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萊塢地下人--劇本加工者的秘密歷史
前言:這些人被稱為好萊塢地下編劇,他們具有點石成金,能夠令平庸創意成為經典之作基石的法力,但他們卻往往不為人知,連署名權也沒有。本文將為我們揭開好萊塢編劇史上不為人知的秘密。
一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想:‘他是開了五槍還是六槍?’呃,說實話,我興奮得忘了數了。但我手里拿著這把點44馬格南手槍,它可是世界上火力最強的手槍,可以把你腦袋轟個開花。你得問問自己:‘我今天走運嗎?’你這么問自己了嗎,人渣?”
這段來自[骯臟的哈里]的臺詞堪稱影史上最經典臺詞之一。片中警探“骯臟的”哈里·卡拉漢擊傷了那個變態連環殺手,當他用槍指著倒在地上蠢蠢欲動的殺手時輕蔑調侃地說了這些話。伊斯特伍德的這句臺詞既是對殺手的威脅,表達了自己對他的蔑視和不屑,還順便為史密斯威森這個手槍品牌做了一把廣告。
很難想像這部電影,特別是哈里·卡拉漢這個角色沒有這句生動經典的臺詞會減色多少。但它并非出自該劇的三位署名編劇R·M·芬克、哈里·芬克和迪恩·瑞斯內之手。這句使伊斯特伍德成為世界巨星的臺詞來自約翰·米利厄斯(John Milius),一位匿名的劇本加工者。
劇本加工者是好萊塢的一個特殊職業。一般一個好編劇都痛恨劇本加工者,但是同樣好編劇卻都基本是劇本加工者。當然,沒有人看完[骯臟的哈里]后會說:“這部電影太棒了。我想當那個為角色寫對話的家伙。”奧斯卡獎也沒有“最佳劇本加工獎”這一項。
劇本加工者什么時候會派上用場呢?當制片人、制片主任、導演或明星手頭有一個喜歡但又不完全滿意的劇本時:一部喜劇里噱頭不夠多,一部懸念驚悚劇中缺乏吊人胃口的情節,動作場景太落俗套,人物形象平板等等。拿[骯臟的哈里]來說,劇本加工者的任務就是讓劇本變得足以使該片原定的主演弗蘭克·辛納特拉動心的程度。米利厄斯本人非常鐘愛黑澤明在50年代拍的驚險片中那些有缺點的警察形象,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武器迷。于是,他將這兩個自的己偏愛揉合起來,創造了卡拉漢警探這個深受影迷喜愛的角色。制片人拍板要了這個劇本,但辛納特拉卻又拒絕了出演。那時,伊斯特伍德剛剛從西班牙拍完[荒野大鏢客]回來,此片幾乎就是黑澤明代表作[保鏢]的翻版。伊斯特伍德發現哈里簡直就是一個為自己度身定做的角色,毫不猶豫地答應主演。
那些實際操縱影片的制片人只在編劇江郎才盡的時候才找來劇本加工者。他們隨時可能解雇首席編劇——在他犯第一個錯誤的時候,在他寫了七個劇本草稿之后,甚至在電影已經開拍之后。解雇編劇的時間越晚,劇本加工者修改的余地越小,最后他可能只能重寫對話或提議補拍一些鏡頭。那些較早介入的劇本加工者則可以對劇本的情節、結構、角色等所有方面進行大刀闊斧地修改。
如果影片取得成功,劇本加工者可謂勞苦功高,但無論影片成敗,他們通常都是匿名的。只有了解內幕的人才知道他到底是為影片錦上添花還是畫蛇添足。然而,假如修改后的劇本和原劇本差別較大——加入了至少50%的新素材,那么這個劇本加工者可以作為合作編劇署名。和斯科塞斯合作了十幾年的杰伊·柯克斯是[紐約黑幫]的首席編劇,盡管[辛德勒名單]編劇、奧斯卡獲獎者史蒂芬·澤利安肯定了柯克斯的劇本,但米拉邁克斯公司還是另外雇肯尼思·洛納根重新寫了其中的愛情戲,以及迪卡普里奧和迪亞茨的其他重頭戲。洛納根對劇本做了相當大的改動,因此他不但和柯克斯平分了報酬,而且還成為法律承認的署名合作者。每一個編劇既都希望自己和洛納根一樣,也都害怕自己落個杰伊·柯克斯那樣的下場。
