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三農”重在維護“五權”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近日在中央黨校機關報《學習時報》發表文章,闡述了解決“三農”問題上的一些思路。
杜青林認為,完善農村土地制度,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一項根本性措施。其中至關重要的是依法保障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的“五權”:
一是賦予農民對承包土地的長期使用權,把土地作為財產交給農民長期使用;
二是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經營自主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涉農民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
三是尊重農民對承包土地的流轉選擇權,農民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后,是否流轉、流轉給誰、流轉價格均應由農民與受讓方平等、自愿、協商確定;
四是保證農民對承包土地的收益獲得權,承包農村土地的收益、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益,應全部歸農民所有,承包土地被征用或占用,農民有權獲得補償;
五是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法定處分權,農村土地歸農民群眾集體所有,不得買賣,但農民依法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后,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轉讓、互換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也可以自然放棄土地承包權。
杜青林同時表示,在落實“五權”的同時,還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加強對土地開發利用的管理。
人口三大高峰將來臨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首席科學家、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牛文元最近發表報告稱,未來20年到30年,中國人口的三大高峰,即人口總量、就業和老齡化將相繼來臨。
牛文元說,中國人口數量目前已達13億,這個人口的巨大列車,還在奔騰向前,每年將產生1000萬到1200萬的新生人口。
人口就業問題是政府不可繞開的大問題。一方面由于產業結構升級、換代,下崗職工需要進行培訓,實現再就業;另一方面,還要為新增的勞動人口提供就業機會。
此外,未來三十年內,中國老齡化人口將逐漸增多,對社會保障機制建設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牛文元認為,在21世紀,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六個方面的嚴重挑戰,其中人口問題最為突出。其它五個方面的挑戰包括自然資源的超常規利用、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現代化進程急速推進帶來的壓力、落后的城市化水平、區域不平衡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