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驟然迷失了方向。
呼吸的張離磨合著支離破碎的記憶。
如果美麗是一條線,那么Evanescence(伊萬尼塞斯)就像是一根銳利的針。
Amy宛如一條妖艷的毒蛇,吐著信子的瞬間便射出了甜美的致命汁液。
做盜版的商人給Evanescence找了個好賣的理由:聯合公園(Linkin Park)女聲版——不得不佩服他們的Marketing sense市場觸覺。不過就我個人看來,Evanescence和Linkin Park基本上沒什么可比性,兩種不同的風格。相比之下,Linkin Park更像一群在街頭宣泄情緒的孩子(不過Linkin Park的演奏作品做得很好聽,比如收在《Matrix: Reload》里面的那首)。兩者相同的,只有一些New Metal 的音樂元素和商業的包裝炒作。
Evanescence包括年僅二十歲的主唱Amy Lee、主奏吉它手Ben Moody、第二吉它手John LeCompt和鼓手Rocky Gray,全部來自美國阿肯薩斯州。最初是Ben與Amy兩人。2人的相識還極富戲劇性。他們的音樂結合Bjork、Tori Amos的音樂特質,自己出資推出了一張EP,其中一首長達七分鐘充滿哥特氣息的單曲“Understanding”深受當地電臺DJ的喜愛,雖然此曲得到非常大的回響,但他們卻并不出名,因為當時只有Ben與Amy兩個人,沒辦法完成一場完整的現場表演,更沒錢請樂手來幫忙演出。但是他們的才華仍被Wind Up廠牌發掘并簽入旗下,美夢成真的發行了首張大碟《Fallen》。

這張專輯在洛杉磯與曾是90年代金屬名團Ugly Kid Joe成員之一的Dave Fortmen共同錄制完成。曲風雖是以探討黑暗面為主的一些陰冷哥特式搖滾,并結合Neo-Metal搖滾,但呈獻的卻是比較正面的意識型態,并加入音樂精靈Tori Amos和才女Sarah McLachlan等人率直極具感染力的音韻。電影《Daredevil》的主打冠軍單曲“Bring Me To Life”無疑是整張專輯熱賣的焦點,請來同門Post-Grunge四人樂隊12 Stones的男主音Paul McCoy一起演繹,聽了這首歌就知道為什么把Evanescence稱為女聲版的Linkin Park,相同類型的還包括“Going Under”的“Taking Over Me”。吉他旋律和強烈節奏感結合得比較好的一首是“Everybody's Fool”,配上Amy令人驚艷的嗓音,不失為一支流行佳作。“Imaginary”倒是相當順暢動聽,整曲是吉他、琴聲、弦樂等蔓妙音符的交錯。完全鋼琴伴奏的“My Immortal” 、“Hello”和洋溢著迷人黑暗哥特情緒的 “Haunted”及“Whisper”才是這張專輯真正要表現的音樂主題,也是整張專輯我最喜歡的4首曲子。
不過這張專輯幾乎一成不變的編排,和過分追求哥特黑暗感覺的嘩眾取寵(只是形式上的黑暗罷了,并沒有那種哥特音樂黑暗冰冷的刺骨感)給我留下不好的印象。感覺商業氣息太濃了,過分追求的形式掩蓋樂隊本身應有的感覺。不過這樣的好處是,只要你喜歡其中的任何一首,你就會喜歡整張專輯。
看到Evanescence主唱Amy的照片會讓我想到很多我喜歡的女性,尤其像剛出道時候的Cranberries的主唱Dolores O'riordan和Bjork。短發,清秀的面龐,抬著頭,倔強的眼神里一絲難以覺察的冷笑,連話語里都帶著賭氣的意味。聲線雖然不同,但Amy Lee溫柔不失大氣,充滿著古典氣質的完美嗓音和Dolores、Bjork一樣香醇渾厚,收放自如,都用各自獨特的演繹方式來懾人心魄,即使沒有什么意義的音節都被演繹得回腸蕩氣。專輯的2首全鋼琴伴奏作品,充分展現Amy的嗓音,有時覺得她甚至比Nightwish的Tarja還出色。不過個別細節上的處理總覺得不是很好,比如一些假聲和模糊的咬字。但這不影響我對Amy聲音的喜愛。
Evanescence是絕對的可造之材,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我對他們以后的專輯充滿期待,當然是一張把他們的音樂語言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訴說出來的一張專輯,而不是女聲版Linkin Park的第2張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