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仙

“藍軍”國親聯(lián)盟,逼迫“綠營”民進黨現(xiàn)出了不敢真玩“統(tǒng)獨”游戲的原形,扭轉(zhuǎn)了自己在“公投”議題上的被動,但同時民進黨也得到了“公投”的法律框架,而國親在“公投”范圍上的退讓,給民進黨和其危險的議題“公投”,在未來留下了相當?shù)牟僮骺臻g。
祖國大陸強烈譴責臺灣當局借“公投立法”“公投制憲”搞“臺獨”的分裂行徑。國臺辦發(fā)言人明確指出:制造“臺獨”事變,必將給臺灣人民帶來災難
11月27日下午4點40分開始,臺灣“立法院”泛藍陣營(國民黨、親民黨等)、泛綠陣營(民進黨、臺灣團結(jié)聯(lián)盟等)對“公民投票法”的5個版本逐一、逐條表決。各路人馬挑燈夜戰(zhàn),直到當晚深夜11點45分才“落停”。
國親藍軍版本最終獲得通過,而蔡同榮“統(tǒng)獨公投”版本,以及民進黨“制憲公投”版本等被封殺。只有“防御性公投”一條漏網(wǎng),但留下隱患。
據(jù)記者觀察,表決結(jié)束后,各方反應相對平靜,可以說“各取所需”。普通民眾反應平淡。但是泛綠陣營要“急救療傷”,力求將政治損害控制在最低程度;而泛藍陣營實力得到證實,要“乘勝追擊”,繼續(xù)擴大戰(zhàn)果。
臺島“政治震蕩期”將不會在短期內(nèi)趨緩。
“公投法”拉起大選前的混戰(zhàn)
所謂“公投立法”,就是由臺灣“立法院”投票表決,要不要通過相關法律,為在臺灣就某個事項進行公眾集體投票表決提供法律框架和機制,而所謂“公投”設不設限,則是指具體什么事項該以“公投”的形式進行,比如包括“國號”、“國旗”、“國家主權”、“制憲”等內(nèi)容要不要進行“公投”。
今年10月,臺灣民進黨和臺灣團結(jié)聯(lián)盟(臺聯(lián))聯(lián)手煽動,掀起“臺獨”浪潮,宣稱要用“公民投票”的方式,“確立臺灣主權的獨立地位、確立臺灣的新國號”等等。
這是民進黨為明年大選而出的招數(shù),因為民進黨一向以“民意”的代言人自居,他們打著“民主”的旗號,希望借“公投立法”進一步提高其“民意”代言人的形象,并以此打壓國親兩黨。
于是,以民進、國親兩黨為核心的各黨派,在臺灣“立法院”進行“公投立法”表決前,使出渾身解數(shù),展開一場混戰(zhàn)。
表決前,有5個版本的“公投法草案”——民進黨“立委”蔡同榮版、民進黨版、臺聯(lián)版、“行政院”版、國親版。
各版本爭議的焦點是:“公投”適用范圍、排除事項、主管及審議機關、提案連署人數(shù)及投票日期是否與“大選”合并舉辦等問題。
其中,蔡同榮版主張不設限“公投”,直接明文規(guī)定“國旗、國歌、國號、領土變更、國家主權”等“國家”定位問題及其它“全臺性”重大政治議題——包括“制憲”、“修憲”、“統(tǒng)獨”等,都應納入“公投”。
“行政院”版提出只要是民眾提出的議題,都可以進行“公投”。
民進黨版是“防御性公投”,即“當‘國家遭受外力威脅,導致‘主權有改變之虞,‘總統(tǒng)得經(jīng)‘行政院會決議,發(fā)動‘公投”。
國親的退讓與死守
圍繞表決,各種勢力一直在或明或暗地較量。此前,國、親兩黨天天舉行秘密幕僚會議,甚至進行沙盤推演,敲定應對措施。
據(jù)未經(jīng)證實的消息,陳水扁在大陸和美國的“警告”下,曾給“蔡公投”打了電話,要蔡在“立法院”投票前撤案。實際上,泛綠陣營一直由陳水扁的幕僚、“總統(tǒng)府秘書長”邱義仁背后操盤,泛綠陣營將情況匯總給邱,邱再上報“總統(tǒng)”,由“總統(tǒng)”定奪后,再反饋給泛綠陣營具體實施。
正如輿論所分析,“陳水扁既是此次‘公投的發(fā)動者,又是‘急踩剎車者。”
但是,國民黨并不讓陳水扁踩剎車。
國民黨“立委”認為,國、親兩黨應將民進黨逼到墻角,讓其假“戲”不敢真做的窘態(tài)畢露,既無法對基本教義派交代、又讓中間選民看清民進黨“說一套、做一套”的真面目。所以,國民黨“立委”認為,只要國親謹守住“公投審議委員會”,其它爭議條文都可開放。
結(jié)果,戲劇性的場面出現(xiàn)了——國親版本在真正表決前,拿掉了原來的排除原則:“憲法”制定、“國號”及“領土”之變更,“外交”、軍事、“國安”、宣戰(zhàn)等事項。
盡管國民黨版本在“防御性公投”上與民進黨版本妥協(xié),但在議題提出的程序上卻設定了相當高的門檻,包括提案人數(shù)必須是最近一次“總統(tǒng)大選”選舉人總數(shù)的0.5%,約70萬人;決定“公投議題”的屬于“行政院”的“審議委員會”,而不是臺“行政當局”等——國親最終死守住了“公投審議委員會”。
“公投審議委員會”設立委員21人,由各政黨依“立法院”各黨團席次比例推薦。按照目前國、親兩黨勢力,他們的人馬在“立法院”占有優(yōu)勢。
巧妙運作藍軍占上風
“立法院”“公投”激戰(zhàn)前的序曲,就是“蔡同榮版”“公投法”。
由于民進黨無意在投票中被迫對有關“統(tǒng)獨”的內(nèi)容表態(tài),于是臨時提議撤銷“蔡同榮版”“公投法”,此舉引發(fā)藍營激烈反彈,朝野協(xié)商破裂,并針對蔡版“公投法”是否撤案進行表決。
11月27日,“公投法”逐條表決前,國親“立委”對蔡同榮緊追不舍,甚至在一旁對蔡進行心戰(zhàn)喊話,“蔡公投,我們支持你!蔡公投,你要硬起來!”
