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記分卡給飛利浦集團帶來的價值是,它創建了一個全球溝通系統
飛利浦電子在全球150個國家共有25萬名員工。飛利浦運用平衡記分卡(BSC)明晰了企業遠景,使員工全力關注重要工作,并指導他們什么是績效驅動因素。飛利浦管理隊伍運用平衡記分卡指導每季度的全球管理回顧,并把它作為一個機制鼓勵持續改進和組織學習。
飛利浦運用了一套全球統一的戰略分解流程,運用BSC績效管理系統把戰略落實成具體可衡量的目標,保證所有員工都聚焦關鍵目標和首要任務。高級管理層從設定年度運作目標和目標值開始,然后把它分流到整個組織的各個層面,最終落實到全球各分支機構和事業單位的目標。飛利浦BSC小組負責考核當前取得的進展與企業愿景之間的差距,把長期戰略與短期行動連結起來,并幫助員工理解他們的行動對公司實現目標的影響力。
飛利浦電子設定了三個層次:[1] 戰略回顧記分卡;[2] 運作回顧記分卡;[3] 經營單位記分卡。他們打算在2003年引進第四層次的記分卡,即員工個人記分卡。
各經營單位為其平衡記分卡的四個角度都制定了關鍵成功因素。管理團隊一起討論并最終決定哪些關鍵成功因素使他們區別于競爭對手。他們使用了“價值圖”的方法,即通過分析客戶調查數據,發現客戶對飛利浦與競爭對手產品價格相比的看法,從而確定客戶角度的關鍵成功因素。經營單位的管理團隊通過這些客戶需求,即客戶角度的關鍵成功因素,發現了哪些流程角度的關鍵成功因素對實現客戶的關鍵成功因素作用最大。他們認為客戶與流程角度的關鍵成功因素關系最為密切。能力的關鍵成功因素是對其他三個角度目標的綜合分析而得來的。財務方面關鍵成功因素則是標準的財務匯報指標。
各經營單位設定了當年、兩年后和四年后的績效目標。這些目標是基于對多個因素的分析:客戶基數,市場大小,品牌資產凈值,創新能力、達到世界級績效的要求。
各經營單位四個角度的績效指標的例子如下:
* 財務 - 贏利,運營收入和現金流,運營資金和庫存周轉率
* 客戶 - 市場份額,客戶調查排名,重復訂單,和客戶投訴
* 流程 - 流程周期“縮短比例率”,工程改變數量,設備利用率,訂單響應時間,流程能力
* 能力 - 領導能力,每位員工培訓天數,參與質量改進小組工作
經營單位的這些績效指標通常源于高層組織常見的六個驅動指標:贏利收入增長,愉悅客戶,滿足員工,優異運作,組織發展和IT支持。這六個因素分別從四個角度驅動績效改進,它們就象是BSC的音律,每個季度都用來回顧各事業單位的績效。 他們開發了運作記分卡監控業績。績效數據自動從內部信息匯報系統傳入在線BSC并生成報告。BSC使員工清楚每天應該做什么才能實現業績。在線平衡記分卡系統使用了交通燈顏色[綠,黃,紅]來直觀地表示當前績效是否成功地實現著目標值。
平衡記分卡給飛利浦全球集團帶來的價值是,它創建了一個全球溝通系統,所有分支機構都能夠分享最佳實踐,共同協作并解決問題。平衡記分卡方法對飛利浦的文化變革流程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使飛利浦變成了一個學習氛圍更濃厚的學習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