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淺種為促進勝藤葡萄種苗快速生長,達到一年種植,二年豐產的目的,生產上應提倡采用金華藤稔葡萄的種植方法--淺種。淺種有利于勝藤葡萄苗木的新根早發、多發。苗木新梢與新根同時生長,苗木根系所儲藏的養分就能得到充分、均衡的發揮。
淺種要求:以最上層根系覆蓋不超過4厘米厚的土為好。長江以北少雨地區也應提倡淺種法,但淺種后要加強水的管理,土壤中持水量過低,也不利于葡萄種苗的健康生長。
二、薄肥勤施種植當年,為避免苗木根系受到傷害,苗木根系不能直接種在基礎肥料上,更不能與化肥直接接觸,肥料與根系之間必須用土隔開。再加上基礎肥料一般都屬遲效性肥料,在短期內難以分解而被根系所吸收。所以,種植當年種苗開始生長和當年的整個生長階段所需要的養分,純粹靠人工追施的辦法來解決。生產上要將有機肥或化肥按比例溶化成液體肥,澆施到葡萄根系分布范圍內的土壤中,以滿足種苗生長的需要。
施肥要求:①濃度一定要低。人糞尿、欄糞水與水的比例堅持1∶4(即1份肥加4份水),隨著種苗不斷生長逐步提高到1∶3,不能提高到1∶2的濃度。8月之前以氮肥為主,在每次施澆的液體肥內可加0.3%~0.5%的尿素。8月之后要增施磷鉀肥,每次施澆的液體肥內加入1%的復合肥。所加用的化肥,都必須做到充分溶解并攪勻后施用。②施肥一定要勤。為提高種苗的生長量,在整個生長期,一定要堅持勤施的原則。當種苗長到8葉之后,液體肥要每7~10天施澆一次,使養分源源不斷地供應種苗吸收。③施肥量一定要多。薄肥勤施決不能理解為少吃多餐。在低濃度的原則下,應堅持多吃多餐。施肥一定要勤,施肥量一定要多。把按比例的液體肥施澆到苗的根部去,要讓根系直接吸收到養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勤施肥的作用。
三、科學修剪種苗種植后的夏季修剪,是\"一年種植,二年豐產\"栽培模式中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勝藤葡萄與其他品種一樣,種植后第二年能否結果,能否達到較高的產量,都是由種苗的生長粗壯程度決定的。所以,種植當年一定要堅持科學的夏季修剪方法,促進主蔓不斷增粗,以保證第二年的早期豐產。
根據以往多年的栽培實踐,勝藤葡萄種植當年應采用單蔓龍干形的修剪方法。當種苗的冬芽開始萌發生長、能分辨出芽的好壞時,選留一個靠近地面的壯芽,其余的芽一律抹除。當留下的壯芽生長到8~10葉時,進行第一次摘心(摘除新梢的生長點)。摘心后除頂端留一個夏芽副梢延續生長外,對各節葉腋中抽生的夏芽副梢留一葉摘心,培養一根主蔓。當頂端夏芽副梢再生長到10~12葉時,進行第二次摘心。摘心后,為避免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應對各節葉腋中萌發的各次夏芽副梢都留一葉反復摘心,嚴格控制夏芽副梢的生長。主蔓新梢第二次摘心后,就不需再往高延續生長,而應采用主蔓頂端留二個夏芽、副梢留3~5葉反復摘心的修剪方法,變主蔓新梢往高生長為增粗生長。
四、病害防治勝藤葡萄雖然抗性較強,但如果不加強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還是會發生病害、影響葡萄健康生長的。在防治病害時,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重點抓好冬季休眠期和冬芽萌動期的消毒滅菌工作(前者用1%后者用0.5%的比例五氯酚鈉消毒),將病源菌消滅到最低程度。生長期用常規殺菌劑堅持7天預防1次,干旱季節可減至10~15天預防1次。如已發現病害,要及時采用不同的殺菌劑,堅持3天防治1次,連續3~4次。常用農藥有多菌靈500~800倍液、福美砷500~600倍液、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殺毒礬400~500倍液、百菌清300~500倍液、福星8000~10000倍液、炭疽福美500~600倍液、甲霜靈500~7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