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總是覺得會有脖子疼痛的感覺。聽別人說這是得了頸椎病。請問,怎么樣來判斷自己是否患了頸椎病呢?
A:可以明確為頸椎病的癥狀有以下這些:
1. 后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而向下加壓則加重者。
2. 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與麻木者。
3. 閉眼時,向左右旋轉頭頸,引發偏頭痛或眩暈者。
4. 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或(與)下肢肌力減弱及肌體疼痛者。
5. 低頭時,突然引發全身麻木或有“過電”樣感覺者。
你還可以通過X線平片來輔助診斷,最好還是去醫院問過醫生,讓醫生給你檢查過后,你就可以放心知道自己是不是患了頸椎病。
必不可少的運動前準備活動
Q:我很喜歡運動,無奈工作很忙,只好利用午飯后的時光打打乒乓球。最近聽說如果運動前不做準備活動,很容易受傷,難道每次運動前都要做運動嗎?
A:運動前進行準備活動是必須的。同時,運動后的放松整理運動也是必須的。雖然這會令你付出更多的時間,但是相對因準備不當引發肌肉拉傷去看醫生,這樣做是劃算的。一般在運動前應慢跑三五分鐘,讓血液加速循環,再伸展一下全身的肌肉和關節,使它們為后面要進行的運動做好準備。
當你的全身慢慢熱起來之后,你對運動的信心就會更強,且不易出現疲勞。另外運動結束后,不要就地坐下,要讓心率緩慢地減至正常,正確的方法是運動后再慢跑三五分鐘,同時做一些放松活動。如果運動后有明顯疲勞感,則表明你的運動量過大,應適當減量。
抗心律失常藥物有適應證
Q:最近我父親檢查出來有房性早搏,但是醫生說不要緊,也沒有給他開藥服用,只是讓他注意休息。請問,不用藥物治療房性早搏可以嗎?什么時候該用藥物治療呢?
A:按你所說的看來,你父親的房性早搏并不是很嚴重。如果醫生覺得沒有必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那就可以暫時不用藥物治療了。因為抗心律失常藥物和其他任何一類藥物如洋地黃類等一樣,都有明確的適應證,并非所有的心律失常病人都需要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
目前,臨床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適應證應該為:
1心律失常導致的臨床癥狀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和工作能力;
2因心律失常存在直接或潛在的導致或增加猝死危險。
痛經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嗎
Q:從月經來潮開始,我就一直痛經。癥狀時輕時重。以前聽人說只要月經規律了就會好。可現在我都上大學了,痛經還是一直伴隨著我,而且月經也不是很正常。聽說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人就會痛經,我會不會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呢?
A:痛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癥狀。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很多病人都有痛經的癥狀,但是痛經并不一定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除了痛經外,通常還有月經失調、不孕、排便困難、腹瀉、便秘、甚至周期性便血、尿頻、尿急、血尿等癥狀。當然,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確診不僅僅是根據癥狀而定的,還要根據婦科檢查和病史來結合判斷的。
肚子大比臀部大危險
Q:我今年才27歲,人挺胖的,尤其是肚子,看起來好像身懷六甲。有個朋友說,女人臀部胖沒關系,怕的是肚子大。我有點擔心,請問,這種說法有依據嗎?
A:你的情況,可能屬于腹部型肥胖。腹部肥胖又稱為向心性肥胖、男性型肥胖、內臟型肥胖、蘋果形肥胖,這種人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的皮下以及腹腔內,四肢則相對較細。相對臀部型肥胖者,腹部型肥胖患并發癥的危險性要大得多。比如有人觀察一組白人女性,發現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的3.7倍,而腹部型肥胖的女性患糖尿病的機會則高達普通女性的10.3倍!不過,與非肥胖者相比,臀部型肥胖仍然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危害,僅僅是比腹部型肥胖略小而已。
常戴近視鏡不會令度數增加
Q:上高三時我因近視配了眼睛,而今兩年過去了,有朋友告訴我,近視鏡不能常戴,常戴會令度數增加,是這樣嗎?
A:有些人戴了不合適的眼鏡之后,引起度數加深,所以許多近視患者提出了一個同樣的問題:近視眼鏡是不是越戴度數越深。其實,近視鏡不僅不會令度數加深,還能達到矯正視力、治療眼病的目的。
因為近視眼因為遠方的光線不能在視網膜上聚焦,造成視遠物不清楚,而配戴了近視鏡后,就可以獲得清晰的物像,從而使視力得以矯正。同時,近視鏡可以減輕視疲勞。如果近視而不戴鏡,必然導致眼鏡極易疲勞,其結果只能是促使度數日益加深。研究表明,近視者正常戴鏡后,視疲勞現象就會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