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遲到的會議
1969年4月1日至24日,即在全國(臺灣除外)29個省市自治區先后成立了革命委員會,實現了“全國山河一片紅”半年之后,“在毛主席親自發動和領導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的時刻”,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了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八大通過的黨章規定,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八大是1956年開的,到召開九大時,已經過去13年了。
為什么不能按時召開九大?江青在一次接見群眾組織代表時揭開了其中奧秘:開會的時機要有利于“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如果是在“文革”前召開九大,那么,以劉少奇為首的“死不悔改的走資派”、“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等這些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的成員,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將進入第九屆中央委員會,這樣,就會大權旁落,“毛主席的革命路線”豈不也要落空?經過這場“文化大革命”,這些人一個個都被斗倒批臭,再開九大,進入中央的自然都是“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線”的人了。
神秘的會議
在1969年4月1日晚由新華社發布九大開幕的新聞公報之前,關于會議的籌備情況,對外采取了極為嚴格的保密措施。
出席九大的代表未經過選舉,是由各級革委會“黨的核心小組”推薦定的。為了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系,除極少數軍政高級領導干部中的代表外,全體代表都在大會之前的三個多月,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秘密集中,進行了全封閉式的學習。
到京后,參加九大的代表分住北京飯店、前門飯店和京西賓館。各賓館警衛森嚴,大門緊閉,代表一律不準外出;室內電話全部撤消,靠街的窗戶不得打開,晚上須拉上窗簾。
4月1日下午舉行大會,1500多名代表和幾百名大會工作人員齊集人民大會堂,要想不讓外界察覺,實在是一件不容易事。大會組織者為此作了周密部署:
住各賓館的代表一律乘大交通車,登車前,各代表團在賓館樓下大廳集中列隊候車,車開來后,車門面向賓館,剛好擋住大門,車剛停穩,代表們便迅速登車。行車路線是精心安排的。以住在北京飯店的代表為例,從他們的住處乘車直開人民大會堂,時間只需兩三分鐘。但為了掩人耳目,車卻背道而駛,兜了個大圈子,最后開進人民大會堂側門院內停車,代表們從便門進入會場。所以,4月1日的大會,自始至終沒有一人從人民大會堂正門進入會場。大會堂正門前的廣場空空蕩蕩,不見任何車輛,大會堂四周的警衛戰士仍像平時一樣。而此時的會場,厚厚的深色窗簾把門窗遮蓋得嚴嚴實實,看不到任何燈光人影。
“深厚的階級感情”
九大代表中,“工農兵代表”占了最大比重。這些人是“文革”的受惠者,因而他們對“文化大革命”和“無產階級司令部”由衷地懷有“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這種感情,在大會期間表達得淋漓盡致,當時的說法稱為“表忠”。
4月1日開第一次全體會議,毛澤東致開幕詞,口號聲此伏彼起,毛澤東講話二十幾分鐘,竟被打斷數十次之多。一些人也不管毛澤東講到哪里,甚至一句話還沒講完,便站起來領呼口號。所以,毛澤東實際講話時間少于呼口號的時間。最后,經大會秘書處整理的毛澤東講話稿僅有649字。
4月24日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選舉第九屆中央委員會。主席臺上的投票結束后,主席團成員都回到各自的座位。突然,一個排隊投票的青年代表在把選票投入票箱后,轉身快步向主席臺走去。他躍上主席臺,然后快步走到前排中央,依次把手伸向毛澤東、林彪和周恩來,領袖們自然都一一與他握手。這位代表的舉動,使許多懷有同樣愿望的青年代表受到極大鼓舞。霎時間,許多青年代表向主席臺跑去。原來躲在大幕后面的警衛人員紛紛出來阻攔,卻顧此失彼,還是有不少人成功沖到毛澤東、林彪和周恩來的面前,如愿以償,成了“最最幸福的人”。最后,工作人員不得不在臺前組成一道人墻,才使局面得以控制。
