食品醫藥品管理局、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和組織雖然在SPF值測定標準之間有微妙的差異,但是大部分是統一到“人體法”上。
中國衛生部于2002年9月發布的《化妝品衛生規范》(2002年版)已于2003年1月1日實施,2003年2月14日公布了《衛生部關于防曬化妝品的SPF的測定和標識有關問題的通知》,上述法規文件的出臺,是對前些年的防曬化妝品的測試方法的進步和管理的規范。是中國化妝品衛生管理的一大進步。特別是衛生部趙司長、張處長等在百忙中,又親自到會將做重要的指示和報告,我們還有幸邀請到了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外經貿部、國家經貿委、國家工商局、中國海關、中國輕工聯合會、中國消費者協會等領導和專家到會,是一次防曬化妝品相關技術、法規、標準的統一認識,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是一次宣傳和貫徹衛生部發布的《化妝品衛生規范》重要會議。
這次研討會,我們除邀請到國內外的技術權威和專家外,更榮幸地邀請到了國際著名的歐盟化妝品協會(Colipa)、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國的專家、學者和朋友共同對防曬化妝品的檢測方法、生產技術、產品管理、規范市場和指導消費等進行經驗交流和研討,與會專家眾多,科研的水平較高,是一次針對性強的高峰論壇會。我相信此次研討會,定會促進發展中的中國化妝品工業在管理和技術上及早同國際接軌,促使中國化妝品更加健康的發展。
中國化妝品工業在近二十年里才得到快速的發展,1982年全國化妝品總產值2億元,到2002年全國總銷售額達到460億元,二十年間中國化妝品銷售額增長200多倍,創造利稅達150億,出口創匯達2.6億美元(折22億人民幣)。目前全國有近2500家化妝品生產企業,其中“三資”企業達500余家,國際知名的跨國化妝品公司基本都來到中國投資建廠,生產國內外品牌化妝品,每年從國外進口約0.6—0.8億美元的國際著名品牌化妝品。目前,中國的化妝品市場琳瑯滿目,豐富多彩,已是國內市場國際化。中國的化妝品的銷售額雖然目前處于國際上第八位,亞洲第二位,但是,平均人消費額是遠遠落后于國際。因此,化妝品在中國13億人口的國度里,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發展前程繁花似錦。
衛生部法監司趙同剛司長的致辭
今天,我很高興能夠參加“中國防曬化妝品學術研討暨發布會”。會議將對防曬化妝品的功能及檢驗方法進行研討和交流,是非常有意義的,對化妝品企業和消費者有很大的幫助。防曬化妝品是特殊用途化妝品中的重要一員,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近年來防曬化妝品發展迅速,產品類型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們對此類產品的管理必須跟得上。在今年1月1日衛生部發布實施的《化妝品衛生規范》(2002年版)中,制定了新的“防曬化妝品防曬指數(SPF值)測定方法”,并在隨后發布的“衛生部關于防曬品SPF值測定和標識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對此類產品防曬效果的標注作出了詳細規定。它們的發布得到了中國化妝品工業界的擁護,規范了防曬化妝品市場。同時,對專家和廣大企業對規范和方法學的制定付出的辛勤勞動和對衛生部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謝。
作為負責化妝品衛生監督和管理的政府主管部門,我們十分贊賞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組織的這次研討會。本次會議將通過科學、翔實的資料,來介紹全球防曬化妝品的發展和現狀,以及歐美國家防曬化妝品的管理與市場。這次會議必將為我國防曬化妝品的開拓思路,使之更加科學,更能符合化妝品行業發展的需要,更能適應入世后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發展,并逐步與國際接軌。為了適應加入WTO及化妝品法規國際一體化的要求。衛生部已組織了多次化妝品法規國際研討會,得到了企業和香化協會的支持,在此,再次表示感謝。
我國化妝品的法規與監管(摘要)
衛生部衛生法制與監督司 食品化妝品監督管理處 張晉京
1990年經國務院批準,頒布了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在隨后的一年里衛生部公布了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實施細則(1991)。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法規,衛生部對化妝品實施衛生監管,包括對化妝品生產和經營的監管。在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中明確了化妝品的定義,即:化妝品是以涂抹,噴灑或其它類似方法,施于人體表面任何部位(皮膚、毛發、指甲、口唇、口腔粘膜等),以達到清潔、消除不良氣味、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產品。與歐美和日本的定義基本相同。在條例實施細則中對化妝品進行了分類,化妝品分為:普通化妝品和特殊用途化妝品,特殊用途化妝品又分為育發、染發、燙發、脫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曬化妝品。其中防曬化妝品的定義為:具有吸收紫外線作用、減輕因日曬引起皮膚損傷功能的化妝品。這一分類與歐美、日本等國的略有不同,但大體上是一致的。
依據以上的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衛生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技術規范,作為法規和規章的技術性要求,非常重要的一個規范就是去年年底發布、今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化妝品衛生規范(2002年版),為了配合這個規范的實施,衛生部又制定了化妝品檢驗規定(2002年版)。在這個規范中,首次公布了防曬產品SPF值人體測定方法,同時對防曬產品的檢測項目作了規定。
化妝品的衛生規范還對化妝品所使用的原料作了規定,規定基本上采用了歐盟的標準,其中化妝品組分中限用紫外線吸收劑包括24 種,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技術規范是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2002)。這一規范雖然沒有國外的GMP那么完善,但也是參照GMP制定的。主要內容包括:廠址選擇與廠區規劃
