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
凱文·貝肯
生日:1958年7月8日,出生地: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
對那些并不關心電影界的人來說,“凱文·貝肯”這個名字也并不陌生,有名的“小世界現象”假說最突出的例證就是那個曾經風靡一時的游戲:“凱文·貝肯的神諭”(Oracle of Kevin Bacon)。在這個游戲中,你只要填進這個地球上任何一個人的名字,然后就會立刻顯示出這個人和凱文·貝肯的關系,奇妙的是,他們中間最多只隔著6個人。當然,把凱文貝肯換成別人,結果還是一樣,這是統計學上的事,凱文中選只不過是他的名字拼寫更工整罷了。這是題外話。
在鬧市區長大的凱文·貝肯從小的志向就是當一個演員。據說青少年時代的他是“一個體態渾圓和癡肥的胖頭仔”,幾乎沒一個女孩愿意跟他交往。“這是我立志當演員的原因之一。”貝肯后來這樣解釋他進入演藝圈的初衷,“除此之外,我也常受別人欺負,他們老愛踢我屁股。”1976年,17歲的貝肯高中剛畢業就只身來到紐約,準備闖一片天地。度過了兩年一邊在戲劇學校念書,一邊靠當侍應端盤子賺學費的生活,貝肯迎來了他的電影處女作[動物屋]。又跑了近五年的龍套之后,他的表演天賦才在1982的一部影片[餐館]嶄露頭角。這段歲月里他最難忘的,還是與同是電影界毛頭小伙兒的西恩·潘和方·基默合作百老匯舞臺劇[混凝土男孩]的經歷。
1984年,凱文·貝肯在影片[渾身是勁]挑大梁,這部青春片的成功一夜之間把他推向了明星的行列,片約一時紛紛而來。從[天下父母心]中的喜劇演員,到[犯罪本色]中殘忍的殺人犯,他都力求突破。不過在影迷看來,在[渾身是勁]大獲成功之后的整整六年,再沒有一個角色能像當年的貝肯一樣給人驚喜,他自己也不得不沮喪地表示后悔拍了那部賣座電影。
經過了這次事業低潮,凱文·貝肯開始反省——他只得承認自己屬于性格演員而非票房明星,他也樂于扮演“主角的朋友、兄弟或是性格古怪的反派”之類的角色。進入90年代,貝肯的演藝事業出現了轉機,他出演的[別闖陰陽界]、[性愛一念間]、[刺殺肯尼迪]、[好人寥寥]等片相繼獲得稱贊。1995年,他主演了[黑獄風云]。片中的大半時間里他都一絲不掛的單獨呆在地牢內,神情呆若木雞。“這的確不是一部容易促銷的電影,”貝肯回憶時說這部電影“十分可怕,我經常在拍攝收工后一路哭著回家,然而這個角色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吸引力。”
一直當壞蛋的凱文·貝肯1995年與湯姆·漢克斯等人合作了[阿波羅13號],這一次他終于扮演好人。可在1996年的[沉睡者]中,他竟扮演了一個雞奸幼童的獄卒,不過他還覺得這是自己十分驕傲的一次演出。
雖然1998年[野東西]上映后并未取得預期的效果,但2000年春季的[家有跳狗]躋身于當年全美電影票房的前十,貝肯在片中的表演頗受影評界的夸贊。同年在保羅·范霍文執導的科幻片[透明人]中,凱文·貝肯第一次在著名導演的影片中擔任主角,他沒有讓導演和觀眾失望。近幾年他接片較少,今年在伊斯特伍德導演的[神秘之河]中他與西恩·潘和蒂姆·羅賓斯大斗演技,對手戲相當精彩。
除了演員的身分,凱文·貝肯也是導演和搖滾明星。他執導的電影處女作[失敗的追擊]由他的妻子擔任女主角。他和他的哥哥組建一個名叫“貝肯兄弟”的樂隊,據說這支樂隊在娛樂圈里還小有名氣。拍片間歇,貝肯就和哥哥邁克爾帶著自己的樂隊找個酒吧或俱樂部表演。他們出的唱片在全美的銷售成績還很不錯,現在正打算著出第三張唱片。
凱文貝肯代表作品
演出:
2003 [神秘河流]Mystic River
2002 [陷入絕境]Trapped
2000 [透明人]Hollow Man
1998 [野東西]Wild Things
1996 [沉睡者]Sleepers
1995 [阿波羅13號]Apollo 13
1995 [黑獄風云]Murder In the First
1994 [怒河狂奔]River Wild
1992 [好人寥寥]A Few Good Men
1991 [刺殺肯尼迪]JFK
1991 [性一念間]He Said, She Said
1990 [別闖陰陽界]Flatliners
1988 [犯罪本色]Criminal Law
1988 [天下父母心]She's Having a Baby
1984 [渾身是勁]Footloose
1982 [餐館]Diner
1978 [動物屋]Animal House
導演:1996 [失敗的追擊]Losing Chase
書評
天才的孤獨
這是一套三本的叢書,還有美術大師卷和文學大師卷,與影迷讀者的喜好最貼近的自然是這本演藝大師卷。它包括了愛森斯坦、卓別林、黑澤明、費里尼、科波拉等等世界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匠親筆書寫的札記,或是接受的訪談,所有文章都以第一人稱的語氣,敘述了這些大師開始電影道路的經歷和受到的影響,其中閃爍著高度的智慧、真誠的感情,以及僅僅屬于天才的孤獨。幾乎每個人都談到了自己獲得承認之前的艱難過程,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當時難以為人理解的某些堅持,再和大師令人高山仰止的作品聯系起來看,這些短小精悍的文章,都讓人從某個角度看到了命運的必然。
除了電影大師,本書還包括了音樂方面的德彪西、舞蹈的鄧肯、指揮的小澤征爾等各個藝術領域的偉大人物,內容可讀性很強,十分值得推薦。
精彩語錄:
1、沒有任何曾經背叛自己原則的人,能夠與生命維持單純的關系。當一個電影創作者說,他要想拍一部賺錢的電影,如此才有力量、財源拍攝自己夢想的電影時,這純然是一種欺騙,甚至更糟,是一種自欺。他今后將永遠不會去拍他自己想拍的電影。——塔可夫斯基
2、我們的一切成功歸根結底都不過是一種對人的認識,不論這個人是商人、店主、編輯或是演員。——卓別林
3、再沒有比作者的作品能更好地說明作者的了。——黑澤明
4、你有沒有什么憎恨的人?有,希特勒。——瑪林·黛德麗
《現代藝術札記:演藝大師卷》
何太宰選編 海外文學出版社
定價:16.00元
推薦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