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軍

受到批評的收容遣送制度正處于改革的前夜。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齊彥稱,認真地解決收容遣送的問題,目前是一次契機
新聞周刊:由于最近發生的案件,社會輿論對收容遣送工作批評很多,民政部門是否感到了壓力?
王齊彥:這個當然,而且壓力還很大。孫志剛案件引起社會公眾的關注特別是媒體的關注,作為收容遣送工作的主管部門,民政部和地方各級民政部門都很著急,也很痛心;應該檢討、也必須檢討收容遣送工作。
問題是客觀事實,性質也很嚴重,這個毋庸諱言。社會輿論的批評是應該的,體現了社會輿論的社會責任心。這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收容遣送工作人員是做了大量工作的,少數收容遣送站出了問題,但大部分基層工作人員還是盡心盡力地工作,他們經常要冒著人身威脅的危險,承受著不被理解的壓力,收容遣送工作對于救濟流浪乞討人員、對于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特別是維護城市的社會穩定和正常生活秩序是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的。
而且,收容遣送工作容易出問題,一出問題就比較嚴重。這是因為收容遣送本身是以限制人身自由為必要手段的,而公民的人身自由是憲法保障的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利之一。我國收容遣送工作,把社會救助和強制管理等功能合而為一,這使它既做了很多工作,也出了很多問題,更是背上了很多批評。
新聞周刊:建國以來,我國的收容遣送制度經歷了多次變遷,收容遣送制度是否一開始就具有強制管理的職能?
王齊彥:自建國起收容遣送工作就是社會救助性質。1982年國務院出臺《關于發布<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的通知》(國發[1982]79號),這個辦法規定的收容遣送工作主要是社會救助性質,收容對象為流浪乞討人員,把他們收容起來再送回家鄉。
由于民政部門的職能是有關社會行政事務的管理,因此,這項工作又帶有行政管理的特性,有一定的行政強制性。1995年,有關部門下發了《關于轉發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關于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根據文件的規定,收容遣送對象從流浪乞討人員變成無合法證件、無固定住所、無固定工作的“三無”人員,范圍明顯擴大了。而且公安收、民政送的工作模式使收容遣送工作中的強制性大大增強。
新聞周刊:1995年下發上述文件,當時的社會背景是什么?
王齊彥:上個世紀90年代中,農民進城打工,城市流動人口猛增,客觀上,城市里需要社會救助的人數大大增加;同時,流動人口給城市管理和治安帶來了壓力,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為了城市社會治安的需要而決定擴大收容范圍。
這兩方面的原因使被收容人數大大增加。收容人數增加,但收容遣送站的硬件設施遠遠跟不上,收容遣送站條件很差,這也很容易出問題。另一個變化是規定對收容對象可以適當收費,這就開了一個口子。允許收費以后,一些硬件差和經濟意識比較強的站,開始收取一些費用改善站里和職工的生活條件,給管理帶來了隱患。

新聞周刊:法律專家認為發生最近個案的根本原因是暫住證制度、收容遣送制度和戶籍制度,您是否同意這種說法?
王齊彥:每一項規章制度的出臺都源于當時社會的實際需要。戶籍對新中國建立初期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年來收容遣送工作在國家社會穩定尤其是城市穩定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們的產生、它們的存在,有其時代的合理性,這一點不能否認。
時代前進了,形勢發展了,需求變化了,要與時俱進,法律法規也需要修訂,適應形勢的要求。我不主張簡單地廢掉收容遣送制度,更不主張照搬發達國家的模式。我認為應該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對規章制度中不適應新社會環境的部分進行修改,循序漸進,簡單地廢除會造成社會管理的真空,不利于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生活和諧。
新聞周刊:如果完全實現人口的自由流動,會出現什么樣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王齊彥:如果實行完全開放管理的方式,民政部門的工作方式倒簡單了。但按照中國的流動人口基數,需要多少財力來支持?如果完全放開,中國的幾億剩余勞動力涌到城市里來,在缺乏管理的情況下后果是可怕的。可以想象,會有大批人員將收容遣送站作為免費吃住的場所,收容遣送站會成為職業乞討人員的旅店。另外還會產生一個問題,城市社會治安是一個城市社會管理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對于城市居民來講,社會治安排在市民關心程度的前三位,關系到城市居民切身利益,政府管不管?
新聞周刊:影響收容遣送制度改革的最關鍵因素是什么?
王齊彥:解決流動人口的問題。中國有世界上最龐大的流動人口,這是中國當代最突出的國情。對流動人口的管理也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建立一個有效的流動人口管理系統是至關重要的。一般來看,流動人口的管理需要三個部門或者更多的部門來共同解決,他們的社會救助問題應該由民政部門來管理,就業問題應該由勞動部門來管理,當流動人口影響到社會治安和社會秩序,這個問題應該由公安部門來管。
新聞周刊:民政部門對改革收容遣送制度是否有有效的辦法,應該怎樣入手?
王齊彥:其實,民政部一直在抓收容遣送站管理的改進,民政部門非常希望能從根本上解決收容遣送工作中的問題。
如果從壞事可以變成好事的思維方法說,抓住最近發生的案件認真地解決收容遣送問題,確實是一次契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至少需要做好兩個方面工作:第一是規范管理。收容遣送包括三個環節:收、容和送。
容、送的工作主要是民政部門來做,要求收容遣送站硬件建設上要過硬,管理上要規范,要講文明,要人性化管理。“收”是這項工作的源頭,如果源頭上的工作不規范,下游的工作就會壓力很大,所以,最關鍵的問題是“收”。
第二是要解決收容遣送工作的法律依據問題,需要以立法部門為主,多個部門配合,認真理順法律關系。另外,為了保證制度在合法范圍內運行,還需要加強監督,包括應用一定的法律來監督。如果幾個問題都解決了,收容遣送工作就會出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