、生產的衛生要求、衛生質量檢驗、原材料和成品存儲的衛生要求。
個人衛生與健康的要求
此外,在規范中制定了一個評價表格,作為化妝品生產企業審核的依據。
其他相關的技術規范還有
1、 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標準(1996),這一標準現在已不能適應化妝品發展的需要,目前正在修訂。2、 健康相關產品命名規定(2001)主要是針對健康相關產品包括化妝品在命名中存在的不規范現象制定的,對品名、相關的要求以及命名中不能使用的一些宣傳術語作了規定。
3、 健康相關產品國家監督抽檢規定(2000),
在這一規定中,對抽檢產品的采樣、檢驗、抽檢產品的認定,結果的評價及抽監結果的分布和處理等方面都作了規范性的要求。對抽檢工作起到一個很好的規范作用。
4、 衛生部關于防曬化妝品SPF值測定和標識有關問題的通知(2003)。
根據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的水平、市場經濟秩序的現狀以及化妝品生產企業的發展情況,化妝品的衛生監管分為上市前的許可和上市后的監管。目前上市前的許可中國與其它國家的情況不完全一致。但隨著國際化妝品法規一體化的不斷推進,我國的這種管理模式也將會有所變化。
上市前許可
上市前的許可分為三個方面:
1、新原料。根據規定,所謂新原料是指在中國首次使用的化妝品原料,包括天然原料和人工原料,新原料的使用必須經過衛生部的批準。2、終產品,包括進口化妝品和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審批。其審批程序所依據的有關規定有衛生部化妝品申報與受理規定(1999)和衛生部健康相關產品審批工作程序(1999)
具體程序見下表

3、生產企業。根據前面介紹的化妝品生產企業衛生規范,對生產企業生產之前進行書面和現場的審核。
衛生部認定的化妝品檢驗機構
負責毒理學、理化檢驗和微生檢驗的機構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特殊用途化妝品人體安全性與功效檢驗的機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上海市皮膚病性病醫院、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上市后監管
包括化妝品生產的衛生監管和化妝品經營的衛生監管。對生產的監管是從上市前的監管延續而來的,包括對生產過程的監管和日常的監督,此外,還包括產品的抽檢,同時還有廣受消費者關注的產品標簽標識說明書監督檢查。上市后監督的另一個主要內容為, 消費者使用化妝品后造成皮膚損傷的鑒定處理。為了做好這項工作,衛生部前幾年組織專家制定了疾病診斷標準,現已作為國家標準正式頒布;此外還認定了化妝品皮膚病診斷的五家機構: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上海市皮膚病性病醫院、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天津長征醫院、重慶市第一醫院。
以上這些措施無論對化妝品的消費者還是對廠家都起到了很好規范作用。
太陽紫外線對皮膚的影響及防曬化妝品的皮膚保護(摘要)
資生堂生命科學研究中心 福田實
人的表皮厚度一般來講在0.1-0.3mm,自上分別是角質層、顆料層、棘層、基底層的排列順序。每一層的細胞都緊密地排布其間,產生黑色素的黑色素細胞在基底層,有免疫功能的郎罕細胞分布在中層到上層。
我們的皮膚被太陽的紫外線照過后,會馬上出現同步型黑化現象,接著在24小時后出現紅斑,在經過1周的時間之后,轉化成所謂的二次黑化。
紫外線穿透到皮膚內部后,輻射到皮膚細胞,細胞內的DNA受到傷害,皮膚內的成分發生氧化損傷,從而引起曬黑發生。看起來紅紅的是血管擴張的原因。變紅主要是UVB的原因,照射后的黑化主要是UVA的原因。一周后的二次黑化是UVA和UVB的原因。

DNA到底是什么東西呢?細胞核中有46根染色體,將其中的一根取出,打散后看看,染色體是一根細細的線,在電子顯微鏡下仔細地觀察,可以了解到它是雙螺旋結構,著就是有名的基因的脫氧核糖核酸,即DNA。
紫外線與皮膚細胞接觸后,可以直接造成DNA的損傷,細胞發生的活性氧也會造成DNA的傷害。根據神戶大學的市橋教授的研究,盛夏的白天與太陽光接觸一個小時,就會有10萬到100萬個的DNA受到傷害。
但是通常有修復酶產生,這些傷害隨著時間自然修復。修復的速度超出想象地快,東京大學的石川教授的實驗中,假設有10萬到100萬個損傷,24小時后60%,42小時后80%的傷害得到修復。但是反復受到紫外線的輻射后,傷害太多的話,修復的速度趕不上,就會發生錯誤的修復現象。胸腺嘧啶二聚體、6-4光反應產物等基因變異的生產,就是皮癌、光老化的原因。
此外,紫外線會破壞皮膚的免疫系統。一般正常的郎罕細胞在細菌、病毒侵入皮膚后,可以識別異物,排除異物。但是郎罕細胞受到紫外的傷害后,就不能捕獲異物向淋巴結移動,免疫系統不會發生作用。結果造成了免疫力的下降。
假如免疫力下降了,體力隨之下降、身體不適、易疲勞、易患感冒;另外容易感染單皰病毒、結核、愛滋病等感染病;癌細胞出現后也不能剔除,皮膚癌的危險性增高。紫外線引起的皮膚癌中發生頻率最高的是基底細胞癌、其次是棘細胞癌。比起歐美,在日本的皮癌并不多,報告表明美國和澳大利亞有年平均3-6%的增長。
但是作為癌癥早期的日光型角化癥的患有率,10年前的數據表明,60歲以上的人急速增加,日本人中每10萬人60歲前后的男性患者有40-45人,近年增加迅速。太陽紫外線的慢性反應的特征是男性比女性多,考慮到今后的高齡化社會,不能不說這個數字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數字。
在有強烈紫外線的喜馬拉雅山地區的sherpa族的村落,該村落的村民從孩童時代起開始做登山訓練的向導、長期的野外勞動接受了大量的紫外線輻射、對在此居住的居民進行了皮膚調查。結果表明,嬰兒時有漂亮的皮膚,從2歲左右能在戶外玩耍起,皮膚就開始出現這樣的損傷,15歲時有明顯的色素沉淀出現,43歲后皺紋和色斑已經滿面皆是、62歲色斑和皺紋更進一步加深,光老化明顯進行。
這種皺紋的發生原因不明,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未受紫外線輻射的皮膚觀察不到明膠酶、皺紋酶的表達。受到長時間紫外線輻射的皮膚,在棘層和基底層附近的皺紋酶被活化表達。
因此我們認為就是這種皺紋酶分解、變性了真皮的膠原蛋白等基質成分,從而成為皺紋的原因。
