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兩會”是在全國各族人民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新形勢下召開的,我作為來自國有企業的新政協委員,有幸參加會議,深感“兩會”開得好,是一次團結、民主、求實、奮進的“兩會”,對我們黨和國家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信心更足了,干勁更足了。
從國有企業的情況看,過去這些年在黨和國家一系列方針政策的指引下,堅持打好一場深化改革的攻堅戰,取得了明顯的成果。一是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積極推進股份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進行企業內部工資分配、養老、失業、醫療保險等制度改革,促進了企業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二是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結構調整,經營質量和效益有了明顯的提高。拿首鋼來講,2001年同1994年比較,集團總資產由341億元增加到564億元,凈增223億元;控制資產由409億元增加到683億元,凈增274億元。同期,全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由66.56%下降到45.3%,所有者權益由111億元上升到250億元,增加1.39倍。2002年首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370億元,其中鋼鐵業180億元,占48.65%,非鋼產業和海外經營額為190億元,占51.35%,形成了多元化發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實行規范的兼并破產、主輔分流、減員增效和實施再就業工程,特別是隨著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減輕了企業的負擔。1994年首鋼集團職工人數達26萬人,2002年末減少到15.6萬人,凈減員10.4萬人;而鋼鐵主業的職工人數下降到2萬人。四是積極推進了企業的管理創新,主體生產線全面實現了自動化控制,成本、資金、質量、管理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信息化建設正在全面順利實施。五是首鋼從地處首都北京的實際出發,連年加大對環保的投入,通過環境治理,首鋼廠區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已經成了工業旅游的活動場所。
隨著生產的發展,廣大職工得到了更多的實惠。2002年首鋼北京地區在職職工人均個人收入達到20399元。我們通過抽樣調查,北京地區的首鋼職工97%的家庭購買了住房,98%的職工家里有銀行存款,其中15%的家庭在10萬元以上;15%的職工家庭購買了汽車,40%的職工每年安排到外地旅游。
這些年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發生的巨大變化,是在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取得的,是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成果。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還存在不平衡的問題,有的國有企業經營生產還比較困難,一些歷史性的包袱仍然很重,結構調整和深化改造的任務艱巨。我們完全有信心,認真貫徹落實這次“兩會”精神,在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繼續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進一步打好的攻堅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做出新貢獻。
(責任編輯: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