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作者曾隨企業赴意大利考察制鞋生產線引進事宜。通過與意大利廠商的接觸以及現場考察,對意大利制鞋企業的管理有了一定了解,特撰文予以介紹。
意大利素有“皮鞋王國”之稱。幾十年來,憑藉新穎的設計、優美的造型、上乘的品質,意大利皮鞋享譽全球、久盛不衰。據意大利制鞋工業協會最近公布的數字,意大利目前共有鞋廠7570家,就業人數達11.34萬人。2000年,共生產皮鞋近3.9億雙,產值逾16萬億里拉(1美元約合1700里拉);出口皮鞋3.6億多雙,出口值12.79萬億里拉,外貿順差達9.3萬億里拉。制鞋業已成為意大利國民經濟重要的出口創匯行業。
意大利制鞋業為何能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努力降低生產成本
制鞋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占用勞力多,工資水平居高不下,發達國家生產的皮鞋成本相對較高,如在意大利,產品成本中勞動力費用的比例高達1/3,這使得意大利制鞋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為了擺脫這種困境,意大利主要采取以下對策:一是把當代高新技術計算機和機器人應用到生產中去,盡可能實現自動化,以節省人工,減少工資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這次考察的Cerim公司,從鞋楦設計、楦型刻制,到幫樣設計、裁斷以及制底設備等都由計算機程序控制操作,這種全方位、多工種引入自動化設備的做法不僅使產品制作精度提高,而且減少了勞動力,原先幾個人操作一臺設備,現在則變為一個人操縱幾臺設備。二是采取了國外加工、國內出口的方式,即將鞋的大部分,如鞋面剪裁和縫邊等科技含量不高的工序在人力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進行。以一雙鞋面為例,意大利企業在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等國加工一雙的費用只有80美分,而在意大利本土的加工費則高達1.78—3.25美元。半產品完成后,意大利企業再運回國內完成最后工序,然后貼上“意大利制造”標簽出口,這樣既保證了質量,又節省了人工費,還免除了征稅。2000年意大利制鞋企業生產的3.9億雙鞋中,有1/2以上是在境外加工的。
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
近年來,日本、中國、韓國等國家從意大利進口了不少制革、制鞋設備,生產的皮鞋充斥國際市場,搶走了不少原屬于意大利的中、低檔皮鞋市場份額。對此,意大利人不是象我國一些企業那樣,一味靠降價來鞏固現有市場,而是通過不斷發明、大量使用世界第一流設備,制造出科技含量相當高的高檔皮鞋,從而使得產品附加值大大提升。目前,意大利在國際市場上中、低檔皮鞋市場份額雖有所減少,但高檔皮鞋銷量卻逐年增加,令其他競爭對手望塵莫及。如制作高檔皮鞋首先要將生皮革加工成優質的皮革,意大利的剖皮機可以將生皮切成數十層,這在我國制鞋企業是無法想象的,意大利企業不但做到了,而且還將生皮里層制成薄如絲綢的皮襯衣。如今這一產品在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十分暢銷,且價格非常昂貴。再如皮革印染是加工優質皮革的關鍵之一,意大利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皮革印染技術,能印染上千種顏色的皮革,而且皮革使用后不褪色,光彩依舊,令人叫絕。筆者在位于托斯卡那地區皮革加工中心的幾家皮革加工廠,看到不少已用先進的機械設備和技術加工過的水牛皮,看上去又厚又重。但用手一抓,幾乎象棉花一樣柔軟,若不是親手試過,真難以置信。
.
產品質量無可挑剔
意大利皮鞋特點是“真、輕、軟”。“真”就是要求采用真皮制作,突出高貴感;“輕”就是要求成鞋重量輕,突出輕松感;“軟”就是要求幫材及底材軟,突出舒適感。為了追求“真”,意大利不惜花大價錢從澳大利亞、非洲一些國家進口既薄又軟的皮革;為了追求“輕”,千方百計減輕皮鞋重量,如用木頭做鞋跟、將鞋跟挖空等;為了追求“軟”,投巨資進行設備研制和技術開發,我們考察的幾家制鞋企業,都有專門的機電工程師、化學工程師,負責研制生產新機器和技術攻關。意大利企業在拓展市場中發現,不同國家的人因受種族、性別、自然環境等影響,腳型看似相同,實際上差別很大,不同腳型的人穿上相同的皮鞋往往不合腳、不舒適,因此,意大利很多制鞋廠家都對各國消費者的腳形進行過調查,按照人腳彎曲的不同程度進行設計,使皮鞋穿著合腳、舒適。為了分清責任,在意大利企業里,每個工人只負責一、二道工序,這樣,鞋的哪個部位出了問題,很容易找到責任人。因此,工人們無不精心制作,一絲不茍。
重視設計隊伍建設