另外,對色斑進行觀察后,發現表皮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中黑素色生成過量。紫外線直接對黑素細胞進行作用,或紫外線作用于角質細胞生成游離基,作為信號傳遞物質釋放出來,對黑素細胞發出“生成黑爭素”的指令。這些全部集中到酪氨酸酶上,促進黑色素的生物合成。生成的黑色素被按順序運送到角質細胞中,在角質細胞中裝滿后,皮膚就變成黑色的了。通常過度的日曬會使黑色素被排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會回到原來的皮膚中去。皺紋是因為某種異常,很可能是基因變異造成酪氨酸酶的連續活化的原因。
激光共聚焦顯微鏡使用后,對皮膚不會有傷害,可以觀察到黑素細胞被活化的樣子。在此,由于黑色素顆粒反射的原因,發白色閃光的是黑色素細胞,紫外線照射前非活化的黑素細胞受紫外輻射后,形成樹突狀突起,表明它被活化。皮膚老化有兩類老化,一種是年齡增加的自然老化,另一種是紫外線造成的光老化。紫外線引起的光老化的特征是“生活環境不同的個人差異很大”。因此,自然老化的防止是很困難的,要是可以防住曬傷,就可以完全防止老化。
基本的防曬要領是從避免不必要的曬傷的生活習慣開始。具體包括1.避免在強紫外線出現的時間帶外出。2.外出時帶上太陽鏡、帽子、著衣,3.使用防曬化妝品也非常重要。
防曬化妝品含有兩類活性成分。一種是紫外線散亂劑,這是一種無機粉末物質,通過使紫外線在皮膚表面發生散亂、吸收,對皮膚內部進行保護。對紫外線的所有區域都有防護功能,安全性高。但是涂后有返白的缺點。紫外線吸收劑是有機化合物,本身可吸收紫外線,然后轉換為其他能量,來達到紫外線對皮膚內部的保護。可對特定波長的紫外線進行防護,涂后顏色透明,受消費者喜愛。但偶爾也引起紅腫反應。為改善紫外線散亂劑變白的缺點,利用花瓣形氧化鋅,可以使粉末在皮膚上漂亮地排列起來,因此,使得亂反射降到最小,白色不再顯眼。
最近,使用防曬劑不僅可以在皮膚表面防止紫外線,而且使用谷胱甘肽、高級脂肪酸鋅可以補給皮膚內抗氧成分。
UVA防護的重要性及其市場發展
汽巴精化(中國)有限公司 步平
一、 UVA防護的重要性與人們對UVA的認識
1、 陽光照射對人體皮膚的不同作用:
我們知道,陽光光譜中的可見光和紅外范圍(400-1400納米)的輻射可使人體皮膚變紅,但停止輻射后皮膚的紅色會逐漸消褪。
短波紫外線UVC(小于280納米)在通過大氣層時幾乎被全部吸收,剩下少量的到達地面的UVC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中波紫外線UVB(280-320納米)會引起皮膚急性的曬傷,使皮膚產生紅斑,出現過敏或灼傷現象。
而到達地面的長波紫外線UVA(320-400納米)的能量可占到紫外線總嫩量的98%,它可以導致皮膚曬黑、失去彈性、形成皺紋,甚至引發癌變。現在,UVA已被公認為是導致皮膚光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以往人們對紫外線防護的認識
以往我們對紫外線的認識是很不全面的,那時人們只是注意到了UVB對人體的危害,因為它引起的急性曬傷是人們很容易在短時間觀察到的。所以,人們對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國際上也已有統一的UVB防護能力的表示方法-SPF值。另外一種比較片面的認識是,防曬僅僅是夏季才有必要注意的問題,這一點依然是基于僅僅關注UVB的認識上,因為在秋冬季陽光不很強烈的時候,急性曬傷的情況要相對少得多。
3、 來自美國皮膚學學會的警告。
隨著防曬品市場的發展以及對紫外線防護方面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對UVA防護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的認識正在不斷地提高。UVA不僅僅會使人的皮膚曬黑,加速皮膚光老化,而且它還會侵害皮膚正常的免疫系統,通過侵害郎罕細胞,使之不能正常捕獲細菌,造成淋巴系統作用不能發揮,進而使肌體免疫能力下降。美國皮膚學學會已對此提出了專門的警告。
4、 UVA照射對人體的危害性
雖然UVA的能級不是很高,但是它的穿透力極強,其對織物、玻璃、水及皮膚的穿透力要遠遠超過UVB,UVA可以穿透皮膚表皮,到達真皮層,使皮膚受到深層次的傷害。
UVA還會對皮膚細胞產生持久的、累積性的光氧化損傷,進而導致皮膚光致老化。
雖然UVA不會導致皮膚急性曬傷,但長時間照射會使皮膚細胞中的黑色素顯著增加,產生并加深皮膚色斑。
另外,UVA還是引發皮膚癌的主要原因。
二、 UVA防曬劑的發展及應用
1、 UVA防曬劑的發展
在20世紀80時年代,在世界范圍內可以說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對整個UVA波段都具有良好防護作用的UVA吸收劑。當時,已批準使用的二苯甲酮-3及二苯甲酮-4的吸收能力較低,而且在360納米處就幾乎沒有吸收能力了。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后,隨著對UVA防護重要性認識的提高及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開始陸續有新的可以在防曬化妝品配方中使用的UVA防曬劑出現,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BMDBM)是其中最早被使用的在整個UVA區域具有較高的摩爾消光系數的UVA吸收劑,在歐洲使用較長時間后,美國FDA于1997年批準其可以在美國使用。雖然BMDBM具有良好的UVA防護能力,但它自身所存在的穩定性(包括物理化學穩定性及光穩定性)問題使其在化妝品配方中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歐共體在2000年批準了三種新型UVA吸收劑在歐洲使用,其中兩個是由瑞士汽巴精化公司推出的,即Tinosorb M(MBBT)和Tinosorb S (BEMT)。Tinosorb M及Tinosorb S的最大吸收峰分別在359納米和345納米的位置,它們在整個UVA區都具有較高的吸收能力。它們另一個突出的優點就是具有十分優異的光穩定性,以Tinosorb M為例,經10MED照射后,其仍能保持98%的活性,而BMDBM(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則僅存24%的活性。Tinosorb M的這一光穩定特性對其在防曬化妝品配方中的應用是十分有利的。在充分重視UVA防護的今天,汽巴精化公司的Tinosorb M(MBBT)和Tinosorb S (BEMT)這兩種新型、穩定、高效、廣譜的防曬劑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針對BMDBM存在的缺點,歐萊雅公司也開發了一些UVA防曬劑,如:TDSA及DTS,但目前這些防曬劑還僅限于其在本公司產品中使用。
總之,隨著人們對UVA防護產品的關注,作為一個重新被重視的研究領域,UVA防曬劑的研究與開發具有十分良好的市場前景。
2、 UVA防曬劑的配方應用
