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我的生命已經,走過了23360個夜晚,而其中的16204個,對我幾乎都是不眠之夜。因此,在經歷了這么多個不眠夜之后,我得出了一個結論:夜晚不僅僅只是失去光亮的白晝。一走進夜晚,你就仿佛來到了異國他鄉,一切都與自己的國度有了天壤之別。這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正如那隨風而逝的昔日時光,予人別樣的記憶。
有一句格言說,夜晚就是一次短暫的死亡,是死亡的預先演習。即使我們在黑暗中并未思考死亡的問題,但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你的思想就開始翻江倒海,它像一架巨大的混凝土攪拌車,將所有的問題、焦慮,以及緊張情緒攪進一個大大的漩渦,直至失眠的人被攪得頭暈目眩。你多么希望自己能健忘一些啊,這樣才能安然入睡。
痛苦才是導致失眠的真正罪魁禍首,醫學進步對此往往也愛莫能助。白天從來都是轉瞬即逝,而夜晚卻永遠都不會讓我幸福地一覺睡到天明。在我的記憶里,無數個夜晚就像是無期徒刑,而黎明永遠不會到來——無期徒刑的犯人是等不到假釋機會的。
這是一種另類的孤獨——人們已經酣然人夢,連小狗們也趴在陽臺上,美美地睡著了。整個半球都已經進入睡眠,而只有你一個人,還獨醒著盼望天明。
不過,失眠也給我帶來了酣睡者們所享受不到的樂趣;如欣賞奇妙的夜景,沉浸在靜謐中活躍的夢幻,黑夜喚起了視覺、聽覺、觸覺的異常發達,提供了在白晝時所不可能提供的愉悅。
關于夜晚,籟俱寂的夜里,你的聽覺變得更清晰,你可以聽到自己的耳朵在寂靜中努力搜尋各種音符的聲音。你的心跳不僅能用手指觸摸到,而且可以被耳朵捕捉到,有的夜晚我的心跳就像是優美音樂的顫音,我聽到了樹叢中的風聲,聽到了已經經歷過120年滄桑的老房子發出的那種微弱的、吱吱嘎嘎的聲音,聽到了10歲的孩子夢中發出的斷斷續續的囈語。
在靜謐的夜晚,你的觸覺也更敏銳。不僅如此,即使不做夢,你仍然可以感覺到大腦在無意識狀態下所產生的強大力量。其實這種感覺在白天也能隨時感覺到,只不過白天你總是太忙,有太多事情讓你分心,所以往往忽略了這種感覺。
我向來對“夢的解析”不屑—顧——在我看來,弗洛伊德等人試圖對這些變化無常的形象進行文本的分析,簡直是滑稽之極、可笑之極。正是由于他們的滑稽之舉,心理分析才誤入歧途,陷入了迷信和自我模仿的泥沼。對我而言,夢境只不過是大腦的一種內部運動,是神經元細胞以及細胞突起清理大腦垃圾的活動罷了。
在黑夜的寂靜中,素有“夢工廠”之稱的好萊塢制作的夢顯得更加低俗而拙劣。陳舊的色彩、蹩腳的劇本、慘淡的表演……不過電視臺在清晨5點之前播放的那些古老的黑白電影,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拍的那些片子,反倒還比較吸引人。片子里全是早已故去的演員們的身影,也許這些影子更適合夜晚無邊的黑暗,更適于在黑暗中閃耀藝術之光。
黑夜對于失眠者來說,一方面是一個痛苦深淵;但在無法消除失眠的情況下,如果能積極發掘出它靈動神奇的一面,黑夜又是正常睡眠者難以真正享受到的極樂世界。
有一句古老的俄羅斯諺語最富于智慧:“夜晚隱藏了一個世界,但同時也為你展現了整個宇宙。”是的,偶爾,當我在凌晨兩三點的時候,為了讓自己的思緒平靜下來而出門散步時,這種無邊無際的、毫無保留的?“展現”給了我莫大的慰藉。月亮——或者說得更精確一點——太陽的蒼白的反射,被大大小小冰冷的星星包圍著。這樣的星數以億計,太部分你根本看不封,它會讓你感覺到一股神秘的力量。神秘這個詞很奇妙,它可以用來描述一種敬畏、威嚴、恐懼相互交織的感情。我相信,人類的所有情感,包括哲學、宗教、科學、詩歌、文學,甚至愛情,都是源于這種彼此交織的、錯綜復雜的情感。
此時的動物群們卻大多還活躍著:貓頭鷹在如饑似渴地撲食;蛇類一刻不停地逶迤前行;野貓還在四處巡游;狐貍仍對著雞舍虎視耽耽、垂涎欲滴;袋鼠們則正在放心地享用著某戶人家花園四周那嫩嫩的青草。我的大腦將進入奇妙的夢境。斷斷續續的圖像在我們的大腦中一幅幅濾過,這些圖像在人的大腦中所產生的意象,甚至比好萊塢最瘋狂、最離奇的故事情節還要精彩。
夜晚常常會以某種方式使人的所有感覺都得以強化,而不僅僅只是強化人的痛苦而已。在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