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亦
與一般的皮肉損傷相比,堅硬的骨質傷口愈合的時間要長些,短則一個月,長則四個月以上。在醫院復位、固定或做了手術拆線之后常常需要在家里繼續休養。這些患者雖然病情穩定,但由于部分參與運動的骨骼、肌肉和關節被固定起來,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有的甚至終日臥床不起,因而一定要做好家庭護理,減少或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通常患者作過石膏或夾板固定以后,最好在醫院觀察幾天。如果立即回家,要注意觀察受傷肢體的末梢循環,每隔一兩個小時就要看一次,看看手指或腳趾有沒有發紫,詢問病人有沒有肢端麻木,用指尖輕輕的按壓病人指甲,如果放松之后很快充血紅潤,說明末梢循環良好,否則就應該有所警惕了。還要試著拖動傷肢的手指或腳趾看看有無巨痛,如果有這些癥狀或發現皮膚起水泡、感覺減退,應立即到醫院復診,以防肢體壞死。如果三四天后,傷口疼痛仍不見減輕反而加重,并伴有發熱,可能是感染,也要及時到醫院復查和換藥。
石膏完全干燥固定的時間大約是24小時,沒有定型之前移動病人時要注意保護。石膏下面不能直接墊硬東西以防變形和折斷,致使骨折斷端位置移動。應該讓石膏下部暴露和通風,以利水分蒸發,促進干硬。在寒冷的季節,石膏干固的時間略長些,可用架子支起再蓋被或是用家用的電吹風來烤干。石膏夾板固定的時間較長,患者會感到發癢不適,尤其是夏天因為出汗較多,這種感覺會更為明顯,這時一定不要用竹棍等物品插入其中來搔抓,以免損傷皮膚引起潰爛和感染。拆除石膏重新固定時也不要乘機擦洗,否則再次固定之后里面會更加發癢難忍。有鋼針留在皮外的病人要用75%的酒精滴鋼針眼每日二至三次,以防感染。終日臥床的病人要經常翻身,防止形成褥瘡。
骨折患者往往擔心留下殘疾,影響事業、婚姻和家庭等,脾氣變暴躁、容易激怒,家屬親友要理解病人,多加關懷,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需臥床休息的病人往往食欲下降,因此要在飲食方面多下工夫,要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手臂活動不便的病人需要喂飯,適當的多吃些西紅柿、莧菜、蘿卜、辣椒等維生素C含量較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另外多吃柑、橙、蘋果等水果也是有益的。
有些人認為骨骼當中含有較多的鈣質,讓患者多吃些含鈣豐富的食物如骨頭湯之類會加快愈合,但根據醫療經驗和實驗研究,沒有發現骨折需要補充額外鈣質的證據。根據最近的研究,骨折患者可能需要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可以多吃些蘑菇和種子食物,如黃豆、葵花子等,它們當中含鋅比較多。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面包當中含鐵比較多。而麥片、芥菜、蛋黃、乳酪當中含錳比較多。
骨折的早期因為活動較少,常常會有大便秘結,臥床病人更為多見,所以要多吃含纖維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泄的食物,必要時服用通便藥物,如麻仁丸等。臥床的病人容易發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結石,所以要多飲水以利排尿。會陰附近的石膏要防止尿液及糞便污染。小兒患者尤其要當心,襯衣褲要經常更換,保持皮膚清潔。也可以根據傷情改進衣服,比如將患側的褲管剪開,裝上紐扣或拉鏈以便順利穿脫。上肢骨折的病人可以將馬夾剪成前后兩半用紐扣或系帶來扣扎,再套上長袖套。手指腳趾的血液供應比較差,寒冷季節做石膏固定之后,可縫制棉手套或棉腳套來保暖。骨折患者應該睡硬板床,鋪中等厚度的墊子,以利于維持石膏的形狀,睡眠時帶石膏翻身不便,家人應該給予協助。骨折患者一般都要抬高傷肢,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關節固定的時間久了,其內部上下肌肉之間以及肌腱周圍可發生黏連,導致關節僵硬,肌肉老是不動也會萎縮。為了減輕這種情況,骨折復位之后的四至五天腫脹開始消退之際,就要開始功能鍛煉,在傷情許可、不影響肢體固定的前提下,盡量活動身體沒有固定的每一部分。一旦解除固定,就應該抓緊時間,循序漸進地鍛煉功能,將關節活動開來。傷在下肢的為防止跌倒要攙扶行走,以后可以使用拐杖,要持之以恒。患者還應該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到醫院復查,不要自作主張提前或推遲解除石膏或夾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