絕大多數情況下,劇本加工者圖的都是眼前的金錢收入,而不是長遠的職業發展。畢竟在成為劇本加工者前,他們已經是公認的天才寫手了,否則好萊塢不會找他們的。
二
在早年的好萊塢電影中,對白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整個30年代,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阿爾道·赫胥黎、多蘿茜·帕克和威廉·福克納這些著名作家都涌向洛杉磯。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只需將寫電影劇本作為文學創作之外的副業,作為語言大師的自己就可以大發橫財。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制片公司都已經有一支固定的編劇隊伍,他們也沒有耐心和喜怒無常的作家打交道,尤其是一些作家沒有按時交稿的好習慣(關于這一點,看看科恩兄弟的[巴頓·芬克]就知道了。)
當這些天才作家有天突然落魄成居無定所、身無分文的窮光蛋時,加工劇本就成了一個高貴的職業。你們正在拍一部有關紳士神偷的電影嗎?很好,斯科特·菲茨杰拉德這家伙不是有滿肚子時髦青年的故事嗎?于是,文學名著《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作者就成了羅納德·考爾曼扮演的萊佛士的匿名塑造者。在30年代,菲茨杰拉德是好萊塢最擅長描寫上流社會的匿名編劇。他創作的劇本包括喜劇[一個美國佬在牛津]、古裝片[瑪麗·安東尼特皇后]等等。那時菲茨杰拉德確實混得很慘,但這段經歷卻為他的最后一部小說《最后的大亨》帶來了靈感。威廉·福克納在好萊塢的際遇強多了,至少從事業上看是如此。他和當時最出名的一些導演關系密切,成為他們最賣座影片的編劇。例如,邁克爾·柯蒂斯的[欲海情魔]、約翰·福特的[莫霍克人的鼓聲](Drums Along The Mohawk),以及好朋友霍華德·霍克斯的[空軍](Air Force)等。

三
如果制片公司這種電影制作體系不瓦解,簽約各個制片公司的劇本加工者成為受自己的經紀機構保護的自由作家,否則劇本加工者的地下狀況不會改變。30年代以來,唯一改變的是他們的收入。隨著電影制作預算的增加、票房收入的提高,編劇的報酬也隨之上漲。60年代末,威廉·高曼寫作原創劇本《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的報酬是40萬美元,創下當時最高紀錄,并帶動了整個編劇職業的報酬上揚。當然,高曼的劇本完全值這么多錢:他花很多時間研究劫匪的生活、搶劫的技巧,親自去片場看人們拍戲,訪問制片人、導演、演員等人并幾易其稿。但是我們不要忘了這個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的劇本的匿名加工者:羅伯特·唐恩(Robert Towne)。唐恩花了四個星期為高曼的原創劇本加工潤色,賺了5萬美元。
唐恩成為編劇伊始為[打擊魔鬼]和[超出極限]等電視連續劇寫劇本,后來成為B級片之父羅杰·柯曼的助手。唐恩和杰克·尼科爾森是好友,兩人后來都成為六七十年新好萊塢運動的積極分子:尼科爾森在[逍遙騎士]中扮演一位浪跡天涯的酒鬼,而唐恩則是另一部好萊塢新電影開山之作[邦尼和克萊德]的劇本加工者。[邦尼和克萊德]這部關于雌雄大盜的叛逆電影獲得了巨大成功,每個參與它的人都迅速走紅——除了它的兩位署名編劇:戴維·紐曼和羅伯特·本頓。
