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管我能夠陪你有多長至少能讓你幻想與我飛翔”
——《旋木》
還記得小時候,路過音像店的門口看見的海報上那個叫做王靖雯的女人,一張表情恬淡的臉孔湮沒在當時的那些如今已經遙遠的美女當中,譬如周慧敏,譬如陳淑樺,譬如某某某——有些名字已經記不大得了,而那時候的王靖雯卻并不起眼——不過還是能一下子就記住了那張臉,大概就是因為臉上的那種淡漠的表情……
直到后來,同樣的面孔,臉孔旁邊的名字卻已經變成了王菲,唱起“容易受傷的女人”的王菲,那些歌就好像去年的阿杜那樣響徹大街小巷的角角落落。仍舊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卻要強說愁的年紀,不知道什么是受傷,卻始終可以如歌詞唱的那般執(zhí)迷不悔,旋律剛起的時候,我總是會思緒一偏就想到了爸爸媽媽喜歡所以家里總是會繚繞著的鄧麗君,那的確是一個屬于純情的年代。
再后來到了念高中的時候,后座的一個女生愛極了王菲,于是每天上課下課的時候,總是可以聽到她斷斷續(xù)續(xù)的哼唱,從“棋子”到“紅豆”到“人間”到后來十分溫馨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還記得一起去北京的時候,在一個干冷的下雪天,路過東直門中學門口時候的那種驚喜和興奮,看到落著雪的學校和空蕩蕩的排球場,兀自想象著少年時候的王菲……
印象里女孩們很少會如此癡迷地去喜歡一個同樣性別的明星,可是王菲卻可以是一個例外。有點冷漠,有點孤傲,有點特立獨行,她唱著永遠好聽的歌,談著永遠轟轟烈烈的戀愛,這樣的女子是無數青春期的女孩的偶像——那種感覺是羨慕也好,是喜歡也好,十幾歲的女孩子,可以在淡漠卻堅定的眼神里感覺到一絲最初的感動和震撼,并且還帶著一種理想主義的企盼——也許,那樣的感覺是現在的孩子不論是在S.H.E還是F4那里,都找不到的吧。
2
“將愛情進行到底,溫柔尚在,寂寞永生”
——《將愛》
“我把心給了你,身體給了他。情愿什么也不留下,再也沒有什么牽掛。”
——《不留》
在新專輯《將愛》的發(fā)布會上見到的王菲,居然穿著一件綠色的上衣,艷得不得了——也許這樣的顏色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王菲的艷倒是一貫的,聲音也好,氣質也好,只是從前的那種冷艷,這一次忽然變成了一種明艷,在明晃晃的艷麗中,能夠感覺到一絲溫暖的感覺。而整齊的黑色劉海和挽起的頭發(fā),在這樣的綠色的襯托之下又變成了一種天使愛美麗般的鬼怪精靈——這個詞,也是向來可以用來形容王菲的吧。
把這張用兩年的時間醞釀出來的唱片放進CD機,熟悉的聲音飄揚而出,不論是“將愛”里混和在張亞東式的電子音樂之間,還是“美錯”中唯美的干凈清澈,或者“乘客”里面的一點點虛幻迷離,以及“旋木”中的一點點的稚氣,王菲的聲音永遠會在自如的變幻中尋找到一個完美的表現——在音樂響起來的時候,也許,這個很會唱歌的女子永遠都知道用什么樣的聲音去演繹什么樣的音樂,恰到好處。
音樂之外,其實王菲是個對什么都不太有所謂的女人。當有人說唱片的封套不好看的時候,她說無所謂;有人說唱片的包裝太過簡單的時候,她也是無所謂;說起聽歌的人的各種各樣的想法,她仍舊無所謂。王菲的話很少,她說自己是個有點被動有點不善表達的人,于是,還是選擇把要說的東西變成了音樂,唱在了歌里。該表達的都已經表達了,所以也沒有更多的話可以用來解釋。
試著把專輯里王菲寫的4首歌的名字擺到一起,“將愛”,“不留”,“陽寶”,“四月雪”——感覺到的是一種有些惶惑的溫暖,在溫暖的身后還有一種遲疑的憂傷在——它們是渴望將愛情進行到底的轟轟烈烈,也是愛過之后的豁然——似乎一切正符合這個寫歌唱歌的女子自己的愛情。
王菲說,所有的歌都是有感而發(fā),都是自己感情的寫照。這些創(chuàng)作跟那一段時間的經歷和感受有很大關系,可以寫下很多東西。而我們所看到聽到的那種溫和,并不是刻意的,只是暗藏在歲月潛移默化的變化當中——也許2年的生活也的確可以沉淀下足夠的心情和靈感,化作歌詞和旋律。
在夜深了的時候,細細地讀了一遍“陽寶”的歌詞。王菲說:需要陽光的寶貝啊,別氣我不懂,別向我示威,無論我多想是個太陽,卻只是另一株向日葵。突然感覺到其實所有的不屑和淡漠的身后,是一種淺淺的無奈和憂傷,凝結著一種平凡致極的溫暖感覺。
