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文 辛述之
一直謀求向上發展空間的順德,現在只能服從大局。
一批又一批的人,在“白宮”(原順德市委、市政府辦公大樓,被當地人戲稱為“白宮”)前駐足,留影。
2003年1月7日,“白宮”被無奈和感傷的情緒所籠罩。翌日,順德市的牌子卸下,順德市成為歷史,之后作為佛山市的一個區而存在。
吃蟹先鋒
“敢為天下先”是順德人的最大特點。憑著“吃蟹”精神,順德這些年來創造了不少奇跡,“順德制造”中有不少品牌,像美的、科龍、容聲、格蘭仕、萬家樂、萬和、松本等,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
原順德市經濟貿易局綜合科科長勞志和1992年來順德工作,經歷了順德10年奮斗走向輝煌的過程。勞志和認為順德這些年來之所以保持持續高速發展,乃是因為順德人的“居安思危”意識和敢于向自身開刀。
據他介紹,順德從1993年就開始進行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實行政企分開,政府資本開始從競爭性經濟領域退出。
“當時來自外界的反對聲很高,都說順德在搞私有化,”勞回憶說,“順德的壓力很大,但并未退縮,政府意識到這條路是對的,就堅決走下去。”
順德的改革得到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謝非的支持。勞志和說,當時順德雖然為應付上面檢查還是將企業分為國有、集體、外資、個體、私營等三六九等,但在實際工作中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普行“國民待遇”。
產權改革的結果是使政府從微觀管理轉到宏觀調控,企業完全按市場規律生產經營,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
順德連續兩屆被評為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并均名列前茅。2001年,順德全市GDP計390億元,工農業總產值932億元;2002年,順德全市GDP計437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050億元。
謀求升級
經濟實力的增強,自然引發順德行政規格上的升級欲望。1992年1月29日,鄧小平到順德考察,肯定了順德改革開放的成就,鼓勵順德加快經濟建設步伐。3月26日,國務院批準順德撤縣設市。
順德設市后,雖然還是由佛山代管,但獨立性有了很大增強。“外界有人一直在說,順德這些年一直想謀求獨立,順德的官員想再升一個級別,”勞志和說,“其實他們說得不對,順德的確想謀求行政級別上的升級,但那主要是為了有更大的自主權來發展自己的經濟。”
勞志和舉例說,2002年順德的出口達到40億美金,但由于順德海關是縣級市建制,人員的配置有限制,從而限制了企業的通關,成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大瓶頸。
“我們再有錢,也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他說,“中國地方政府的行政級別現在還不是按照地方經濟總量來設定的,這讓我們很壓抑。”
順德民間一種說法是,順德這些年來在北京長駐一支“救市小組”,專事游說中央有關方面給予順德地級市的待遇。
順德的努力沒有白費。1999年7月,廣東省委、省政府確定順德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試點市,規定在維持順德縣級建制不變的前提下,除黨委、紀檢、監察、法院、檢察院等系統和國家垂直管理部門仍維持現行管理權限由佛山市代管外,其他所有的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務,賦予順德市行使地級市的管理權限,并直接對省負責。
廣東省委、省政府舉辦的各項業務活動直接通知順德市參加,有關文件下達、信息傳遞,直接發給順德市。
2000年,廣東省編制“十五”計劃時,還把順德市確定為廣東省“七大城市”之一。種種信號暗示,順德將和同為廣東四小虎的中山和東莞一樣,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并且指日可待。
順德在實際上也開始自視為地級市。據順德法院系統人士證實,順德曾經未經過廣東省,直接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準將順德市人民法院升格為順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只是由于廣東省的干預才未掛牌。
民間還傳,有一次佛山市去順德檢查工作,順德方面打出的橫幅標語是“歡迎兄弟市前來指導工作”。
不到兩年時間,順德不但未能升為地級市,反而成為佛山市的一個區。“我們對上面政策的瞬息萬變,實在搞不懂。”順德的一名官員頗有牢騷。
面對現實
順德民間對此次整合情緒很激烈,大多數持反對態度。
在一個名為“順德人BBS論壇”里,有人發起對整合態度的投票,截止到2003年1月6日,一共有169人參與投票,結果是:贊成30人,占17%,保留10人,占5.9%,與己無關的3人,占1.7%,反對126人,占74.5%。
順德的官員們則普遍擔心,合并后在順德與廣東省之間多了一個管理層,自主性將降低,辦事速度和效率將會受影響,“盡管佛山承諾要放權,但畢竟順德現在是它的一個區,很多事情要經過它點頭才行。”
2003年1月8日上午,順德撤市設區掛牌儀式上,當佛山市順德區委書記楊浩明開始念到“尊敬的佛山市各位領導”時,下面的人群發出哄堂大笑。
順德人久不習慣這樣的稱呼,但現在“大佛山”已成定局,順德人應轉變思維,學會團體作戰,正如楊浩明所說:要從講政治、講大局、講發展的高度,以正確的心態看待組建第三大城市的問題,這也是對順德的前途和發展負責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