目前全球范圍內,就UVA防曬劑在防曬化妝品中的配方應用而言,我們認為具有以下特點:
* 復合使用防曬劑
包括UVA防曬劑與UVB防曬劑的復合使用及有機吸收劑與無機遮蔽劑的復合使用,主要是為了改善在配方中單一使用防曬劑的不足。如:單一防曬劑品種在配方中添加量過大,產品的膚感問題,產品的安全性問題,配方的性價比問題等等。
UVA防曬劑與UVB防曬劑復合使用的目的很明確,即達到高效、廣譜的防護效果。
而有機吸收劑與無機遮蔽劑復合使用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減少吸收劑的用量,進而提高產品的安全性。復合使用防曬劑所能產生的協同增效作用,是單一使用任何一種防曬劑所不能比擬的。
* 在基礎化妝品中使用防曬劑
目前已有一些公司在自己的基礎護理品配方中添加UVA防曬劑,使產品提供一年四季的基本UVA保護,長期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光老化等現象的發生。
* 選擇適宜的產品載體
這主要是根據所使用的防曬劑的性質及目標產品的要求來選擇。隨著膠體化學技術的發展,可供配方師選擇基礎配方體系也在不斷的增加。例如:具有膠狀網絡結構的乳化體系;含較強疏水成分的抗水抗旱體系;易涂展清爽型油包水體系等等。
三、 我國防曬化妝品的UVA防護現狀
1、 我們認為,UVA的防護目前在我國具有以下的現實意義:
* 防止光老化,延緩皮膚衰老。
* 防止皮膚曬黑,保持皮膚白皙。
* 防止皮膚色斑產生及加深。
* 提高皮膚免疫力,減少皮膚問題的出現。
2、 我國防曬化妝品的UVA防護
與國際防曬化妝品發展的潮流相一致,近年來,我國防曬化妝品生產企業已明顯注意到自身產品的UVA防護能力。許多上市的防曬產品外包裝上都標注有PA加號或PFA值的字樣。
目前,在我國,相關部門尚沒有統一的防曬化妝品UVA防護能力的評價
標準出臺,對市場上銷售的防曬產品的外包裝上也沒有UVA防護功效的標注要求。現在我國市場上防曬產品UVA防護功效均為生產企業自行標注,因此,所標注的數據在市場上缺少可比性,消費者據此選擇的客觀科學性也不高。
目前,在國際上有兩種評價UVA防護能力的方法:在體法與體外法。最為廣泛使用的人體法是即時性皮膚黑化(IPD)和延遲性皮膚黑化(PPD)。這兩種方法測量了UVA引起的皮膚黑色素生成,進而得到了類似于日光防曬指數的UVA防護指數。以即時性皮膚黑化(IPD)法相比,延遲性皮膚黑化(PPD)法的優點是得到的色素生成結果更穩定。目前,日本國內統一采用的UVA評價方法即是PPD法。
而澳大利亞標準AS/NZS 2604則是利用直接檢測320-360納米的紫外光吸收率的體外檢測方法。這個方法在歐洲也有比較廣泛的應用。
誠然,由于UVA的能級低,其對人體的潛在性危害也較大,因此,與其評價方法的建立也要比UVB困難得多。但是,無論如何,在我國防曬化妝品市場及大多數防曬產品生產企業不斷重視UVA防護的今天,盡快在我國建立一個統一的防曬化妝品UVA防護的評價方法及防曬化妝品UVA標示要求對我國防曬化妝品市場未來的健康發展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 對UVA防護的幾點建議
1、 在一年四季都要注意對UVA的有效防護
因為不僅僅只是在夏天才有UVA存在,其它季節同樣也有相當強度的UVA輻射地面。與UVB相比,UVA可以更多地穿過云層、玻璃、衣物而到達人體皮膚表面,以至到達真皮層。
2、 UVA防護需要從孩童開始
有專家作過估算,如果一個人從兒童就開始使用防曬化妝品至18歲,那么,它皮膚癌的發生率將會減少70%。目前,兒童防曬品市場已占到整個防曬品市場的10%左右,而且還將呈現較快的增長。
3、 盡量減少在日光照射強烈時的戶外活動
尤其是在夏季,在上午9點至下午3點之間陽光照射強烈時,要注意減少在戶外的活動時間。在湖邊、雪地、城市公路兩側、玻璃幕墻及大型廣告牌附近,更要注意紫外光防護。
4、 不僅僅在露天需要UVA防護
在辦公室的玻璃窗前,在車內靠窗有光照的一側等場合也要注意UVA的防護,因為UVA可以很容易的穿透玻璃照到你的身上。我曾見過一張國外的出租車司機臉部的照片,在他靠車窗一側臉部的皮膚要比另一側的皮膚既黑而且又蒼老得多,可見我們防護紫外線不能光靠以往的經驗。
5、男性同樣要注意紫外線的防護
通常人們會認為,女性的肌膚比較細嫩,又怕曬黑,因此要注意防曬;而男人則不必注意紫外線的防護,因為男性比女性要耐曬得多。其實不然,國外一家公司最近所做的一項研究所得到的結論與我們的通常的認識正好相反:同樣暴露在陽光下,男性則更容易被曬傷,光老化反應也更為嚴重。所以,男性同樣也要注意陽光中紫外線的防護。
消費者如何選擇防曬化妝品
姜慧敏
紫外線的強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由于紫外線是透過大氣臭氧層的阻擋而到達地球表面,在夏天,海拔高度高的位置,赤道附近及每天中午前后最為強烈,即使在一天中的上午10點前和下午5點后,這時太陽處于斜射的方向,照射到地面的UVB波段紫外線也是很多。據文獻報導,不同環境下紫外線到達地面時的能量變化,在多云天氣和陰天的時候,仍有較強能量的紫外線到達地面,不光是陽光明媚的夏天,在秋天和春天到達地面的紫外線的能量遠不比夏天少。尤其是UVA,在陽光中,UVA的劑量是UVB的100-1000倍,一年之中任何季節、任何海拔高度都存在,而每個季節中UVA的變化很少,UVA能穿透玻璃、云層和水。由于大氣臭氧層的日趨稀薄,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能量不斷增強,所以防曬不僅僅是炎熱陽光的夏天要防護,而是一年四季每天都要防護。
今天,人們對紫外線過量照射危害的認識逐漸加強,防曬化妝品的使用現已深入人心,且不分男女老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防曬化妝品,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標有SPF值的防曬化妝品。如果每天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不太長,僅僅在上下班時才需要采取防曬措施,經常戶外作業的人,或者出去旅游、游泳時,可選擇SPF值高的產品(SPF30),辦公室人選擇SPF值15左右就可以了,而冬天是一年四季中UVB含量最低的季節,所以可選用SPF值不太高的產品。
