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平移問題是高中數學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在教學實踐中,許多學生直到高三總復習時對這個問題仍然是不甚明了。其根本原因是許多人沒有明白這里面的“理”。下面就談一談我的一些見解和對這個問題的引申。
一、把y=f(x)的圖像左移一個單位得到y=f(x+1)的圖像。這是因為,設(xo,Yo)是y=f(x)上的任意一點,那么在y=f(x+1)中,要想使其函數值等于Yo,則必須使其自變量X=Xo-1。這就是說,要想使這兩個函數的函數值相等,y=f(x+1)中自變量的取值必須比y=f(x)的自變量的取值小1才行。這樣,由點(x0,Yo)在㈦圖像上的任意性,就可以看到:y=f(x+1)的圖像就好像是由y=f(x)的圖像向左平移一個單位得來的一樣。同理,把y=f(x)的圖像右移一個單位便得到y=f(x-1)的圖像。
例如:
①把y=2x圖像左移兩個單位便得到y=2x+2的圖像。
②把y=logx+arcsinx的圖像右移三個單位便得到y=log(x—3)+arcsin(x—3)的圖像。 一
以上想法可以用“左加右減”來記憶,即要把y=f(x)的圖像左(右)移幾個單位,就在它的自變量加上(減去)幾,y不變,所得的結果就是平移后的圖像所對應的解析式。這里的“加”和“減”是指對平移前的函數的自變量x而言的。
二、“左加右減”不僅適用于函數圖像的平移,而且適用于y的次數不是一次的一般方程的曲線的平移,其道理與上相同。
例如:
y2=2x+log(sinx)的圖像右移四個單位便可以得到y2=2(x+4)+log[sln(x+4)]的圖像。

三、對于圖像上下的平移,也可以用“左加右減”來概括,只不過這時你的雙眼相對y軸位置必須是如圖的位置,仍使y軸的正方向指向你的右側(與你看x軸時,x軸的正方向指向你的右側一樣)。這樣,曲線在坐標系內上下平移時相對你的雙眼就是左右平移了。一般的,把f(x,y)=0的曲線上(下)移幾個單位,就把它的y值減去(加上)幾,x不變,所得的結果就是平移后的曲線所對應的方程。這里的“加”和“減”是只對平移前的曲線方程中的y而言的。這一結論就可以用“上減下加”或者統一成“左加右減”來記憶。
例如:
①把x2+2arcsin(y2+y)=0的曲線上移三個單位便可以得到x2+2arc-sin[(Y—3)2+(y—3)]=0的曲線。
②把x2+y2=0的曲線下移兩個單位便可以得到x2+(y+2)2=0的曲線。
但是這里面又產生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學生都會感覺到上面的這一結論,似乎與自己以往對二次函數圖像平移的認識“上加下減”有特別大的矛盾。其實不然,上面的結論可以看作是原來結論的推廣和加深,它適用于原來的結論而又凌駕于原來的結論之上,它的適用范圍更大了,是在變化中的完善與統一。請看下面的例子:
把y=2x2+x的圖像上移三個單位,便得到(y—3)=2x2+x的圖像。這與學生們在初中學習二次函數時,對圖像上下平移的認識“上加下減”所得的結果:y=2x2+x+3是一樣的。但是這里把向上平移的單位“3”移到等號的左邊被y減更具有一般性,這是因為:當y的次數不是一次時,如果再按“上加下減”的認識來處理就會得到錯誤的結論。
例如:
把y2=2X2+X的圖像上移三個單位后所對應的解析式為y2=2x+x+3就是錯誤的結論,正確的結果應是(y-3)2=2x2+x。
有了對上面三個部分的分析與理解,我們對圖像平移問題的認識就可以有一個比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處理實際問題時也就變得靈活自如了。
(作者單位:大興安嶺實驗中學)
責任編輯/張 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