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互聯網熱以后,全球創投行業都遭受沉重打擊,IDG在中國仍然獲得不錯的增長,在全球的其他地方,IDG預計未來5年公司平均投資回報率不會超過15%,而在中國這一指標將超過40%。兩會還未完全結束,美國國際數據集團(IDG)董事長麥戈文便興沖沖來到中國檢閱這塊讓他看到希望的“領地”。和他的中國同行不同,麥戈文先生仍然一口一個風險投資。
《商務周刊》:這已經是您第81次來到中國,您此行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嗎?
麥戈文:前些時候,中國政府召開了十六大進行換屆選舉,最近中國又召開了兩會。十六大以后以前與我們長期合作的一些部門的領導有所更換,所以我這次來中國主要目的是為了與新領導見面。
今后我們打算每年在中國推出四五個媒體,這次到中國來我也是想看看有關的計劃進展情況。5月份我們將在中國推出一本新的游戲雜志,此外我們還和《國家地理》雜志有一些合作,我希望這次與他們探討相關的業務與計劃。
這次到中國來的另一個目的是,拜訪我們的風險投資公司投資的一些項目,了解他們工作進程和未來3至5年的計劃,為他們提供介紹國外的合作伙伴等更多的幫助。由于我們每個月需要在中國投資1-2個項目,所以我這次也來看看這些項目的評估情況,了解這些項目主要領導者的第一手資料。
《商務周刊》:現在全球IT行業都不景氣,很多創投公司都受到打擊,但IDG預計未來5年在中國平均投資回報率能達到40%以上,由于創投公司在中國通過上市實現退出的方式幾乎可能性不大,IDG打算通過什么方式來兌現這40%?
麥戈文:我們現在實際已經從30個公司退出。其中3個公司是通過海外上市的方式退出,例如搜狐在納斯達克上市,金蝶在香港上市,另外還有兩個公司即將在香港上市。其余的27個公司都是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賣給對我們有興趣的公司,以獲得現金收入,例如廣州邦訊以473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亞信。現在這30個項目已經實現回報率達50%。
我們也非常愿意投資一些未來有可能在即將推出的二板上市的技術型的公司,因為我們認為深圳推出二板對創業投資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幫助要發展的中小型企業取得發展的足夠資金,更重要的是可以把國外很多風險資金帶到中國市場上來,幫助很多技術型公司更快發展。
《商務周刊》:IDG是否會考慮向其他行業,如傳統行業發展?
麥戈文:我們不僅做IT技術,還做與納米、生物技術有關的項目,而且我們主要做IT信息服務,對IT技術本身投資的項目只占總投資的20%。
我們不管投資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標準:首先,主要看這個行業市場是否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尤其是我們投資的公司在四五年內是否能擁有4-5億人民幣的市場;其次,我們希望投資的公司在技術方面有領先性,比如有不太容易被競爭對手復制的專利,或者在管理上有一些絕招;最后,我們看重團隊,考察團隊是否有相關的經驗,有活力,應變能力強。
這三項是我們主要考慮的標準,符合這個標準的任何一個行業我們都可以考慮投資。當然我們所看到的符合以上三個標準的,基本上都與技術有一些關系,我們現在在中國投資的有10個公司跟生物技術有關,另外六七個與半導體技術有關。
《商務周刊》:我們的一個疑問是,風險投資也好,創業投資也罷,是不是已經喪失了它的獨特性?與我們說的產業投資相比,它還有商業價值嗎?
麥戈文:和一般資本相比,風險投資的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在同樣的經濟環境下,當股價下跌60%時,風險投資跌幅僅為40%,今年全球風險投資預計回報率將達到10%,由于近期納斯達克跌到歷史最低點,一些風險投資無法抽身,因此只得繼續投入以前的項目中。和美國相比,在中國做風險投資無疑有著更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