有一種誤解認為SPF值越高越好,可以用在任何場合,這是不對的,諸不知高SPF值意味著加入的防曬劑濃度大,由于絕大多數防曬劑為油性物質,涂抹時覺得油膩感重,皮膚不爽,而且引起皮膚過敏的可能性也就大,加入的防曬劑多,成本也就高,相應的價格也就大,但在防曬效果上造成功能過剩,使自己多花了一部分不該花的錢,經濟上也不合算,要做到既有利于健康,又經濟實惠,所以不要盲目選擇高SPF值的產品。另外,要提醒消費者的是:防曬化妝品標注的SPF值僅僅是評價UVB段防護效果的指標,只說明防曬傷能力的大小,并不包括UVA段,并不說明防曬黑的能力,所以即使是高SPF值也不能完全阻隔紫外線。UVA一年四季中變化很少,而UVA的穿透能力又強,UVA對皮膚的損傷是一個累積過程,UVA對皮膚的急慢性光損傷是一重要因素,所以在選購產品時要注意該產品是否對UVA有防護效果,最好選擇有UVB、UVA寬譜的防曬化妝品。目前,市場上防曬產品的種類很多,無論是不同SPF值的防曬化妝品,還是不同劑型的防曬化妝品,有防曬油、防曬凝膠、防曬乳、防曬霜等等。油類產品盡管有抗水抗汗優點,但性質油膩,油膜不易保持等缺點,市場上逐趨少見,而凝膠類產品,雖然涂抹時膚感好,夏天使用清爽,但產品抗水、抗汗性差,油溶性防曬劑難以加入,難以制成高SPF值產品,防曬效果不明顯,而市場上最多見的是防曬乳、防曬霜,由于涂抹方便,可制成油包水和水包油的產品,可在不同場合使用,又可制成抗水性產品,可添加多種營養成分,這種多功能的產品,是市場上更受歡迎的產品,也是廠家開發最多的劑型,消費者如何選擇哪種防曬化妝品,應根據自身的需要、使用場合、價格等等來選擇不同的防曬品。
另外,在使用防曬化妝品時,一般防曬品在涂抹15分鐘后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外出前要提前擦用防曬化妝品,還有不能因為用了防曬化妝品就延長在陽光下曝曬的時間,因為防曬品只是對皮膚起一定的保護作用,要正確的使用和避免過量的曝曬才是正確使用和保護你的皮膚。這里再建議大家在使用防曬化妝品的同時,不要忘記用一些輔助工具來達到防曬效果,如太陽傘、太陽帽、太陽鏡等等。
再則,在這里有必要再次提醒消費者,由于我國防曬產品起步較晚,對防曬化妝品SPF值的標注也有一逐步發展的過程,最初的防曬化妝品一般是由所用防曬劑本身的SPF值推測的,廠家所用的大量防曬劑主要是由國外進口,所以這些防曬劑本身的SPF值一般來源于國外資料,如國外資料上顯示某種防曬劑本身的SPF值為4.0,當該防曬劑在防曬化妝品種的用量為4.0%時,廠家就把該產品的防曬指數標注為4.0。后來又用儀器法來測定標注SPF值,這些都不能真實反映防曬產品的SPF值,而且與國際上的測定方法不接軌,因為防曬指數SPF值,在配方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配方的形式,某些原料對光譜吸收率的影響,涂抹時的厚薄程度等,不同人種不同皮膚的因素都會影響到SPF值的測定值,好在我國對人體法測定SPF值已有標準。相信,隨著防曬產品管理的日趨完善,SPF值測定日趨合理、國際化,人們對防曬產品的選購也會日趨精明和實惠。
會后,就社會各界普遍關心的問題,部分專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1. 為什么儀器法不能用于防曬化妝品標示“SPF”值的標準?
答: SPF值 (Sun Protection Factor) 即日光防護指數或防曬指數,代表了防曬化妝品的實際防曬功效,它是建立在人體測定的基礎上,根據中波紫外線照射皮膚、產生紅斑的情況而計算出的一個量化指標(經防護的皮膚出現紅斑所需的最小照射劑量或最短時間與未經防護皮膚出現紅斑所需的最小照射劑量或最短時間的比值〕。
鑒于SPF值的定義, 它是建立在人體測定的基礎上的,因此,采用人體皮膚試驗技術(即“人體法”〕測定SPF值, 已成為國際上的標準模式。 各主要國家(包括中國〕的法規都建立和規定了“人體法”的標準方法, 用于測定并標注防曬化妝品的“SPF”值。而用“儀器法”來評價防曬化妝品的“SPF”值的做法是不科學的。
2. 經過近幾年的檢測風波,現在SPF檢測的檢測標準以哪種(哪個政府部門)為準?
答:以2002年9月19日衛生部發布的《化妝品衛生規范》(2002年版)為準。
3. 越來越多的廠家生產出高SPF值產品,也有專家說高的防曬指數未必就好,請問,防曬的指數在多少為安全指數?高SPF的防曬產品適合在哪些場合使用?
答:凡經衛生部審批取得特殊許可批件的產品都是安全的,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選用不同SPF值的防曬化妝品。在日常情況下,選用SPF 10-15的產品,就能達到較好的防護效果,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如果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較長,特別是旅游、游泳、登山等戶外活動,則可選擇SPF值較高的產品,如SPF 15-30或SPF30+的產品。 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使用。
4. 去年開始防曬化妝品中除了SPF值有規定之外,還增加PA+的說法,請問現在的防曬產品是否都應有這兩個標準?PA+對防曬產品起什么作用?會不會因為在防曬產品中添加的成分太多而對肌膚造成更多的負擔?
答:與UVB的評價不同, 目前國際上對于防曬化妝品UVA防護效果的測試和表示沒有統一的標準, 各國的規定也差異較大。我國尚未對UVA的評價標準作出明確的規定,該問題仍在研討之中。
用PA+ (或PA++, PA+++) 來表示UVA的防護效果是基于日本化妝品工業協會制定的一種標準。
在市場上銷售的防曬化妝品必須經過衛生部門的審批,獲得特殊許可批件號后,才能開始(生產)銷售。因此,通過正規途徑購買的產品,其質量和安全是有保障的。
5. 防曬化妝品的功能若能有效防護UVA,是不是就可以認為此化妝品亦可有效防護UVB?
答:UVA與UVB的波段不同,因此,能有效防護UVA的產品,不一定能有效防護UVB。 反之亦然。兼有UVB和UVA防護效果的寬譜防曬化妝品,一般都會在標簽上加以說明(如,“UBA/UVB\" 防護)。
6. 我國對防曬化妝品SPF值的規定是什么?
答:衛生部《化妝品衛生規范》(2002年版)中規定:防曬化妝品可以不標識SPF值;當所測產品的SPF值小于2,不得標識防曬效果;當所測產品的SPF值在2~30之間(包括2和30),則標識值不得高于實測值;當所測產品的SPF值大于30,最大只能標識為SPF30+。
7. 請問是不是任何生產化妝品的企業都可以生產防曬化妝品?
答:防曬化妝品屬特殊用途化妝品,按照我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的規定,企業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取得批準文號后,才能將防曬化妝品投放市場。衛生部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對生產企業提交的產品配方、按規定所檢測的實驗報告等相關資料,進行產品的安全性評估和宣稱功效依據的評估。通過委員會的評審后,該產品才能獲得批號,也就是“防曬化妝品”標簽上標注的特殊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號,才能被允許生產 (國產產品)、投放市場。
8. 在彩妝產品中配合防曬劑對彩妝的色彩及持久性是否有影響?

