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達賴喇嘛在其“中間道路”的主張中,有一個大“西藏”的行政區劃概念。這就是在其達蘭薩拉所謂“西藏流亡政府”的大廳正中,懸掛的大幅“西藏版圖”所標識的“西藏”,這個“西藏”包括現在的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全部地區,新疆的五分之一地區,甘肅的三分之二地區,四川的三分之二地區,云南的一半,面積達240萬平方公里,約占目前中國總面積的四分之一。達賴喇嘛要求在這一地理范圍內,實行高度自治,并將此作為與中央政府對話的先決條件。我們認為,這種主張,既不符合歷史,也不符合中國的現狀,更不符合藏族廣大人民的利益。
提出一個行政區劃,總要有充分的歷史依據。歷史上從來不存在這樣一個“大西藏”的行政區劃。
在吐蕃政權之前,無論是西藏還是西藏以外地區,各部族都還沒有融合成藏族,許多地方還沒有行政區劃,所謂“大西藏”無從談起。
公元八世紀鼎盛時期的吐蕃王朝,曾一度依靠武力將自己的勢力范圍擴張到青藏高原及其邊緣大部分地區,其轄區與240萬平方公里的范圍相近。但當時除吐蕃本土(即今西藏)以外的廣大屬區,仍居住著眾多的其他民族和部落,既不是西藏宗教和文化的范圍,也沒有統一的管理體系。
吐蕃王朝崩潰后,吐蕃占領的本土以外的地區紛紛棄蕃歸唐或自立。自此以后,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西藏以外的民族區域逐步形成。
元朝時期,西藏地方正式納入中央王朝的行政管轄之下,元朝在青藏高原以及高原邊緣廣大地區,劃分了三個并列的行政區劃,也就是藏文史書中所說的“三卻喀”(chol kha gsum),即烏思藏納里速古魯孫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除昌都以外的今西藏自治區地方;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今青海省的海南、黃南、果洛藏族自治州,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的阿壩藏族省自治州等地方;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區和那曲地區一部分地方。用歷史的眼光看,元朝把藏族地區按西藏和甘、青、川、滇進行的行政劃分,既有政治的因素,也有不同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造成一定差異的經濟和文化方面的考慮。比如,這種劃分就十分符合自然形成的藏語三大方言區。元代的這種劃分,后來成為歷代藏族地區行政區劃的基礎。
明清朝以來,西藏作為一級行政區劃直屬中央政府,甘、青、川、滇藏區分屬內地各省,成為定制,也為當地藏族人民認同。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央政府一方面承襲歷史沿革,一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要求,充分考慮廣大藏區民族聚居,經濟、文化發展的各種因素,經過各地人民代表的充分協商,先后在甘、青、川、滇藏族地區和西藏建立了十個自治州、兩個自治縣和一個藏族自治區,土地面積總合約為222萬多平方公里。
中國藏區的現狀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已經成功實行了50年。在半個世紀的時間里,由于行政區劃得當,堅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了生活在這個區域內的藏族、蒙古族、羌族等各族人民的平等權利,增進了民族團結,發展了社會經濟,得到了藏族和其他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這些自治地方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的巨大進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實踐,充分說明了在廣大藏族地區采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十分正確的,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既然歷史事實很清楚,那么 “大西藏”的概念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說,“大西藏”是帝國主義侵略西藏的產物。今年是西藏抗英100周年,正是在100年前,英帝國主義武裝侵略西藏,遭到西藏人民的堅決抗擊。1913年西姆拉會議在英國導演下召開。就在這個會議召開之前,英國特派其駐錫金官員柏爾趕到江孜,與西藏地方政府的倫欽夏扎秘密會談,策動“西藏獨立”。會議一開始,倫欽夏扎按照預先與英國官員達成的交易,提出了“西藏獨立”要求六條,其中第二條就是“西藏的范圍包括昆侖山與安定塔以南的新疆部分,青海全部,甘肅和四川西部、打箭爐和云南西北部的阿墩子”,即所謂的大西藏。該六條遭到中國中央政府代表拒絕后,英國又提出把中國藏區劃分為“內藏”和“外藏”,內藏指云南、青海,西康小部分,由中央政府享有主權,外藏即衛藏、阿里,加西康大部,由藏人自治。由此可見,所謂的“大西藏”,從一開始出現,就帶著濃厚的分裂色彩。
從“大西藏”出籠的前后來看,對于中國藏區行政區劃沿革的歷史事實,就連西藏分裂主義分子也無法回避。最后一個離開拉薩的英國人黎吉生,在他的書里把藏區劃分為政治的西藏和種族的西藏,盡管他否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但他不得不承認,只有政治的西藏曾在達賴喇嘛的統治之下。而美國學者戈斯坦則直言不諱地說,“自十七世紀早期以后,康區、安多和拉薩之間宗教、文化、經濟上的聯系猶存,但西藏地方政府再也沒有統治過這些地方。”
也許,達賴喇嘛比任何人都清楚,“大西藏”并不存在,但他自1959年流亡國外以后,就一直堅持“大西藏”的政治立場。80年代末又在其先后提出五點聲明和七項建議里將其作為主要內容之一。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如果僅僅將種族聚居作為唯一標準來劃分區域的話,那么中國勢必國將不國,民將不民。因此,我們認為,達賴喇嘛堅持“大西藏”的政治立場,就是要改變中國藏區的現狀,鼓吹民族分離、民族仇恨,這種主張,既不符合歷史,不符合民族發展的規律,也不適合中國的現狀和世界的潮流,其實質是要割裂西藏與祖國的關系,否認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事實。這是我們絕對不能接受的。
近來,我們注意到達賴喇嘛在這個問題上有一些新的表態。去年7月底他在接受香港《開放》雜志的專訪時,首次承認“十七條協議”簽定時,原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統治的地區只有目前西藏自治區的范圍,稱“如果我追求獨立,那其他地區,如康巴、安多我就不管,因為不屬于直接統治范圍”。應該說,達賴喇嘛的這種表態,似乎表明他已經比較客觀地看待過去的歷史事實。但與此同時,達賴喇嘛又稱,“在西藏宗教和文化的范圍,要建立統一的管理體系”。顯然,達賴喇嘛并沒有放棄他的所謂“大西藏”的主張,只是換了一個說法而已。
至于達賴喇嘛的首席噶倫桑東則要說得明白得多,“西藏中央政府甘丹頗章是西藏唯一的合法政府,本政府將致力于實現西藏的真正自治和三區統一”。孰不知,歷史上曾經存在的甘丹頗章政權只是在清朝中央政府扶持下才掌權的一級地方政府,從來沒有管轄過西藏以外的地區,又何談三區統一?至于所謂的西藏中央政府,它本身就是非法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它又怎么能代表西藏和西藏人民呢?
我們了解到,最近兩年,中央政府同意達賴喇嘛身邊的一些人以私人身份回國參觀探親,他們了解到西藏和祖國內地的一些真實情況并向達賴喇嘛作了匯報,相信這對達賴喇嘛是有觸動的,也說明了中央政府對達賴喇嘛的政策是一貫的,中央政府對國外藏胞“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后”的政策是真實的。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綜合國力與國際地位的提高,西藏在祖國大家庭里發展的腳步不可阻擋。我們認為,達賴喇嘛應該面對現實、順應歷史潮流,放棄包括“大西藏”在內的所謂“中間道路”的立場和主張,真正為西藏做一些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