唐恩在短短幾年之內成為好萊塢首屈一指的劇本加工者,陸續為[他說,開車](杰克·尼科爾森主演)、驚悚片[Cisco Pike]等影片加工劇本。當他的朋友弗蘭西斯·科波拉在拍攝[教父]中遇到了困難時,他還貢獻了幾個重要的場景,報酬是3000美元。
眾所周知,科波拉可不是個謙虛的人,他從不假惺惺地“貶低”自己的天才。但是,在他接受[教父]獲得的奧斯卡最佳劇本獎時,他特地提到了羅伯特·唐恩對劇本不可低估的貢獻。劇本加工者的藝術貢獻終于得到了認同。1975年,唐恩自己的第一個獨立劇本[唐人街]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劇本獎(許多人認為這是影史上最好的劇本);次年,他又因[最后指令](The Last Detail)和[洗發精](Shampoo)獲得奧斯卡最佳劇本提名獎。可有意思的是,唐恩是個懶散的人,經常拖稿子,他倒是更樂意當個匿名的劇本加工者。因為對他來說,這活來錢快多了。在1990年為[唐人街]寫作續集[重返唐人街]之前的十幾年里,唐恩為各種各樣的電影加工劇本,包括一部描寫妄想狂的政治驚險片[The Parallax View]、約翰·施萊辛格的[霹靂鉆](Marathon Man)、[逆戟鯨](Ocar),還有老朋友羅曼·波蘭斯基的[驚狂記]。不幸的是,[重返唐人街]不但票房凄慘,還使唐恩和尼科爾森這對老朋友分道揚鑣。但是他很快又在寫[壯志凌云]的劇本時結交了湯姆·克魯斯這個新朋友,他們在后來十幾年中多次合作。唐恩應克魯斯之邀為[碟中諜]修改劇本,最后代替戴維·高柏和史蒂芬·澤利安成了電影的署名編劇,還接著編寫了[碟中諜]的兩部續集。從[邦尼和克萊德]問世的1967年到現在,好萊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唐恩作為最炙手可熱的劇本加工者的地位卻一直沒有被動搖。
極少有哪個劇本加工者的職業生涯像唐恩這樣輝煌,憑借[虎豹小霸王]一炮走紅的編劇威廉·高曼可以算一個。在他那本坦率而又張狂的書《我撒了什么慌?》中,高曼寫道:“編劇得承受一切責罵……當劇本加工者最棒的一點是:我是劇本的主宰!”在修改[龍兄鼠弟]的劇本時,高曼將母親在雙胞胎重逢之前就死去的結局改為大團圓的結局,因為他覺得觀眾更喜歡溫馨歡樂的場景。這個改動無疑確保了這部電影在全球范圍內的成功,因為觀眾對動作明星阿諾·施瓦辛格出演一個悲痛欲絕的角色是肯定不會買賬的。高曼對[心靈捕手]劇本的改動雖小卻十分切中要害:他建議劇本放棄驚險場景和過多的懸念,并鼓勵馬特·達蒙和本·阿弗雷克將奧斯卡獎作為奮斗目標。

以上幾個例子無疑說明高曼是個老道的劇本加工者,但他也犯過幾個使影片蒙難的大錯誤。在修改[最后的動作英雄]劇本時,高曼(工作四個星期,賺了100萬美元)建議將原劇本中那個和施瓦辛格扮演的英雄杰克成為好朋友的年輕人改為一個小男孩。該片的編劇是兩個新手扎克·潘尼和亞當·樂夫,他們寫作的原意是諷刺沙恩·布萊克([終極尖兵]、[轟天炮]的編劇)等人的劇本中的血腥暴力。可是影片的主角成了個孩子,那么影片的觀眾以及內容也隨之變化。最后,這部影片既不叫好也不叫座,評論攻擊它,票房也很慘淡。
四
盡管劇本加工者的作用可能適得其反,好萊塢還是愿意花大把大把的錢找人加工劇本,而且經常先后找好幾個人。最后的劇本不但讓原劇本面目全非,更糟糕的是缺乏情節的內在一致性。另外,頻繁更改劇本給拍攝工作帶來的混亂,無疑將影響影片質量。好萊塢的夏季電影通常無法令觀眾滿意大都是由于劇本太弱,加工者太多。看看由邁克爾·貝導演,布魯斯·威利斯和本·阿弗雷克主演的[世界末日]的劇本創作情況吧:喬納森·漢斯林原作,托尼·吉爾瑞和沙恩·薩勒諾改編,J·阿伯拉姆和喬納森·漢斯林編劇。一個電影劇本,三道程序、四個作者(有個還參與了兩次)——有點滑稽,不是嗎?這還沒完呢!這個劇本的匿名加工者有三個,其中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唐恩。再加上本·阿弗雷克、盧克·威爾遜、比利·鮑伯·松頓等個性演員在鏡頭前隨時更改自己的對白,這個劇本的參與者不下十人。