答:彩妝產品多數以配合二氧化鈦、云母、滑石粉及氧化鐵等無機粉末為主體,它們雖然對紫外線有一定的散亂效果,但對紫外線的防御是不夠的,要想追求較好的紫外線防御效果,必須配合有機的紫外線吸收劑、無機的紫外線防御劑等。所以,設計開發具有紫外線防御效果的彩妝品的配方時,需要考慮產品自身的功能、性質、安全性,即紫外線防御效果與彩妝的光學特性,以及所宣稱的涂布時的透明感,使用性,安全性等方面。
A、 在彩妝產品中使用的有機防曬劑必須滿足以下5個要素:
1. 對皮膚不會引起光毒性、光敏性的高安全性物質;
2. 在UVA或UVB有強烈的吸收帶;
3. 對紫外線和高溫有穩定性不會因此分解和變化;
4. 與化妝品的基劑成分有良好的相容性,容易進行配合;
5. 與基劑配合時不會影響使用感。
B、 在彩妝產品中使用的無機防曬劑主要有:二氧化鈦和氧化鋅。它們一般也可以作為顏料配合在基劑部分,毫無疑問,它們的化學穩定性及安全性是很好的,而且從UVA到UVB均有抵御功能。但是未經過處理的無機紫外線防曬劑,由于對可見光也同樣散射,所以上妝時產生不自然的白色感,而且有涂敷時的延展性不佳,微粒化時光活性高等缺點。所以品質優良的物理防曬劑需要經過一些特殊處理。但作為無機防曬劑使用時其規格是不同于調色原料的,它的粒子徑是在0.1um超微細的并且經過疏水化(或親水化)處理,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通過對粉體改質化(將微粒的形狀進行改變)和復合化(與其他材料進行復合如:尼龍,聚乙烯,氧化鐵等),就可以解決以上提到的缺點。
9. 是否有專業的曬后修護產品,前景如何?答:目前市場上已經有這樣的產品存在,如:曬后護理凍蜜(日曬后)就是針對夏季日曬后的專門護理產品,白天使用防曬產品,晚上使用曬后護理產品對日曬后的肌膚起到恢復和調理的作用。前景是好的,但需要對消費者的消費意識進行提高和指導。
相關鏈接
與會人士就防曬化妝品的方方面面發表各自觀點
防曬化妝品市場及技術發展趨勢
北京日化研究所 徐良 高工
一、防曬化妝品市場趨勢
1.高SPF值的防曬產品將穩定增加
SPF值大于15甚至20的產品將會明顯增加,這與臭氧層不斷被破壞以及人們希望自己得到更好保護的愿望有關。在歐美,每個防曬化妝品的主要制造廠商都有SPF值大于30的產品。最高的SPF值標稱已超過100。
我們認為,由于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能量的增強,為防止在戶外活動時曬傷皮膚,適當提高產品的SPF值是可以的。但在目前意義上講,過分追求超高SPF值也是不妥的。一般來說,SPF值越高就意味著加入的防曬劑濃度越大,引起皮膚潛在刺激性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產品的性價比并不能得以同比提高。實際上,SPF值為20的防曬產品就已經可以遮蔽95%以上的UVB紫外線了。一般來說,SPF值控制在35以內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2、全波段防護將成為防曬產品的主基調
隨著人們對UVA防護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深入,在防曬品市場上,既能遮蔽UVB又能防護UVA的全波段防曬產品將更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健康與安全的概念即防護功效又再一次受到重視。與早期不同的是,今天的防護體系不僅要抵御太陽的灼傷,還要有效防止紫外線對人體皮膚造成的長期性損傷。這種長期傷害是由UVA引起的,雖然它不會造成皮膚變紅等急性損傷。
市場上,具有UVA防護性能標示的防曬化妝品在不斷增加。在我國,至今尚無統一的UVA防護功效的評價方法及相關法規,標注的PFA大小可比性差。但這些都不會阻止全波段防曬化妝品在我國的市場發展。
3、產品的針對性更強
由于消費者皮膚狀況(包括膚色)、使用環境、使用目的等條件不盡相同,因此只有針對性強的產品才能滿足人們深層次的需要。
敏感性皮膚對制造商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目標區域,這類產品既要求高安全性,更要求高效全方位的防護。因為,一般來說越是敏感性皮膚,就越會受外界環境的不良影響,這當然包括光損傷的影響。國外的一些公司已在研制敏感性皮膚專用的系列防曬品,SPF值從30到60,據稱產品的安全性很高。需要高抗水能力的、專門用于戶外游泳時使用的防曬產品的市場需求也將不斷增長。另外,滑雪、旅游、軍訓等野外場合使用的專用防曬品,也有較好的市場開發前景。
4、更加重視兒童防曬
有專家估算,如果兒童使用足夠的防曬產品至18歲,那么他皮膚癌的發生率將會減少70%。“防曬從兒童抓起”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適度的戶外活動,享受明媚的陽光會對兒童體內的鈣質增長有益。然而,過量的紫外線照射會造成兒童皮膚的嚴重損傷。
拜爾斯多福公司的NIVEA兒童系列是專門為保護兒童皮膚而設計開發的,配方中還含有維生素E,SPF值分別為18、26、和30。強生公司也將目光投向兒童防曬市場,開發了一種新的完全防曬與曬后護理品,SPF值從4到50,大大提高了人們的選擇范圍。
兒童是世界的未來,兒童防曬化妝品的未來市場將充滿希望。
5、新型防曬產品載體的開發將會受到未來市場的歡迎
國際范圍的市場調查表明,目前,市場上防曬化妝品使用最多的載體是o/w型乳液。我們知道,作為防曬產品的載體應具有良好的防曬劑分散性,本身易于在皮膚上均勻涂展,在春夏季使用的產品還要具有一定的抗水性。圍繞這些要求,配方師在不斷地研究、開發各種新的載體形式。例如,清爽型的w/o乳液的配方研究;含大量顏料的粉底類防曬產品的開發;高觸變性噴霧型防曬產品的開發等等。據報道,國外有一家公司最新推出一種SPF濕紙巾,具有良好的防曬效果,且采用單片包裝,取用方便,易于在戶外攜帶使用,而且很適合在日曬一段時間后進行補涂。
二、防曬化妝品技術發展趨勢
綜合國內外防曬化妝品制備技術動態并基于我們近十年來對這一領域的關注與研究,我們認為今后國際防曬化妝品的技術發展將呈現以下趨勢:
1、新型防曬劑的研究與開發將不斷深入
隨著人們對紫外線防護重要性與必要性認識的不斷深入,防曬化妝品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安全、高效、廣譜的防曬產品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作為防曬產品配方的核心,防曬劑的性能與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就目前防曬劑的總體狀況而言,還沒有一種防曬劑可以同時滿足以上幾方面的要求。因此,安全、高效、廣譜、經濟的新型防曬劑的開發已成為業內人士重點關注的內容,也是國際上一些知名原料公司紛紛涉足的領域。
Ciba公司在推出安全、高效、廣譜的防曬劑天來施M并獲歐洲及中國批準使用之后,又于2002年9月推出一種新光譜紫外線吸收劑。該公司力圖成為護膚品行業中紫外線防護劑的主要競爭者。在蘇格蘭愛丁堡舉行的國際化妝品化學家協會上,該公司展示了該種新的紫外線過濾劑(商品名為Tinosorb S)在紫外線防護功效和應用技術上所具有的優勢,其優勢體現在它的高效、固有的光穩定性并可提供全波段紫外線的防護作用上。在該公司的介紹中還特別說明了Tinosorb S具有與其它常用化妝品組分良好的配伍性, 可以應用于防曬及所用日妝護膚產品中,起到全面的紫外線防護作用。
