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左麟右李”演唱會是我在上海8萬人體育場聽過的音響效果最好的一次演唱會,特意動用了目前世界上最為頂級的EV音響,更特意從日本聘請了五位頂尖調音師,他們在日本是松田圣子、Change Aska演唱會的御用調音師。
現在好象人人都知道譚詠麟有個外號叫“譚校長”,但你知道“校長”這個外號是怎么來的嗎?正解應該是:當年阿倫每每出現在歌迷擁簇之中時,總是一臉笑容地向一大群小孩子們揮手打招呼,歌壇的輩份和地位,配上他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形象,儼如“校長出巡”。
國慶前夕,當“譚校長”和“李副校長”出現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時,我發現接受檢閱的歌迷基本上沒有25歲以下的“小孩子”,更多的是可以當爸爸媽媽年紀的人。我身邊有個還握著點青春尾巴的女子,演唱會從頭到底都站在那里,搖晃著身體和手上的熒光棒,一個人癡癡地唱,癲癲地叫。從她整齊的職業裝和高跟鞋看,可能是個下班來不及換衣服就趕來聽歌的公司白領。
有人統計,“左麟右李”演唱會,是八萬人體育場舉行過的演唱會歷史上,私家車停放最多的一次,也是體育場裙樓的“豪客來”酒家生意最好的一次。
花480元買兩張內場的票,外加一餐晚飯及車費茶水費,去看“左麟右李”演唱會,正好用去小弟1000文大洋,但我還是覺得非常值得。
整整3個小時的歌都是我會唱的?!办F之戀”、“深深深”、“忘不了您”、“雨夜的浪漫”、“藍月亮”、“癡心當玩偶”、“愛的根源”、“愛在深秋”、“朋友”、“夏日寒風”、“大會堂演奏廳”、“紅日\"、“護花使者”、\"飛花\"……,這些深愛無限、回腸蕩氣的旋律讓我情不自禁,在歌聲中回到從前的歲月。
事實上,當晚8點,燈火暗下,讓人久等的譚詠麟、李克勤終于如雙煞般從舞臺中升起時,我環視周圍那些聽著“上錄音樂萬花筒”長大的人們,幾乎沒有一個是矜持的。體育場的座椅頓時顯得多余,全場都是高舉的手臂,大家站著,扯破喉嚨,與兩位“校長”一起復習著那熟悉的旋律和節奏,口號般齊聲背誦那可以倒背的歌詞。我甚至偷窺到一個在現場維持秩序的女警,竟然也忘情地揮舞起頭上的帽子,激動和興奮同樣寫在她的臉上。今晚,她是奉命執勤,還是主動申請加班,不得而知??傊巳f人體育場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巨型的公共卡拉OK!
相比躲在見不得人的包房里“卡拉OK”,帶著心愛的人和“左麟右李”一起,參加如此盛大的,真正的卡拉OK,這千來元顯然更加值回票價。
任何卡拉OK相信都不僅僅只是唱歌,總是要搗搗漿糊,搞搞氣氛的?!白篦胗依睢憋@然是個中高手,唱得好,說得也好。
兩人唱累了,便通過講“獨角戲”來緩解肺活量。雖然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只能上演普通話版,但搞笑指數仍然可觀。先是小李開老譚的玩笑,把老譚唱得蕩氣回腸的“冬之寒號”改成“茅廁版本”;然后拉上嘉賓梁榮忠,大講FD期間胸罩和口罩的笑話;比較有膽量和創意的是,三人竟然開始扯談圈中人。首當其沖是梅艷芳與其“干弟弟”謝霆鋒的緋聞,并笑言謝霆鋒可以辦“1拖99音樂會·心連心演唱會”來復興香港經濟,因為他可以帶著王菲、張柏芝、趙學而、盧巧音和鄭秀文一起出席……
演唱會尾聲,場內氣氛抵達沸點,兩人再造噱頭,此時屏幕全黑,讓人以為是結束的樣子。然而曖昧無比的字幕卻在挑逗著觀眾:“你們還要嗎?”在全場“要”的呼喊響徹體育場5分鐘后,“左麟右李”雙雙步出,壓軸兩首“愛在深秋”和“朋友”,讓我的喉嚨一周才得以恢復。
這次“左麟右李”演唱會是我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聽過的音響效果最好的一次演唱會。據說鑒于譚詠麟早前曾經在這個建筑聲學先天不足的體育場開過演唱會,這次吸取經驗,特意動用了目前世界上最為頂級的EV音響,另外,更是特意從日本聘請了五位頂尖調音師,他們在日本可是松田圣子、Change^ Aska演唱會的御用調音師。
話說此次演唱會的音效之犀利,有事實可以證明。筆者目睹演唱會行進至中,突然前排男女騷動連連,驚叫不已,且都舉腳示意,此起彼伏,心中好生奇怪。原來是體育場內的老鼠也經不住強勁聲浪的逼迫,被驚動后在鼠竄,引得人們象人浪般抬腳躲避。
事實上,我坐在內場前區,亦身有體會,EV揚聲器搭筑的“音箱墻”低頻能量之霸道簡直為我在作胸部按摩,開始時很不適應,震得我胸悶,胃難受,甚至有嘔吐的意念,后來慢慢適應了,甚至覺得過癮,有點開始喜歡上這樣的感官刺激。這種音響效果你在家里是不可能感受到的,除了很勁、很響,竟然一點都不會覺得吵,音質很好,這顯然是器材和調音師的功勞。
以前曾經身歷大多數國內體育場演唱會不忍卒聽的效果,曾發誓能看影碟就看影碟,不再盲目捧場。有了這次體驗,對八萬人體育場的音響效果重拾信心,“爛”的感覺得以改觀??磥砗玫难莩獣€非得親臨到現場。只是要看誰來搞,化多大代價來搞。
香港報刊在分析“左麟右李”取得轟動效應時認為:Hip-Hop當道的娛樂年代里,演唱會越來越陷入感官的刺激和奇異的追逐,而“左麟右李”之所以受歡迎,其一大原因,正是因為它傳遞出一種傳統價值觀的回歸,以及對香港精神中積極元素的推崇。
這場演唱會上,兩位巨星表現得相當具有親和力,仿佛鄰家大哥般,用歌聲將大家帶回到當年東方之珠的光輝歲月,不僅令港人感動不已,也讓內地開放之后最早系統接觸到港臺地區流行歌曲的歌迷,找回一個時代的難忘回憶;而他們的動人聲音,則是對現在港臺流行音樂界“人紅歌不紅”怪現象的一次挑戰;還有其詼諧開朗的表現,也在鼓勵每一位觀看者以樂觀、堅韌的精神去面對和創造未來。總之,這是場很勵志、向上、卻不造作的演唱會。
“左麟右李”沒法不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