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草莓族”:考驗高素質人力優勢
根據統計,臺灣的社會新鮮人連續兩年的就業率不到20%,但是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臺灣的人力銀行的資料庫里卻有3萬多個工作機會。 為什么社會新鮮人找不到工作,臺灣人力銀行主管分析,原因在于社會新鮮人“不屑”做某些工作,例如業務員或是客服人員等。有少部分人在長期碰壁后喪失信心,不愿再找工作,成為“潛在游民”。這種新時代的社會新鮮人統稱“草莓族”,年齡介于20—35歲間。他們像草莓般備受呵護、最難照顧也最花工夫,外表光亮追求名牌卻不能吃苦耐勞,而且只要口袋有錢說什么也要先享受。
臺灣一些企業反映,新時代年輕人欠缺職場倫理意識,除了要求高薪、經常請假、難以管理外,對企業忠誠度也低,經常轉換工作、離職率高。“草莓族”正嚴酷地考驗著過去臺灣締造經濟奇跡所依賴的高素質人力優勢。
大陸“小皇帝”:嬌生慣養愛離職
祖國大陸也有同樣的情況。在深圳從事制造業的臺商陳經理桌上放著一份辭職書,這是陳經理在過去一個月中收到的第三份辭職書,這些提出辭職的人都是20出頭、有大學學歷,而且上班的時間均不到一年半。陳經理感嘆:“實在不懂現在年輕一代的想法。”
陳經理遇到的是獨生子女的問題。自大陸實行獨生子女政策以來,這群“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小皇帝”,由于成長過程處處受到呵護,容易養成嬌生慣養的個性。“小皇帝”普遍生活自理能力差、溝通能力弱、沒有禮貌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等問題。在蘇州電子廠工作的李先生說,“小皇帝”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工作,沒有組織紀律和集體觀念,對他們的講話稍微重一點馬上就卷鋪蓋走人。這一點很讓管理層傷腦筋。
兩岸新鮮人:各有各的特長
臺灣人力銀行針對臺灣567家經營橫跨兩岸的公司人力主管調查,結果表明臺灣的社會新鮮人普遍有創意多、點子多、頭腦靈活、表達能力好、電腦操作能力強、具有國際觀察力等優點。而大陸的社會新鮮人則有外語能力突出、好學、專業能力好、企劃分析能力不錯等優點。問到“若可自由雇用,偏好雇用大陸的畢業生還是臺灣的畢業生”時,有53.13%的人力主管表示,會優先雇用大陸的畢業生;有31.25%的人力主管表示,會優先雇用臺灣的畢業生。
(摘自《海外星云》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