在當今皮革式樣千變萬化的市場上,設計造型對于皮鞋的銷售和售價的影響越來越大。意大利皮鞋之所以能夠暢銷國際市場,正是與他們高度重視設計人員的培養和使用是分不開的。意大利現有三所較大的制鞋設計培訓中心,學制一般為三年,學生畢業后,即可從事皮鞋設計工作。制鞋設計培訓中心教育學生的方法非常特別,一位意大利教師對我們說,他們從不教給學生具體的設計方法,而是教給學生的是一種“思想”,即創新意識的培養。在這些培訓中心,老師經常帶著學生到博物館、名勝古跡、甚至到著名的咖啡館去上課,通過介紹歷史、介紹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繪畫圖案,以及不同風格的建筑形式,讓學生通過觀看、臨摹,將其精華應用到自己的皮鞋創作和設計上去,這也是意大利皮鞋之所以能領導潮流的關鍵之一。目前,意大利各制鞋企業均有一支經專門培訓的高水準設計隊伍,許多企業視設計室為生命線,這些設計部門掌握著流行款式、產銷行情等最新情報,以保持自己的產品永遠新穎別致,立于不敗之地。據了解,在意大利,一般小工廠每年要推出100多個新品種,大工廠每年可推出上千個新品種。可以說,意大利推出的皮鞋新品種、新式樣之多,速度之快,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實行多品種小批量生產
近年來,消費者審美觀念的不斷提高,穿著也越來越趨向于追求新穎感和個性化。特別是在當今國際市場上,皮鞋品種眾多,變化快,競爭激烈,一般陳列的商品,短則幾個星期,長則2—3個月便需要更換,否則就無人問津。面對這種消費趨勢,意大利企業越來越注意多品種小批量的經營,以快速度、多品種取勝。現在,意大利一些企業皮鞋的批發,少至12雙就可以成交,且交貨期僅為4—6周,這種優勢是其他國家無法匹敵的。如在意大利羅比亞市(Parbia-go)有一家擁有100多名雇員的小公司羅維德公司(Roveda),年產皮鞋只有12萬雙,而款式卻達到500多種,也就是每種式樣平均只生產不到300雙。去年初,該公司接到一位客戶要參加一個時尚款型的展示會,需要產品樣本20種,每種只生產30雙。羅維德公司快速反應,只用了10天就完成了從獲取客戶方設計草案到新款樣品送至客戶的全部工作,效率高得驚人。
十分注意品牌宣傳
一是利用博覽會進行宣傳。通過博覽會推銷自己的產品是意大利皮鞋廠商打晶牌的主要途徑之一。意大利每年舉辦的大型博覽會和商品展覽會達600多個,全國80%以上的中小企業通過博覽會推銷自己的商品。最著名的博覽會有米蘭博覽會、波洛尼亞商品博覽會、羅馬商品博覽會等,這些博覽會都會邀請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去參觀。作為意大利主要行業協會之一的意大利外貿協會在每次展覽會期間,者6會廣泛征詢外商意見,并安排他們與國內廠商會面、洽談,意在強化他們對意大利產品的認識,為以后的產品出口打下良好的基礎。意大利人還主動參加世界各地舉行的博覽會,推銷自己的商品。二是力求廣告取得最佳效果。且不說由意大利制鞋廠商搞的形形色色廣告畫冊,光制鞋行業定期出版的商業性推銷雜志就有10多種。這些雜志印刷精美,圖文并茂,大多數雜志還有多種文字對照,并且無償贈送世界各地有關客商,它為意大利的產品行銷世界、提高意大利廠商的知名度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三是利用互聯網絡宣傳。隨著互聯網絡的興起,意大利90%以上的皮鞋生產廠都在網上注冊,為了易于查找,企業的網址一般都設在著名的行業網站或相關產業的搜索引擎上。意大利廠商十分重視后續服務,如對消費者提出的各種問題,企業設專人通過電子郵件快速回答,并將相同問題歸類,通過電子布告欄或在線聊天室統一作答;注重培養忠實客戶,在網上提供各種免費咨詢,滿足消費者的求知欲等等。
海外市場開拓有講究
意大利廠商非常愿意向其他國家轉讓自己的制革、制鞋技術或設備,但一般不到國外舉辦合資企業。原因是,意大利制革、制鞋技術或設備5—10年就更新換代一次,等國外廠商購買他們的技術或設備正式投產時,該技術或設備在意大利已基本上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當然生產出來的皮鞋也就不可能危及意大利廠商的市場。從中可以看到意大利人的精明,一方面通過賣技術或設備賺錢,另一方面保持自己領先市場潮流。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為了更好地開拓國外市場,不少意大利廠商開始在其它國家建立合資企業,但這些合資企業大多只是制造中心,最關鍵的兩頭即造型設計和市場仍被意大利一方牢牢控制。
分工相當專業明確
意大利擁有基礎雄厚、配套齊全的制鞋工業體系,其中包括制鞋機械制造、模具制造、鞋楦制造、鞋配件及鞋用五金制造等。各個廠家分工明確、專業化程度很高。如將生皮革加工成優質皮革,就需要積壓水機、刮肉機、刮皮機、剖皮機、烘干機等一系列的專用機械設備,這些設備基本都是由不同的專業廠商生產的;鞋用工具廠專門生產各種沖子、刀模和鉆頭等;而為鞋廠配套的化工廠則專門生產鞋用聚氨脂、聚氯乙烯及其他熱塑材料,經常保持著上千種樣本、色卡和配方,供鞋廠選用;制鞋廠則在生產流水線上,采用先進設備,將自己設計的鞋幫和其他廠生產的部件組裝成皮鞋。廠與廠之間都是相輔相成的,互相協作的。稍大規模的制鞋廠主是從事款式設計、接收訂單、組織規模生產等項工作;許多小企業則擔負著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半成品生產,為大企業提供必要的生產配件,這種獨立的合作關系,形成了一種相互銜接、相互依存的生產結構,它所帶來的好處一是信息快,新設計和新型材料很快就能用于生產,可以有效避免企業小、經營分散而造成的信息不足的弱點,同時,一條龍作業的生產方式也便于小企業大幅度提高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