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 制:田壯壯
導 演:謝東
編 劇:謝東/李超
主 演:許亞軍、秦海璐、胡靖釩
攝影指導:池小寧
攝 影:吳樵
世紀英雄/萬基文化 榮譽出品
謝東這個名字,很多人不熟,知道的也就是他做過張藝謀的助理導演,其實之前他就已經在國內的電影圈子里摸爬滾打了很多年了。[冬至]是他的處女作,也是他正在制作的“情感三部曲”的第一部,看過的人都說,起點不低。從謝東的言談你可以看出來,這個人心態比較平和,但步子卻邁得很大,對這種厚積薄發的創作習慣,中國人有句成語,叫“破繭而出”。
故事:律師張學志找到代理人惠東的妻子小白菜,勸說她繳納罰款換得丈夫的出獄,但這位黃發女子似乎對此并不關心。學志有一位曾是京劇演員的妻子新美和一個女兒,但新美與劇團中的某武生關系曖昧。學志和新美的婚姻瀕臨破裂,但武生也并不想和新美共同生活;另一方面,學志和小白菜都感到了他們之間萌生的微妙情感。這兩個家庭被偶然連接到一些,命運和情感陷入深刻的糾纏……
背景:本片是1969年出生的導演謝東的處女作,他在此前作為張藝謀的助理導演工作了長達七年,參與了[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幸福時光]等影片的制作。不過,他初次涉足銀海的時間更早,那時他以武術學員的身份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影片擔任替身。因此,他雖然初次執導作品,但卻是位在電影界浸淫多年的“老人物”。[冬至]在第16屆東京電影節“亞洲之風單元”展映后,受到不少觀眾和媒體好評。一位西方記者稱[冬至]是他在本屆影展開幕以來看到的最好作品。另一位日本記者則稱“該片看起來像出自一位有20年以上經驗的導演之手”。中國臺灣“高雄電影節”的選片人則專門找來,一定要邀請[冬至]參加年底的影展。
該片首先在視覺創作方面很有特點,是用高清晰度數碼攝像機拍攝后,經過計算機抽色,再轉印膠片,使影像色調幾乎接近黑白片。從貫穿全片的冷灰色來看,[冬至]比婁燁的[蘇州河]或[紫蝴蝶]尤甚,這種低溫色調強烈渲染出了作品所要傳達的清冷凝重氣氛,特別是中國北方冬天的城郊風景,呈現出打動人心的孤寂寥落感受。數字高清攝影的一個特點就是暗部的表現極好,對于[冬至]正好適合,使影片的畫面顯得柔和并富有層次。作為首部真正意義上的高清數字電影,[冬至]在技術上的嘗試對中國影壇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評價:片中多次出現面對鏡子、玻璃的反光等映出演員影子的鏡頭,一方面令人想起川端康成在[雪國]中描繪的鏡像之美,另一方面象征著人物對自我靈魂世界的拷問內省。此外,影片中有幾處,展現熨斗熨戲裝的水蒸氣、摩托車發動排出的尾氣,即以虛襯實地突出了那種生命重負的質感,卻也帶來一絲亦真亦幻的惶惑。在影像的情緒營造上,[冬至]應該是近年中國電影里比較出色的一部。
與影像相匹配的是劇情。[冬至]講的是一個有關婚外戀情的故事,因此很容易教人想起前幾年反響很大的[一聲嘆息],但前者比后者的人性挖掘深度以及感慨濃度都要更進一步。[一聲嘆息]中的愛情遇到的障礙常常來自客觀環境,阻斷或干擾愛的多是外界因素,隨之而來的感傷也不斷被無奈所消解。而[冬至]中,愛的障礙卻是發自人物的內心,這種沉郁隨著故事的推進一點點積累,并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的終極追問:愛是什么?該如何愛?愛又如何?片中幾位人物都發現他們的愛不過是自己單方面的想象與渴望,而來自別人的愛又完全無從把握,在人和人之間,存在著本質性的隔閡。那么,如何解脫于這個愛的困境?謝東在訪談中提到了他想表述的[冬至]的主題:寬容。于是,在影片的最后,張學志接受了曾移情別戀的妻子的歸來,小白菜在被釋放的丈夫酒醉歸家后細致地照顧著他。
[冬至]的幾位主要演員都表現得細膩到位,是影片成功的一個保證。秦海璐和胡靖釩都不能稱之為光彩照人的美女,但卻極具成熟女性的韻味,形象也貼近現實生活,無形中增添了故事的說服力。秦海璐表現出的玩世輕佻之后的單純坦率,胡靖釩表現出的在靈欲沖突和理智情感煎熬中的少婦復雜心態,都有可圈可點之處。許亞軍雖然成名已久,但多年來活躍于電視劇熒屏,很少拍電影,因此有日本記者在看片后提出了對這位“和熟悉的中國男演員不同的優秀演員”缺乏了解的問題,謝東也只好告訴他“許亞軍在二十來年前就紅遍了中國”。由于他常年出演電視劇,謝東必須讓他在表演時注意“收”,事實表明,許亞軍在歷練多年后絕對是位演技實力派。片中有一幕他在浴室中擦干鏡子上的水汽凝視自己的戲,那張臉孔流露出的氣質使人聯想起歐洲電影中的某些充滿憂郁色彩的人物。
處女作能有如此之高的起點,謝東的表現讓人震驚,[冬至]在2003年的中國影壇,是極少數值得看后再重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