這樣處理劇本的結果使影片成為“一件打著五顏六色補丁的花衣裳”,每個作者都在上面打上一些顯示自己風格的“補丁”。那些超級敏感的影迷甚至可以從一句臺詞判斷出哪個雇傭槍手參與了劇本修改。
布萊恩·德·帕爾馬的[鐵面無私]的劇本創作方式和[世界末日]那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方式不同。制片人林森專門花大價錢請美國頭號編劇大衛·馬麥特(David Mamet)寫劇本。馬麥特最擅長講關于忠誠與欺騙的故事,他創作的多部劇本堪稱好萊塢佳作,比如獲奧斯卡提名的[判決](The Verdict,1982,西德尼·呂美特導演),以及[郵差總按兩次鈴]、[搖尾狗]等。馬麥特按時交出了劇本,導演和其他人都很喜歡這個劇本,但他們覺得還要給劇本加點東西,比如為芝加哥大黑幫頭子阿爾·卡邦加場戲,逮住會計師的這場關鍵戲還要刺激點,等等。但是當林森找到馬麥特時,后者斷然拒絕修改劇本,他說自己只按合同行事,沒有時間也沒興趣再碰那個劇本了。
制片公司不情愿花錢再找一個編劇。畢竟凱文·科斯特納那時還不是個大明星,這部影片最大的賣點就是肖恩·康納利的復出,人們對它的票房期待不高。更重要的事,林森和德·帕爾馬都意識到新編劇很可能破壞整出戲。馬麥特的風格是獨一無二的,這也是他被選中的原因。林森和德·帕爾馬相信他倆是唯一和編劇一樣了解劇本風格和情節設置的人,于是這兩個人自己當起劇本加工者。他們為影片加入了兩出精彩的戲:一出發生在歌劇院,卡邦被告知吉米·馬龍的謀殺,另一出是車站臺階上的槍戰,這出戲后來深受好評。就這樣,一個倔強的編劇、一個窮劇組,再加上不信任他人的制片人和導演,造就了一個小小的經典。

[鐵面無私]最后獲得了成功,肖恩·康納利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這使他的演藝生涯起死回生。這個老明星現在還有了一項特權,那就是可以自己聘請劇本加工者(當然是制片方出錢了)修改自己的角色。在[勇闖奪命島]中,康納利就找人將自己原先要演的美國硬漢改為英國老間諜。在[圣戰奇兵]中,他找人將印第安納·瓊斯的父親亨利·瓊斯的形象變得更加文質彬彬一些。在[獵殺紅色十月]中,他的角色加工者約翰·米利厄斯將他變成一個蘇聯潛艇指揮官……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大牌明星都有請劇本加工者修改自己的角色的習慣。羅伯特·雷德福在[桃色交易]中請過高曼,德尼羅在[浪人]中雇了馬麥特。馬麥特對劇本大肆修改,最后竟成了署名的合作編劇,可是只有他本人知道自己為什么用了一個假名:理查德·維茲。
即使是用假名,聰明人也能一眼從中看出馬麥特的風格。同樣地,在托尼·斯科特導演的[赤色風暴]中,當你看到丹澤爾·華盛頓開始喋喋不休地談論《銀色沖浪手》這部漫畫時(這和角色、場景都不很契合),你仿佛可以聽到昆汀·塔倫蒂諾躲在銀幕后面數著大把鈔票的聲音。不過編劇出身的昆汀無疑不是一個好的劇本加工者,他修改的地方都成了影片中的敗筆。
五
