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無法到達的地方——忻海洲個展
從1989年“中國現代藝術大展”開始,畫家忻海洲以其獨特的架上繪畫語言方式活躍于國內外中國當代藝術的各類展覽中。一直以來,忻海洲的作品總是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個人和人群在中國社會生活變遷中的心理狀態和身體反應。揭示某種隱藏于人的內在精神層次的深刻變化。1998年以后,他把目光進一步集中投射到處于青春的新人類族群的面貌和身體上。以《變動》為主題的多組作品強化了一種迷茫的內心分裂癥氣質;一種青春困境。其藝術語言越過攝影的極限,呈現出繪畫直覺的真實迷幻效果,它由早期多種元素并置的綜合性整合出一種全新的將復雜的視域融合為一體的單純化境界。本次展覽是忻海洲1999年到現在重要作品的集中展示。
文/ 秒針 圖/吳鴻提供
人與人:廣東美術館中國現當代美術藏品專題展
“人與人”是個較為寬泛、開放的理念表述,本次展覽的參展作品將從不同角度把這一理念具體化和形象化。聚焦的時間段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至世紀之交。在展覽結構上,將每十年劃為一個自然段,試圖讓觀眾更微觀地體察和思考人性在不同時代的存在和發展,以及不同時代的“制像術”是如何受到文藝思潮和審美時尚的浸染,藝術家在創作時又是如何處理“人”這一具體又抽象的特殊媒介的。本次專題展從廣東美術館所藏的現當代美術作品中精選出近200件作品,以“人與人”為主題,從社會學、圖像學等新的角度來重新解讀這些分屬于不同年代的藝術作品。
文/ 球球 圖/吳鴻提供
千年時間畫廊——來自草原的祈禱
在北京千年時間畫廊,將舉辦一場名為《來自草原的祈禱》作品展,作品包括油畫、版畫等。一群來自內蒙古的藝術家王海燕、張鵬、韓興潮、宋海軍帶來他們的最新力作,作品展示出蒙古族的藝術家們對生命、生活的一種祈盼。這些有地域風格的作品表達了他們虔誠的信仰,并給人們沉寂的生活帶來草原上的清新感覺。當SARS接近尾聲的時候,藝術家們希望通過這些作品,表現對生命的關注和熱愛,并祈禱人們遠離災難,共享美好生活的愿望。
文、圖/ 秒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