聽著王菲唱起那些句子,其實,每個一路走來看過所有的是是非非的人的心里面,難免都會蕩起一些小小的漣漪,一圈一圈地化開來,然后融化成自己的感覺。
3
“……讓我感情用事理智無補于事,至少我就這樣開心過一陣子
……美麗的錯誤往往最接近現實”
——《美錯》 王菲,張亞東,林夕——這樣的三角組合仍舊保留在這張專輯里面。那么王菲的確是一個喜歡堅持到底的人吧。從第一張專輯開始就唱林夕的詞,而張亞東,也是合作了一次又一次的,而這樣的三人組合也永遠意味著好聽的音樂。
在音樂里,三個人是各自忙碌的,寫詞的寫詞,編曲的編曲,唱歌的唱歌,制作的制作……只是,有默契的人永遠可以在各自的忙碌中很容易就找到與對方的交集,永遠會明白對面的那個人心里面在想著些什么。
林夕的詞寫的就是王菲自己吧,揣摩透了這個女子的心思,每說出來一句話,要么溫暖到心底,要么刺痛到心底。而盡管有時候很多人并不是很喜歡張亞東用電子的元素來裝點王菲的聲音,可是,這也已變成了一種習慣。
在專輯的最后,看到制作人的一欄上寫著張亞東和王菲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腦袋里永遠裝滿理性的思考,另一個是永遠憑純粹的感覺來說好與不好,該與不該……王菲說,正是如此,兩個人的組合便可以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
這個在北京出生長大一直長到了18歲離開的歌手,可以流利地用廣東話唱歌,可是骨子里頭還是屬于北京的吧。王菲說,還是最喜歡住在北京。想起來的是北京城里灰撲撲的胡同,琉璃瓦在明凈的天空中閃爍著在歲月里沉淀過的光芒,一切都是簡單的悠長的沉靜的,那種冷冷的溫暖,遙遠的親切,倒是和王菲有那么一點相似。
十幾年以后,那個從胡同里走出來的丫頭已經是華語歌壇最天后級的人物了,可是她的專輯還是會選在北京錄音,她的專輯的編曲和樂隊當中,大多數還是出自北京的音樂圈子。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城市和這個城市里的人給了她最多的感動和靈感——這些都會讓人想起來很多年前的那個常常出沒于搖滾樂隊排練場的女孩——好像在外面的冷漠當中,其實內心卻深藏著最多的溫情和依戀。對王菲說“冷淡”這個詞的時候,她笑著說,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么的冷淡,也不覺得自己變得多么的溫和。也許是吧,冷淡也好,溫和也好,只有自我的,才是真的王菲。
4
“Yes I'm going home I must hurry home
Where your life goes on
So I'm going home Going home alone
And your life goes on”
——《乘客》
王菲說,“如果心里有愛,就不會絕望。愛是純粹的東西,不應該受到任何其他的干擾。”
而這也的確是一張充滿了融融的愛意的唱片。
這個篤信佛教的女子,也篤守著一份簡單明確的生活態(tài)度,簡單卻又特別——就好像這張專輯里用的那些歌名,都縮減縮減縮到最簡單的兩個字,好事的人會以為這當中有多少玄奧多少復雜,可是在王菲自己看來只是一種簡單的好玩罷了,在簡單致極中要的也是一種與眾不同。
大概太相信愛的人是感性而純粹的,太感性的人卻又總是容易糾纏在感情的復雜里。還有人在懷念曾經響起在王菲的聲音背后的鼓聲的時候,那個打鼓的人已經走遠。在新專輯里,一首“MV”則出自謝霆鋒之手,王菲唱之,也是一種坦然——只是MV里的女主角,又會是誰呢?
那么看看專輯的MV吧,拍得精致卻都有些憂傷在。《將愛》營造出來的未來戰(zhàn)場,充滿了迷幻的感覺,不曉得是不是《2046》帶來的靈感,當眨著紅眼睛的機器人閃過畫面,看到的人心里卻有一種無奈,對于沒有生命的生命,我們又該怎樣詮釋愛……《旋木》則是溫馨里藏著一點憂傷,王菲說,那個寫歌的男孩子也被拍到了畫面里面,他的表情正好可以詮釋自己寫歌時候的感情。在《不留》里面,有百合花在經歷35個鐘頭從開放到凋謝的過程,也有涂著“不留彩妝”的王菲被拍成完全黑白的鏡頭,什么都不用留下。
專輯聽了一遍又一遍,最終還是很喜歡那首翻唱的“乘客”,快樂與不快樂,或許并沒有多么復雜吧……那么就懷著一種乘客的溫暖心情,搭上這輛車,來聆聽用2年時間醞釀出來的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