大會結束時,毛澤東等坐在第一排的中央領導人剛剛離席,坐在會場前部的許多代表蜂擁而上,一瞬間把主席臺上擺的茶杯、鉛筆、紙張全部搶光。
生活上要“復古”
代表們到達北京后,大會秘書處負責人向各代表團秘書宣布會議期間的作息生活制度,說毛澤東提出這次會議在生活上要“復古”,住房、坐車、伙食都要從儉,為全國做榜樣;代表們不論原來身居何職,都要打成一片,體現政治上平等的原則。
這次會議確實開得比較儉樸。吃飯10人一桌,憑票就餐,桌上基本不見剩菜。除在京的極少數高級黨政領導干部外,代表們外出開會和參觀都坐大車。大會沒有發放或制作任何紀念品。晚間看文藝演出,座位按代表團劃分,前后不定。有兩次,朱德和董必武還坐在廣東代表團的后面。4月26日,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散場后,朱德由兩名警衛戰士攙扶著,站在劇場大門外等車。人們潮水般涌出劇場,朱德的車子一時調不上來,已83歲的他就一臉木然地站在那里繼續等著。
但是,每次演出,“中央文革碰頭會”的成員,卻總是先在劇院的貴賓室休息,到了演出時間,才被前呼后擁著入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江青。他們在預留的大片最好的席位入席。此時全場觀眾還得熱烈鼓掌對他們表示歡迎、致敬,演出結束時,大家又要起立鼓掌歡送他們退場。
如此選舉
從4月15日起,開始醞釀選舉中央委員。先是由各代表團提出選人名單。大會主席團要求將候選人總數控制在210~250人。各代表團提名相加實際為493人。經過綜合平衡,在4月20日召開的主席團擴大會議上,由周恩來代表主席團提出了一個274人的候選人名單:“中央文革碰頭會”成員和“八大”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60人;“革命領導干部”35人;軍隊干部99人;基層的工農代表80人。
在“文化大革命”中呼風喚雨的江青,在4月20日的主席團擴大會議上,為她的女兒及緊跟她的毛澤東的侄子毛遠新大造政治輿論,說代表們都要求把他們兩人選進中央,但毛澤東對身邊人要求很嚴,不贊成對他們兩人的提名。
毛澤東在4月11日和4月23日兩次召集主席團部分成員,談選舉問題。談到了黨內“對立面”,他點了10個人的名字:陳云、朱德、李富春、李先念、聶榮臻、葉劍英、陳毅、徐向前、鄧子于恢、張鼎丞。說他們這些人:“功勞也有,錯誤也不少,檢查甚多,但別人不滿意,我看算了,夠了,看行動了?!泵珴蓶|主張把這些人作為“對立面”選進九屆中央委員會里。他說:“不把這幾個犯錯誤的老同志選進去不好。黨內有幾個反對派有什么要緊?你反你的嘛!”但是,把這些“對立面”選進中央委員會,并不是無條件的。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精神,主席團秘書處作出規定:既要保證這10人當選,又不能讓他們得到高票。據說這樣才能使這些人認識到自己錯誤的嚴重性,促使他們轉化。為此,各代表團受領任務,要把哪些人投或不投這10名“對立面”的票,落實到“人頭”。
4月24日下午進行正式選舉,到會代表1510人。大會主席團提名的170名中央委員和109名候補中央委員全部當選。毛澤東以全票當選。林彪獲得1508票。會后有權威人士透露,林彪為了表示不能與毛澤東平起平坐,他自己和他妻子葉群投了反對票。江青獲得了1502票,她是很看重這8個敢于在其名字上面打×的人的,事后曾秘密作過調查。10名“對立面”完全按照主席團的意圖當選,其中張鼎丞票數最高為1099票,徐向前票數最低為808票,朱德為809票。
4月25日,毛澤東指定由周恩來、康生、黃永勝出面,召集主席團部分成員協商九屆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候選人名單。28日,召開九屆一中全會,選舉中央機構,照例是等額選舉,選舉中央政治局委員19人。 “二月逆流”成員中“三老”之一的李先念和“四帥”中的葉劍英,被提名入選,原是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陳毅未被提名。
至此,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落下帷幕。
(呂麗妮、彭文剛等薦自《炎黃春秋》 原標題為《中共九大內幕瑣憶》 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