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有一個非常富有的男人和他年輕的兒子生活在一起,兩人都非常熱愛收藏藝術品。他們環游世界,并將一些非常值錢的藝術珍品添加進他們的收藏中去。這些珍品中有些被掛在他們家中的墻上裝飾門庭。當這位日漸衰老的鰥夫看著他那惟一的兒子已成為一位經驗豐富的藝術品收藏家的時候,心里感到非常欣慰。尤其令他引以為豪的是,他們與世界各地的藝術品收藏家進行交易時,兒子那高超的鑒賞力以及敏銳的生意頭腦。
那年冬天,他們的國家卷入了戰爭,因此,這個年輕人離開了家,奔赴戰場。僅僅過了幾個星期,這位老人就收到了一份電報,說他那至愛的兒子戰死沙場。老人獨自面對著即將到來的圣誕節,心里充滿了痛苦和悲傷。
圣誕節的早晨,一聲敲門聲喚醒了這位神情沮喪的老人。他打開房門,看見一位手里提著一個非常大的包裹的士兵正向他敬禮。
士兵向老人自我介紹道:“我是您兒子的一位朋友。我有一些東西要交給您。”
老人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裹,里面露出一張紙。他輕輕地把它展開,原來是一幅肖像畫,畫的正是他那至愛的兒子。這幅畫不是出自一位名畫家之手,但他對那個年輕人臉部的細節特征把握得很準,可以說是惟妙惟肖。
睹物思人。看著兒子的肖像畫,老人仿佛又看到了兒子一樣,老淚縱橫,久久說不出話來。良久,他才強忍住悲傷,向眼前的這位士兵道謝,并說他將把這幅肖像畫懸掛在壁爐的上方。
兒子的這幅肖像畫成了老人最為珍視的財產,它使他覺得世界各地博物館里收藏的那些所謂無價珍品也黯然失色。他還經常對鄰居們說,這幅畫是他迄今為止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
春天到了。這位可憐的老人卻得了一場大病,不久就去世了。根據老人的遺愿,他所有的繪畫珍品將在圣誕節那天拿出來拍賣。
圣誕節終于到了。藝術品收藏家們從世界各地聚集到了拍賣現場,熱切地盼望著競買那些世界上最引人入勝的繪畫珍品。
拍賣會由拍賣一件任何一家博物館的藏品目錄上都沒有的繪畫作品——那個老人兒子的肖像畫開始。拍賣師向眾人征求一個拍賣的底價,但是會場里卻像死一般沉寂。
“有誰愿意出價100美元買下這幅畫嗎?”拍賣師問道。
仍舊沒有人說話。又過了一會兒,從拍賣廳的最后面傳來一個聲音:“誰要買那幅畫啊?它只不過是他兒子的肖像畫。快把那些珍品拿出來拍賣吧!”
頓時,贊同聲、附和聲此起彼伏。
“不,我們必須首先拍賣這一幅。”拍賣師答道,“現在,誰愿意買下他兒子的肖像畫?”
最后,老人一個并不富有的朋友說話了:“10美元你愿意賣嗎?那樣的話,我就可以買下它了。”
“還有沒有人愿意出更高的價錢?”拍賣師大聲問道。拍賣廳里越發安靜下來。片刻之后,他喊道:“10美元一次,10美元二次,10美元三次,好,成交!”
拍賣槌重重地落了下來。頓時,拍賣廳里人聲鼎沸,慶賀聲不絕于耳,有人叫道:“現在,我們可以競買那些珍品了吧!”
拍賣師無聲地環顧了一下群情激奮的觀眾,鄭重地宣布:“拍賣到此結束!按照這位老人,也就是肖像畫中那位兒子的父親的遺愿,誰買下那幅肖像畫……”拍賣師頓了一下,遺憾地看了看眾人,“誰就可同時得到他所收藏的全部珍品!”
(鐵馬摘自《深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