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的閱讀可以療疾健身,益智養生。用進廢退,腦子經常不使用,就可能萎縮,大腦的功能也會相應降低。適當的良性閱讀就可以有效遏制并扭轉這種態勢。閱讀就好比服用了專供大腦的維生素,能夠激發大腦活力,平衡人體陰陽。清代著名文人李漁在養生方面頗有一套,他就曾深有感觸地說“子生無他癖,惟好讀書,憂藉以消,怒藉以釋,牢騷不平之氣藉以去除”。不僅如此,知識的不斷增加與積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精神老化。在閱讀的過程中有了心得體會,或豁然開朗,或如釋重負,或從閱讀中獲得某種快感與動力而精神振奮,甚或有接受洗禮讓情感升華的感覺,同時還可以與人交流溝通,這些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冥想和聚精會神,更是自古以來備受推崇的養生大法。說閱讀養生一點也不為過。
英國等國家還針對某些患者推出了《閱讀療法》。從事閱讀療法的專家除了給患者開具藥物處方外,還可將患有輕度或中度精神分裂癥、焦慮及壓抑等病癥的患者送到圖書館,由“圖書治療醫師”與患者面談,了解患者的病因及平時對圖書的喜好,然后根據患者的“癥狀”開具一份適合患者閱讀的包括小說、人物傳記在內的圖書目錄,讓患者通過閱讀來治療。
好書如圣藥。但閱讀起來也不可因為埋頭而過度,廢寢忘食,那樣就有違養生之道了。良性的閱讀應該是適可而止,有張有弛,拿得起放得下。 主辦單位:花城出版社
《看世界》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