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拉登
與薩達姆同一戰壕?可笑
阿富汗戰爭的硝煙雖已散盡,但本·拉登的名字卻隨著9.11事件一同刻進了世人的心里。2月11日,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再次播出了本·拉登的講話錄像帶,他在講話中號召伊拉克人用游擊戰對付美國軍隊,并鼓動伊拉克人充當自殺性人體炸彈。阿富汗戰爭結束以來本·拉登活不見人,死不見尸,美國政府一向對媒體拋出的所謂本·拉登講話不屑一顧,或稱其為“偽造”。然而這次卻大不相同,本·拉登的講話也既被視為拉登向恐怖分子發出的行動信號,被當作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與恐怖主義組織關系密切的鐵證。說來好笑,追求現代化的伊拉克與推崇極端宗教的本·拉登原本就水火不容,拉登本人更是把薩達姆為首的復興黨視為“異教徒”,這兩人怎么轉眼工夫就到同一個戰壕里呢?分析家認為,這極有可能是美國情報部門為薩達姆設計的“罪證”。
朝美
核問題上僵持不下,頭痛
海灣地區戰云密布,朝鮮半島山雨欲來。在加緊對伊備戰的同時,美國在朝鮮核問題上不但未做出絲毫讓步,反而表態日趨強硬,這與朝鮮當初宣布擁有核計劃的初衷相去甚遠。核計劃本來是朝鮮向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現在卻成了一塊燙手山芋。隨著對伊戰爭的日益臨近,美國想向朝鮮施加更大的政治和軍事壓力來解決隱患,以便專心對伊;而朝鮮似乎也想借美國無暇東顧之機,為自己多撈些好處,于是雙方僵持不下:美國在海灣地區頻繁進行軍事調動的同時,大力推動國際原子能機構將朝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朝鮮則堅持朝核問題只能由朝美直接對話解決,并一再要求美向朝提供安全保證。輿論普遍認為,美朝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為布什還沒有膽量拿兩場沒有絕對勝算的局部戰爭作政治生命的賭注;而朝鮮本來要求就不多,一旦美國在多方調解下開出恢復對朝經濟援助和燃油供給等條件,朝鮮自然會見好就收。
南聯盟
更改國名求一統,苦心
2月4日,南聯盟議會兩院分別以多數票表決通過了《塞爾維亞和黑山憲章》以及《憲章》執行法,這標志著已有74年歷史的南斯拉夫作為一個國家從此不復存在,“塞爾維亞和黑山”宣告誕生。從“國家聯盟”到現在“松散的邦聯”,“塞爾維亞和黑山”在政治體制上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央政府職能被弱化,兩個共和國相對更加獨立,但仍擁有統一的國旗、國歌和國徽。這樣,黑山長久以來的獨立愿望得到了一定的滿足,同時也成功避免了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的分裂,維護了國家統一和地區穩定,真可謂用心良苦。對此,最高興的當屬歐盟了。自1992年黑山開始謀求獨立以來,歐盟一直擔心南聯盟的分裂將引發波黑塞族人、科索沃及馬其頓阿族人要求獨立的連鎖反應,給歐洲帶來嚴重的消極影響。可以說,“塞爾維亞和黑山”的成立不僅消除了這個隱患,而且有助于其自身加快融入歐洲的步伐,更有利于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難怪歐盟的官員們都要對這個消息表示“由衷的高興”了。

布利克斯
核查報告免戰禍?期盼
2月14日,舉世矚目的對伊武器核查第二次報告終于面世。聯合國監核會主席布利克斯在這份報告中求得了整體平衡:既積極評價核查進展,肯定了伊拉克呈報的情況基本屬實,明確以實例說明伊在“實質性合作”方面有所改進,表示前一階段的核查有效地彌補了四年核查中斷期留下的空白;又指出伊在提供合作方面有待進一步改進,仍未令人信服地說明許多被禁武器的下落。在布利克斯提交這份報告之前,“戰”與“查”兩方面力量都相繼重拳出擊,對報告施加影響。5日,美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公布有關伊拉克藏匿違禁武器的“情報”。10日,法、德、俄三國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武器核查正取得進展,支持通過核查解除薩達姆武裝。就在布發表報告前幾個小時,伊總統薩達姆也頒布法令禁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生產和進口。14日的報告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有關各方主張繼續核查的立場,為爭取和平解決伊拉克危機的努力增加了助力,推遲美英爭取安理會動武授權的工作。然而,美國對伊動武的決心不會因此有任何改變。
巴博
接受協議化危機?難說
2月7日,一直未對上月在法國達成的《馬庫西協議》表態的科特迪瓦總統巴博終于打破沉默,表示愿意用協議的精神來解決當前的國內危機,表達了科政府希望通過妥協尋求國家和平的愿望。然而,這一表態顯然不能令反對黨和反政府武裝滿意,指責巴博不愿徹底嚴格地執行協議,法國也未對此做出正式評價。《馬庫西協議》面臨流產的危險。其實,自和平協議簽署以來,科境內的戰火一直沒有停止過。更令人不安的是科的經濟狀況。長期的內戰已使經濟形勢每況愈下。在本月6日聯合國將科特迪瓦的安全系數定為四級后,非洲開發銀行又實行了人員緊急撤離,這更是對科經濟的一個沉重打擊。自去年阿比讓發生軍人嘩變以來,科特迪瓦已陷入內戰五個月之久,如果還不能迅速找到一個讓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方案的話,那這個非洲小國的經濟就很有可能被拖垮,其政治秩序恢復起來將會十分困難。
哈塔米
“頂風作案”開鈾礦,震驚
2月9日,伊朗總統哈塔米突然宣布伊朗在中部的亞茲德區發現了鈾礦,并進行開采和加工。為了消除國際社會的疑慮,哈塔米表示,伊朗的核項目純粹是為了民用,歡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官員視察伊朗的核設施。作為被美國列入“邪惡軸心”的國家,伊朗選擇此時公布核計劃主要有以下幾點考慮:首先,伊朗長期承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不斷施壓,此舉可以表明自己的清白。其次,國際社會正普遍關注伊拉克問題和朝鮮核問題,在這個時候宣布自身的核計劃,能大大減少國際社會的震動。第三,是為了回應美國的威脅,同時對美國發出警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