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必須保證農民利益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乃劍發表文章認為,當前中國的城市化發展,已經嚴重偏離了自然發展規律和中國的實際。
張乃劍說,現在的城市化建設,是以犧牲農業、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而冒進推行的,是靠行政手段拔苗助長實施的;不僅不保護農民,反而加快、加重剝奪本應屬于他們的權益,導致社會資源大量流向城市,這使農村、農業、農民的生產、生活資源更加貧乏,社會資源更加浪費。
張乃劍說,按照這樣的路子發展下去,中國的城市化有可能出現泡沫化,泡沫化的城市只會給農村帶來倒退、農業帶來衰落、農民帶來災難。在此情況下,現階段農民貧困有可能導致農民下一代貧困,而這是農民最可怕的貧困。
張乃劍指出,靠國家社會資源不合理配置、靠積極財政政策支持搞起來的城市化,很難產生強大的工業基礎支撐城市。中國城市化道路最根本的問題還是要牢牢確立農業的基礎地位,千方百計提高農民的經濟地位。中國未來城市化,必須靠農業為基礎、農村為市場、真正富裕起來了的農民為主力軍,政府必須將實惠和利益最大程度讓給農民。
中國股市需要進行第二次革命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韓志國教授撰文提出,以搭建市場平臺和建立運行規則為主要內容的中國股市第一次革命,經過13年的發展,已進入到矛盾重重、必須進行第二次革命的境地。
韓志國認為,中國股市之所以矛盾重重,運行的效率之所以比較低下,根本原因在于沒有建立起與之相匹配的企業制度,表現之一,就是過多地向舊體制妥協而弱化了股市的市場特征。
同時,中國股市還過分強化了市場的融資功能而弱化了資源配置功能,在“為國企改革服務”的旗幟下,股市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被演變成一個巨大的“圈錢”場所,不但社會資源的流向、流量與流程都被行政權力左右,而且市場的聚財、用財與生財機制也發生了重大的扭曲與變形。
此外,中國股市也過度放松了社會信用管制而導致市場和社會上信用嚴重缺失,并且使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市場制度缺失的無辜受害者。
韓志國建議,中國股市的第二次革命應以消除股權分裂和股本泡沫為基本任務,逐步解決上市公司與市場的全流通問題,以便為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股市中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創造最重要的制度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