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生命之門
瑪爾塔和羅莎的不幸十分相似:她們同時被診斷出患了乳腺癌。她們的幸運也同樣相似:治療很成功,病情得到控制,她們可以看著自己的孫子長大成人。
但有一件事情不一樣,那就是瑪爾塔用的藥物是一種抗生素,其主要成分是HER2蛋白質;而羅莎使用的是一種專門用來治療家族遺傳性乳腺癌的藥物。她們兩人患上乳腺癌的病因完全不同,因而醫生針對其各自病情采用了不同的藥物。
她們倆是醫學界最新的革命——基因個性化療法的受益者。這是一種針對特定人群甚至特定個人的病情來制訂療法和用藥的新型醫療方式。
基因個性化療法是醫學和生物學結合的產物,隨著人們對于基因的了解越來越多,它的優勢也日益凸顯。個性化治療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要了解同一種藥品對不同人產生不同療效的原因,找到人類個體之間的哪些基因差異導致了療效的差別,并將這一研究成果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以癌癥為例,雖然戰勝癌癥是目前醫學界努力攻克的目標之一,但人們對付癌癥的手段卻非常單一,無非是尋找各種各樣的化學藥品,在實驗室中觀察它們對癌細胞的殺滅能力。而針對遺傳基因的個性化療法則為人們戰勝癌癥提供了新的可能。
另外,基因個性化療法還可以用于許多其他領域,來完善目前的各種傳統療法,如減少藥品毒性、減少移植器官中的排異現象。
尋找基因差別
具體來說,基因個性化療法就是針對每個人,在不同的時刻采用不同的療法、不同的藥物劑量和不同的治療時間。
自人類基因組圖譜繪制完成后,醫學家們就已經知道,對人類遺傳基因中各個片斷的作用認識越多,人類在治療某些疑難病癥方面就前進得越遠。雖然我們每個人的DNA都大致相同,但當我們患上某種疾病、接受某種藥物的治療時,DNA上的細微差別卻可能導致我們產生不同的、甚至危險的反應。一些藥物對某些人非常有效,對另一些人卻會帶來讓人莫名其妙的效果。這就是基因差異造成的。
但是對人類遺傳基因的了解是一個艱苦的探索過程。例如,科學家目前認為,人的染色體中至少有210萬個不同的單核苷酸,就是它們之間的差異導致了人類個體間的細微差別。
在這方面,電腦技術的發展為探索遺傳基因提供了巨大幫助。例如,將矩陣方法和電腦強大的計算能力結合在一起,就可以詳細地了解和描述不同個體之間單核苷酸的區別,從而獲得可用于個性化治療的必需資料,使得針對不同個體的遺傳基因研制個性化藥物成為可能。
另一個技術突破是單倍體追蹤技術。它能夠幫助人們確認同一染色體中單核苷酸的情況,從而使醫學家在尋找個性化藥物時少走許多彎路。
臨床意義重大
盡管目前基因個性化療法還不能大規模應用,但這并不妨礙醫學界的先行者們針對某些已知疾病采用這一療法。現在市場上已經有多種人們能夠負擔得起的基因檢測項目。
器官移植就是一個例子。接受器官移植后的病人總是需要服用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從而避免發生排斥反應。但最近的研究發現,人體中有一種TPMT酶在這類排斥現象中扮演重要角色。
某些人的TPMT酶會發生一定變異,他們并不需要像其他人那樣服用大量的抑制免疫系統藥物,如果按照通常劑量讓他們服藥,后果將不堪設想。
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一些心臟病患者身上。一些患有特定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需要使用抗血凝劑。但對某些病人來說,這種藥物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隨著基因技術的進步,目前醫學家已經發現,該問題是由人體的基因變異造成的,它能使人體產生一種與抗血凝劑完全不相容的酶,從而使藥物產生副作用。如今,醫生們已經可以選擇合適的療法和藥物來避免這一問題。
然而,基因個性化療法是醫學界革命性的治療方法,才剛剛開始。對人體中能夠被藥物影響到的基因,目前仍是知之甚少,如同美國國家驗證研究中心發表的一項聲明中所說:“我們目前所處的境地,就像是剛剛發明望遠鏡之后的天文學:突然之間,天空中出現了過去從來沒有想象過的東西。在醫學界,這些過去從來沒有被想象過的東西,也將會很快出現。”
(張波薦自《參考消息》 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