Haamann Reimer 公司新近研制出一個名為Corapan TQ 的防曬劑, 它是2,6- 萘二甲酸2-乙基己醇合成的一種二酯, 可以作為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的光穩定劑。公司介紹,這種新型的防曬劑只需采用與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 甲烷同樣的用量或較少的活性成分,就可以使防曬劑達到較高的紫外線SPF指 數。而且,該防曬劑的光折射能力很強,特別適用于護膚及亮發產品中。
除此之外,人們一直在研究天然成分的紫外線防護作用,并已取得了一些進展。另外,已有采用生物技術制備廣譜的紫外線防護劑的報道。
不過,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對防曬劑的使用與管理都有著嚴格的規定,一個新的防曬劑從研究、開發、申報到批準使用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也正是防曬劑開發的艱巨性所在。盡管如此,也不會影響人們對新型防曬劑深入研究與開發的腳步。
2、復合使用防曬劑的趨勢不會改變
在防曬產品配方中復合使用防曬劑既是當今及今后較長時間內市場對防曬化妝品性能的要求,同時也是目前化妝品中所能使用的防曬劑品種與現狀所決定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很難僅使用一種防曬劑就能夠使防曬產品達到理想的性能,我們所說的產品的理想性能包括:安全性、廣譜性、高效性、抗水性、經濟性及良好的使用感覺。

為提高防曬化妝品的安全性,需要我們盡量減少有機吸收劑在配方中的使用量,這時配方師有必要考慮在配方中同時使用無機遮蔽劑。正是無機遮蔽劑與有機吸收劑的復合使用,降低了有機防曬劑的配方用量,也就在一定意義上降低了產品對皮膚的潛在刺激性,提高了安全性。
為使防曬化妝品具有較高的廣譜防曬能力,需要我們在配方中同時選用中波及長波紫外線防護劑,也就是要在配方時考慮UVA與UVB的復合問題。這一問題處理得好,我們不僅可以解決產品廣譜性的問題,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防曬化妝品的防曬效力。
復合使用防曬劑,可以更好地發揮各防曬劑單體之間的協同效應,有效克服目前一些防曬劑單體在廣譜性及防曬效力方面的不足,全面提高防曬化妝品的防曬性能。這一點不僅在目前,而且在今后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需要的
3、更加關注防曬劑的穩定性
防曬劑的穩定性(包括化學穩定性及光學穩定性),直接關系到防曬化妝品的安全性及防曬性能,一個光穩定性不好的防曬劑勢必還會影響到產品的有效防護時間。以上這些問題對防曬化妝品來說都是很不利的。例如,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是一個在UVA區有著良好吸收作用的著名的UVA吸收劑,但是,它的光穩定較差,在光照下很容易分解。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圍。
日本資生堂的研究人員將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甲烷用高透明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包封起來制成樹脂粉末,既提高了防曬劑的穩定性,又增加了其UVA的防護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Rohm Haas公司最近宣布發明了一種方法, 可以有效改善紫外線防護劑在配方中的穩定性。其方法的核心是采用丙烯酸聚合物, 由此提高防曬劑在化妝品配方中的穩定性。該公司采用一種具有孔洞的乳膠聚合物顆粒,其顆粒粒徑在50-1000納米之間,且該種顆粒殼層中單體的聚合交聯程度至少達到4%以上。從而獲得特別的保持防曬劑穩定性的功效。聚合物的殼中心含有丁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甲基丙烯酸酯和苯乙烯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并以此作為顆粒的第二層殼。正是該種具有此結構特點的丙烯酸聚合物, 使個人護理品配方中防曬劑的儲存穩定性獲得了大大的提高。
我們認為,在加強新型防曬劑的研發力度的同時,不斷改善現有防曬劑的性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件十分有市場前景的工作。
4、全面抵御光老化將是今后防曬研究的重要課題
我們知道,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會使皮膚產生氧自由基,導致光老化,加速皮膚皺紋的產生及出現色素沉著。即使我們使用SPF值為30的防曬化妝品也不能完全阻擋住紫外線的傷害。未經阻擋的紫外線仍然可以照射到真皮層,產生導致皮膚老化的自由基,使真皮細胞受到損傷。
為此,化妝品配方師開始考慮在防曬配方中添加一定量的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的抗衰老成分,如維生素E,β-胡蘿卜素等,以增強防曬產品的保護功能,有效抵御未經防護的紫外線可能造成的皮膚光老化反應。
由于已知的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成分很多,因此這一領域的研究將是十分廣泛的。不過,我們在選擇防曬化妝品配方中使用的抗衰老添加劑時首先要注意其光穩定性的好壞,一個光穩定性不好的抗衰老成分是很難在防曬產品中發揮作用的。 美國Lancater公司在其推出的SPF20的“護膚防曬兩用輕質膏”和SPF15的“高效日用防曬噴劑”產品的配方中,都加入了防止光老化的成分β-胡蘿卜素、維生素E乙酸酯及泛醇等。
5、天然有效成分在防曬配方中的使用將成潮流
為減少防曬劑用量,改善產品性能,配方師正在尋找一些天然成分加到配方中。
在我國,蘆薈在防曬產品中的應用已取得了較大進展。Canamino公司開發的燕麥萃取物,可以明顯減輕刺激性及紫外線引起的皮膚損傷,當其與二氧化鈦合用時,可使體系的SPF值增加近一倍。據研究,從阿根廷的一種綠色植物中提取的前色素醇制成脂質體加入防曬品中,可明顯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傷,抑制光老化跡象的出現。
日本Pola化學工業公司的研究人員發現,由橘子皮中提取的幾種成分, 如沒食子酸、川皮苷等具有生物活性, 可以吸收UVA紫外線并清除UVA紫外線引致的活性氧的活性。UVA紫外線照射皮膚產生的活性氧是引起皮膚光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還發現, 來自橘子果實中的提取物也可以抑制皮膚細胞中角鯊烯因UVA紫外線照射引起的過氧化反應。同時, 對由于UVA紫外線照射引起的人體皮膚成纖維細胞的減少有減輕作用, 并且可以防止UVA紫外線對皮膚細胞中過氧化氫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Pola公司的研究還證實,采用橘子和薄荷提取物的混合物, 可以防止皮膚由于UVB紫外線照射引起的紅斑。可見橘子提取物在個人護膚品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到目前為止,研究發現許多天然產物都對紫外光有吸收作用,但還沒有可以作為防曬劑而單獨使用的例子。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摩爾消光系數太低了。但人們至今都不愿意放棄這方面的研究與探索,因為它們對配方師及防曬原料研究人員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SPF值與防曬產品奧妙