如果你自信是個訓練有素的影迷,你可以找出一部好萊塢電影,花個晚上好好找找其中的劇本加工者痕跡:一個奇怪的情節突變,一些不和諧的對白,一個配角忽然之間變得重要起來……我們推薦你看[婚禮歌手],認真看看其中所有和亞當·桑德勒無關的戲(桑德勒的戲是這部影片的精彩之處),你就會看到劇本加工者卡麗·費希爾的拙劣手筆。這個曾在[星球大戰]中扮演莉婭公主成名的演員兼編劇,自半自傳作品[來自邊緣的明信片]于1990年被搬上銀幕以來,一直沒有署名作品問世。現在專職修改各種好笑或者不好笑的角色的她,照樣忙得團團轉,而且收入不菲。蕾妮·羅素在[轟天炮]中以及朱莉亞·羅伯茨在[虎克船長]中的形象都是她修改的結果。
有興趣的影迷還可以找到[生死時速]DVD,其中有編劇格瑞姆·約斯特講的劇本修改內幕。他幽默地建議你在基努·里維斯和桑德拉·布洛克成功逃離公共汽車,滑到飛機跑道上的時候停止,因為在他的劇本里,電影到此就結束了。接著約斯特開始毫不留情,但也不無道理地批判加上去的那段地鐵戲。這場戲是匿名編劇喬斯·溫登加上去的。喬斯·溫登是[魔法奇兵]這部著名的電視電影系列劇的創作者,他是所有七集的編劇,而他參與編劇的[玩具總動員]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劇本獎。這些成就使溫登不論在制片人還是在影迷心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但他作為匿名的劇本加工者是否稱職就值得懷疑了。也許我們可以原諒他對[生死時速]的修改,不管怎么樣這部電影畢竟大獲成功。可是花了1.75億美元巨資拍攝的[未來水世界]在全球只有2.45億票房,劇本加工者溫登和這個失敗就脫不了干系了,雖然他也有難言之隱。
制片公司請溫登花一個星期時間到拍攝地點夏威夷修改劇本,報酬是10萬美元。“我在那個鬼地方呆了七個星期,可我一直不明白他們想要什么,最后我也沒發揮什么作用。我重寫了高潮場景,添了一些對話和笑料,可他們根本沒用它們……”他回憶道,“老實說,修改[未來水世界]時,我是世界上報酬最高的劇本加工者,可我再也不想干了。”可是正好無所事事,又抵不住金錢誘惑的溫登不久以后就食言了——為[X戰警]加工劇本。

回到我們開始談論的約翰·米利厄斯,他和斯皮爾伯格交情很深,[1941]、[奪寶奇兵之魔宮傳奇]、[大白鯊]等影片都有他的貢獻。而且大家都知道,[大白鯊]中老兵昆特在漁船上回憶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戰艦官兵悲慘命運的那段令人難忘的臺詞也是米利厄斯的杰作。但是事實上,這段臺詞的作者并非米利厄斯,[大白鯊]的署名編劇卡爾·戈特利布在他的經典片場日記《大白鯊日記》中揭發了米利厄斯這個不光彩的剽竊行為。
戈特利布回憶說,斯皮爾伯格打電話請好友米利厄斯想個昆特憎恨鯊魚的理由,米利厄斯當即在電話里編了一段臺詞,恰好在一旁的他記錄下了這段臺詞。雖然二戰專家米利厄斯給出了昆特憎恨鯊魚的原因:二戰時昆特在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戰艦上的很多戰友慘遭鯊魚襲擊而身亡,但是最后在電影中出現那段臺詞和戈特利布記錄下了這段臺詞相去甚遠。戈特利布說那段經典臺詞的真正作者是扮演昆特的演員羅伯特·肖。在某天晚餐的時候,深受這段臺詞困擾的肖突然念了自己想出來的新臺詞,在座所有人都被他的完美臺詞鎮住了,于是人們花兩天時間拍了這場戲。“而那時候米利厄斯根本就不在片場,他怎么會是臺詞作者呢?”戈特利布輕蔑地說。
六
是專業的編劇還是賺錢的寫手,是匿名的雇傭文人還是渴望名聲的文字推銷者?其實,好萊塢的劇本加工者這些都是。盡管他們對編劇的自信心和成就造成威脅(雖然他們中很多人同時也是編劇),劇本加工者永遠是制片公司這種電影創作體制的地下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