面臨無法對自己提案表態(tài)的窘?jīng)r,蔡同榮尷尬地被追得滿場跑。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見狀,上前幫忙突圍,連主持議事的“立法院長”王金平都開口維持秩序,調(diào)侃性地大喊,“不要干擾蔡委員的投票!”現(xiàn)場才稍微安靜下來。
經(jīng)過兩次表決,國、親兩黨兩度以113票對95票反對撤案,以此逼民進黨必須對是否贊成“統(tǒng)獨公投”表態(tài)。最終,蔡同榮版本中的“變更國旗國號”條文以14票贊成、1票反對、175票棄權的結(jié)果,未被通過。
國親版本最后進入表決,盡管臺聯(lián)、民進黨聯(lián)手反對并鼓動無黨籍“立委”說,“國親都在騙你們原住民啦!你們要反對國親版本,不要再被騙!”但藍軍挾帶“立委”席次過半優(yōu)勢,以114票贊成,96票反對,無人棄權的結(jié)果,順利通過“全國性公投適用事項為法律復決、重大政策、立法創(chuàng)制、憲法修正案復決”,并在“行政院”設“公投審議委員會”。
藍軍勝利后,現(xiàn)場的臺聯(lián)黨團成員馬上頭綁紫色布條,跑到臺前高分貝抗議“鳥籠公投”。民進黨團不少人甚至大罵,國親這個“公投”條文根本就是虛晃一招,完全失去“公投”真義。
“院內(nèi)”投票表決的同時,幾十個“統(tǒng)獨”派團體也在院外集聚,人群號稱上萬,實質(zhì)不到千數(shù)。主辦者架設起舞臺與大型屏幕,轉(zhuǎn)播“立法院”的動靜;現(xiàn)場還有人擺起攤位,販售“阿扁帽”,“阿扁娃娃”等小商品,甚至請來樂團現(xiàn)場演唱。
二讀表決結(jié)果出來后,眾人眼見民進黨敗北,遂即作鳥獸散。
“賭局”結(jié)束尚有懸疑
11月27日晚,二讀表決結(jié)束后,民進黨黨團干事長陳其邁邊搖頭,邊走進辦公室,對總召集人柯建銘說了一句,“輸?shù)矫撗潯?臺語)。
民進黨“中央”政策會執(zhí)行長、“立委”林濁水像泄了氣的皮球,整個人躺在黨團辦公室沙發(fā)上,口中喃喃自語:“完了完了,我要療傷止痛”。
當天晚上7點45分到9點35分的“休息”時間,各黨人物顧不得鞍馬勞頓,繼續(xù)舌戰(zhàn)。民進黨發(fā)現(xiàn)“咨詢性公投”議案被拿掉后,立即有人感言“民進黨中計了”——因為“政府機關”不得提案舉行“公投”,只有公民、“立法院”可以提案,而國、親兩黨在“立法院”占據(jù)近六成席位。
11月28日上午,民進黨團痛批“立法院長”王金平主持議事不公,揚言要求司法介入處理議事組人員,要王金平“說說清楚”。雙方短暫會晤之后,王金平語帶玄機地指出,12月2日“院會”結(jié)束前,各黨團都有權利提復議案,“現(xiàn)在案子還懸在半空中。”
“行政院長”游錫表示,如果“立法院”通過的“公投法”版本中,規(guī)定發(fā)動“公投”的主題過嚴、議題范圍“排除人民權益”、舉辦時排除“大選”等,讓“行政院”窒礙難行,“行政院”將提出復議。
根據(jù)規(guī)定,如果提出復議,“行政院”應在10天內(nèi)提出,而且不是對某一條款復議,是復議整個“法案”;“立法院”則應在15天內(nèi)議決處理。
臺灣,25天之內(nèi)什么都可能發(fā)生。
關上一扇門,打開一扇窗
事后,電視媒體時事評論員曹景行指出,國、親聯(lián)盟最后通過的版本當中,沒有明確限制哪一些是不能“公投”的,只是用程序的方式來設限,這實際上是一個“定時炸彈”。
曹分析說,如果明年12月的“議會”選舉后,“公投審議委員會”控制權落入激進“臺獨”者手里,這個委員會可能就會成為推動(臺獨)的委員會。所以,“這是國民黨以一個比較機會主義的方式,以目前的形勢來犧牲長遠的立場。”
今后,民進黨要通過“公投”走向“獨立”,仍然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按照“修憲”,這個窗是開著的;一個就是利用此次通過的“防御性公投”條款,理由是大陸要打,臺灣就要“公投”,所以并沒有關死閘門。
“公投”的實質(zhì)是搞“臺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嘉樹說,當前臺灣島內(nèi)某些“臺獨”勢力假借民意挑戰(zhàn)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鐵的事實,并試圖通過“制憲”為分裂尋找法理依據(jù),而《開羅宣言》就是他們不可逾越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