劉毅 葉樹林
隨著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消費者已經意識到暴曬在陽光下,對人體皮膚健康不利。因此,這些年來防曬已經被廣泛接受。
在30億年前,大氣的臭氧層不夠厚,地球表面的生命體無法存在。生命體只能存在水里。直到現在隨著臭氧層增厚,只有UVB和UVA輻射到地球表面上;生命體的存在才成為可能。因此,在地球上生存不受紫外線輻射是不可能的,但是,什么是紫外線輻射?如何解釋陽光引起的副作用呢?陽光由以下三種不同波長光線構成:紫外光線、紅外光線和可見光線。防曬和皮膚危害,主要是與紫外光線有關。紫外線由(UVA320-400nm)UVB(280-320nm)和UVC(190-280nm)構成。UVC雖然最危害人體,但幾乎被大氣和臭氧層所吸收,到不了地球表面。太陽光里,紫外線輻射總量中UVB占5%, UVA占95%,UVB輻射直接損傷人體細胞脫氧核糖核酸DNA,UVA輻射間接使人體產生自由氧基和活性氧。因此,目前防曬產品均會含有UVA和UVB的防曬劑。
隨關紫外線照射量(劑量)的增加,皮膚里的黑色素細胞開始產生黑色素。雖然UVA的能量比UVB高100倍,但UVB會對皮膚造成急性損害。另方面,在短期輻射內,UVA不會激發色素沉著(provoke pigmentaion),但要引起皮膚早老化,使真皮彈性變差。UVB輻射很少透過真皮層,只能影響表皮層。UVB290-315nm會有誘導人體內維生素D合成的好處,但只需要小劑量的UVB就夠。高劑量紫外線輻射到人體上,就會產生血管舒張(vasodilata-tion) 和紅斑。
SPF(Sun Protection Factor) 值是表示在陽光停留時,涂抹防曬產品,比沒有涂抹防曬產品,延長皮膚產生紅斑的時間量,如果你沒有涂抹防曬產品在陽光地帶只能呆10分鐘就產生紅斑的話,那么,當你涂抹SPF值為10的防曬產品時,你同樣在陽光下呆150分鐘,皮膚也不會受傷害。因此,SPF值高的防曬產品越來越在夏季保護皮膚市場占較大比例。
一些純粹儀器法(體外法,so―called in vitro )所得SPF值,不能完全反映涂抹在人體皮膚上的防曬效果,作為輔助性、穩定性檢測較便利。真正反映人體防曬效果的SPF值,應該是把防曬產品用在人體表皮上(即人體法,in vitro)所檢測得的SPF值。為了體現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接軌,我國衛生部從2003年1月1日開始,要求國內化妝品廠家生產的防曬產品,必須經過以下三家指定醫院(任意一家):北京空軍總醫院、上海皮膚病性病醫院、廣州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所做的人體法 SPF值,才允許寫在防曬產品的標簽上。
直到現在,SPF值的確定和UVB的防護,是通過將紫外線照射到前臂或上背部,來評定最小紅斑量。早在1956年,科學家R.schulze將SPF值定義為 :皮膚經紫外線照射24小時后, 與沒用防曬產品保護所產生最小紅斑量的比值。近50年后的今天, 這種SPF定義得到全世界廣泛認可。最小劑量輻射到皮膚造成的紅斑,稱為最小紅斑量(MED),MED不是一個恒定值,它取決于個體、皮膚顏色、老化程度,輻射狀態和季節性。
UVA防護定義遠沒確定, 這無論是測試問題,還是標識問題。如:在什么水平上防護UVA?UVB與UVA防護的比值多少對人體的皮膚是合適的?
測定UVA的體外法直到現在還在使用:
如:
1. 澳大利亞標準(Australlian Standard. AS)
2. 寬光譜法 (the broad spectrum Rating )
3. APP法 ( UVA-protection percentage )
這些方法全部都是基于透射╱吸收的測定。在計算方法方面彼此之間互不相同,其結果都是用來表示UVA的防護或吸收寬度。
測定UVA的體內法有:
* IDP法(Immediate Pigment Darkening)
* PPD法(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 APF法(Erythemal UVA-Protection Factor)
* PPF法(Phototoxic Protection Factor)
這些UVA體內法的測定,都是基于皮膚對UVA刺激的反應程度,表現為紅斑或色素沉著。UVA體內測定法不能直接表示皮膚老化程度,免疫抑制或皮膚癌等病變。因此,許多科學家認為UVA體內法不夠完善,需要體外法來補充。
防曬產品主要是用在人體暴露在外部分的皮膚,因此我們不得不談一談皮膚學家對世界上個體皮膚,主要分為以下6種類型:
類型
特征描述1型
總是曬黑,從不曬成褐色
2型
一般曬黑,很難曬成褐色
3型有時曬黑,有時曬成褐色
4型
很少曬黑,總是曬成黃褐色(亞洲人, 美國本土人, 拉美人)
5型
偶爾曬黑,完全褐色(東印度人, 來自非洲與美國混血人)6型從不曬黑,基本為褐色(暗皮膚的來自非洲的美國藉人)
中國人的皮膚一般是處于3類或4類, 針對我國消費者的這一皮膚特點,我國的防曬化妝品的生產廠家,應該在配方中添加一些消炎、抗過敏,而又能提高SPF值,增加皮膚對紫外線耐受性的活性添加劑。北京耐確生化技術研究所的技術人員,經過長期不斷的努力,研究開發了一種天然SPF值增效劑(SW-3,黃酮素)具有以下優點:1. SW-3與有機無機防曬劑復配使用,可以降低有機防曬劑的用量,但能顯著提高SPF值;2. 有效地修復紫外線對肌膚的損傷;3. 具有消炎抗皮膚變態的作用;4. 能有效降低有機和無機防曬劑對皮膚的刺激性;5. 水溶性好,配伍性廣;6. 使用后具有良好舒適感。經空軍總醫院皮膚臨床試驗測定(人體法)一般配方所含有機,無機防曬劑量一定,SPF值只能達到10~15,而在相同有機,無機防曬劑量下,添加1.5―2.0% SW-3,SPF值能提高到30~40之間,大大提高了皮膚對紫外線耐受時間量, 從而延長使用者在夏天戶外活動的時間,使皮膚不易紅腫脫皮,真正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總之,防曬產品防護紫外線最好有兩種類型:1.有機防曬劑是吸收紫外線2.無機防曬劑是反射或散射紫外光線和可見光線。防曬產品效果取決于防曬劑類型,及其用量、配方、或抗水抗汗的能力等。
從以上描述可知,防曬產品是使用在人體皮膚上。防曬產品的配方設計,是根據不同類型的皮膚而確定的。因此,進口適合外國人的防曬產品,不一定適合于我國消費者。國產防曬產品只要、配方選料合理,復配科學,應該適合于我國大部份消費者。相信我國防曬產品生產廠家也會努力提高自己企業的競爭力,為我國消費者市場提供不同檔次,不同SPF值,含有不同有機、無機防曬劑的防曬護膚品,豐富選用內容,滿足消費者日益提高生活質量的需求。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