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大學,學的是中文,每周二十多節課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周一至周五的上午或下午。課余時間太多,心中便被空虛一寸一寸占滿。這個時候,他出現了,并趁虛而入。于是,我開始了和他相伴的日子。請別誤會,這個“他”指的是電影。
記得看的第一場電影是黎明、吳倩蓮、梅艷芳主演的《半生緣》。一直很喜歡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喜歡那個年代慵懶而華麗的音樂,裊娜的旗袍,彎彎曲曲似乎永遠都雜亂無章的小巷,因此便很喜歡張愛玲,很喜歡《半生緣》。那晚,看完《半生緣》,我唏噓不已。片中那個悲涼的鏡頭久久盤旋在我的腦海中:曼楨在祝鴻才囚禁她的房子里撫摸著那雙要送給世鈞卻始終沒有送出的手套,而在她的背后,透過窗戶,來找她的世鈞正從祝宅離開。就此錯過,一錯過便是十四年,便是一生。
我不懂得如何評論電影,只覺得自己喜歡的就是好的,好在哪里卻又說不了一二,也許就在于那種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微妙感覺吧。
迷上了電影,所以一有機會就與“他”約會。有一個周末,甚至不顧外面風大雨大,一個人跑去看《午夜兇鈴》。回來的時候,走在路上,樹葉被風吹得嘩啦啦直響,慘白的路燈在樹葉后面若隱若現,仿佛那里藏著個貞子一般,心里不禁有點毛毛的。于是,加快腳步趕上前面走的兩個女生,緊跟其后。現在想想,當時真是比看《午夜兇鈴》時的感覺還恐怖。
有了電影,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原本陌生的湯姆·漢克斯、基努·里維斯、朱麗婭·羅勃茲、奧黛麗·赫本、尼可·基曼等等現在都成了我的老朋友,而極注重美感的王家衛的電影也成為我的最愛之一。
感謝電影,陪我度過一個個一個人的周末,我想對每一個人說:“看電影的日子,一個人也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