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通過為學生提供內容健康、情趣高尚的語言材料和設計盡量真實的語言情境,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素質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近幾年來,我本著“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原則,結合自己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嘗試形成了初中英語“提綱式”教學模式。
初中英語“提綱式”教學模式就是:一節課以導學提綱為線索,教師布置預習提綱,小組探究、合作,深化提綱,師生互動完成提綱,總結、升華提綱的嚴謹的教學過程。該模式主要操作程序如下:
第一環節:聽力、口語訓練。這一環節,每天安排兩名學生和兩名教師分別作報告。每名學生和教師每天一個話題,其他學生根據話題內容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樣,可以擴大學生聽和讀的輸入量,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言語技能進行交樂的能力。
第二環節:復習鞏固、反饋。這一環節,教師主要檢查學生對上一節課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主要采取師生問答、生生問答拘形式,教師要通過考查、觀察和與學生交流,對學生的書面作業、口頭作答、演講等學習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評價。
第三環節:生動有效導入。這一環節就是圍繞教學目標,為新課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使學生產生積極探索的心態。常見方法有:趣味故事導入、設疑導入、實例導入、師生對話導人、生生對話導入等。
第四環節:合作探究深化。這一環節就是圍繞教學提綱,使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在課堂當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究,得以解決。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及共同參與、尋求發展的能力,在這種氣氛熱烈、思維活躍的小組合作探究的認知過程中,教師作適當點撥和引導。
第五環節:師生互動完成。這一環節就是圍繞教學提綱,以學生為主體,個體學生和小組選派代表回答提綱中所涉及到的語言信息,教師把握知識的范圍和知識的深淺程度。經過師生的共同探討,使學生自學能力、學習方法以及對知識的理性和感性認識得到升華和提高。
第六環節:扎實有效訓練、適時布置提綱。這一環節就是體驗性學習,讓學生在提綱中獲得知識、收集信息,通過閱讀訓練、對話訓練、對話表演、精選習題訓練等等方式,達到全面提高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最后,抓住時機,布置下一節課教學提綱的預習內容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初中英語提綱式教學模式比較適用于從初一下學期開始的英語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新課程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主要特征有:
1.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實踐證明這一教學模式能在教學活動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可按照提綱自己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
2.體現了新型師生關系。
教師和學生同臺表演,共同解決問題,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引導者,由權威變成了“平等中的首席”。
3.確立新型的學習方式。
學生在進行模式的第四、五、六環節時,充分地運用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體驗學習的方式,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要求。
4.運用新型評價方式。
(1)積極評價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評價,通過肯定、鼓勵、信任、賞識,用積極的態度去評價學生的優點和理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出現的缺點與不足;(2)目標評價就是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教師制定導學目標;課堂展示導學目標;教師指導學生達標;課堂檢測達標情況;課后補救失誤并保證達標。
實踐證明,以上程序和要求是符合新課改對英語教學的要求的。“提綱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不錯的方式。
(作者單位:雞西市第4中學)
責任編輯/周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