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式批準實施《俄聯邦2010年前武器裝備發展規劃》。按照這一“規劃”,俄空軍將繼續裝備米-28夜戰型武裝直升機和圖-160戰略轟炸機。
與此同時,一項為圖-160改裝最新機載武器的計劃也正在實施之中。
近年來,俄羅斯一直對美國咄咄逼人的軍事進攻態勢感到不安。為此,俄軍在被迫裁減重型戰略武器庫的情況下,竭力保住了一支擁有15架圖-160的戰略轟炸機群,將其視作俄戰略打擊力量的王牌。
今年2月,俄羅斯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戰略核演習。演習結束后,俄空軍總司令米哈伊洛夫大將宣布:“俄戰略轟炸機今后仍然要繼續完成各種飛行任務,保持旺盛的戰斗力”。
成長故事
在經歷了多年的風雨吹打后,“海盜旗”終于成為“天之驕子”
“海盜旗”是蘇聯時期最后一代的遠程戰略轟炸機。
它于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制。
此前,美國開始實施B-lB戰略轟炸機研制計劃。蘇聯不甘落后,立即決定研制相對應的空戰武器。
著名的圖波列夫設計局很快就完成了飛機的設計工作。
1979年,在莫斯科近郊飛行試驗基地,圖-160首次被西方發現。當年2月出版的美國《航空周刊》報道,蘇聯正在研制一種新型變后掠翼轟炸機,美國國防部認為,這種轟炸機具有類似B-lB的性能。
1981年12月,圖-160第一次飛上藍天。
不久,美國《航空周刊》再次刊載了有關圖-160的文章,以及拍攝于拉明斯科耶試飛中心停機坪上的圖-160的照片。西方因而將這種新型轟炸機暫命名為“拉明-P”。其后,北約為其取綽號為“海盜旗”。
1982年,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溫伯格指出,蘇聯“開始試飛新一代戰略轟炸機‘海盜旗’,它比羅克韋爾公司的B-1B要大”。
1987年4月,第一批圖-160正式裝備蘇聯空軍。由于專門為圖-160建造的基地工程延期,10多架圖-160只好暫時轉往烏克蘭。
1988年8月,美國國防部長卡盧奇訪蘇,蘇聯方面異乎尋常地安排他與助手福內爾空軍少將前往庫賓卡空軍基地。在那里,他們見到了神秘的圖-160,并參觀了它的飛行艙。福內爾有過駕駛B-lB的經驗,對他來說,參觀圖-160的飛行艙,正是所謂的“內行看門道”。
蘇聯這一舉動,正式向西方表明了圖-160戰略轟炸機的存在。
當然,此前蘇軍總參謀長謝爾蓋·阿赫羅梅耶夫訪美時,也參觀了美空軍的B-1B。
蘇聯空軍原計劃裝備100架圖-160,但到 1991年底蘇聯解體時,才生產了25架。其中,19架部署在烏克蘭的普里盧基基地,6架部署在俄羅斯的恩格斯基地。
1992年,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葉利欽總統忍痛下令停產圖-160。
“海盜旗”搖搖欲墜。
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后,下令重新開動圖-160的生產線。為此,喀山飛機制造廠獲得了4500萬盧布的政府撥款。科索沃戰爭爆發后,俄羅斯與烏克蘭漸趨接近,隨后,烏克蘭交還給俄8架圖-160。
2000年5月,俄空軍收到了首架新造的圖-160,至年底,俄空軍擁有的圖-160總數達到了15架,這些圖-160均隸屬于俄戰略航空兵部隊——第37集團軍。
2001年2月,俄軍舉行“首長司令部”演習。兩架圖-160從薩拉托夫空軍基地起飛,沿挪威海岸進入北海上空。這兩個不速之客的到來,令整個西歐感到震驚。
2002年8月的一天,兩架圖-160從薩拉托夫飛往遠東。在9個半小時的飛行中,它們進行了一系列實戰演練,最后降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人們驚訝地發現,從其中一架圖-160的機艙里,竟然探出了俄國防部長伊萬諾夫的腦袋。下飛機后,伊萬諾夫宣布,俄戰略航空兵已重新筑成不容忽視的戰斗力。
不過,去年圖-160再次遇到小小的挫折。
去年9月18日,一架圖-160從薩拉托夫起飛。不久,飛機突然起火,隨即便墜毀了。機上4名機組人員,包括一名負責飛行訓練的副團長,無一生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是人為操作失誤造成了這次機毀人亡事故。
直到2004年的2月,圖-160才重返藍天,參加了俄羅斯戰略核演習,并在里海和北大西洋上空發射了巡航導彈。
為了進一步加強戰略航空兵的作戰能力,眼下,俄羅斯正在對圖-160進行現代化改造,為其配備最新武器,并考慮將其中的3架改為小型航天器的發射平臺。
俄羅斯國防部希望,直到2030年,圖-160這面“海盜旗”仍將高高飄揚。
實力揭秘
武器專家稱,圖-160的整體實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它戰略轟炸機無法與之匹敵。
圖-160的外形像美國的B-lB,機身圓而細長。
圖-160機長54.1米,起飛重量是285噸,最大飛行時速為2230千米,升空極限為1.6萬米,最大航程達到了1.4萬千米。
這些數據過于抽象,換一種說法就是:
一架圖-160的起飛重量相當于10架蘇-27殲擊機的起飛重量,堪稱世界之最。因為圖-160實施對敵攻擊后必須返回俄羅斯本土,不像美國的轟炸機,在完成作戰任務后可就近在西歐著陸,為此,圖-160攜帶了充足的燃油,起飛重量隨之增加。
圖-160的速度是所有戰略轟炸機中最快的,超過了B-1B轟炸機。它能在任何氣象條件下,以較高的速度,對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點實施攻擊。
圖-160主要用于執行戰略轟炸任務,使用核武器和常規武器,摧毀敵方重要目標。
若進行核攻擊,它可攜帶12枚Kh-55MS巡航導彈,Kh-55MS被稱作俄羅斯的“戰斧”導彈,可裝備爆炸威力為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射程3000千米。若進行常規轟炸,它可攜帶24枚近程空地導彈或普通炸彈,最大攜彈量為40噸。
目前,俄羅斯正為圖-160換裝最新武器——12枚Kh-101巡航導彈。Kh-101導彈比Kh-55MS更先進,射程達到了5500千米,命中誤差不到9米。
一較高下
俄羅斯的圖-160與美國的B-1B是一對冤家對頭。據專家分析,圖-160整體性能略優于B-1B。
在全球武器庫中,有兩種近似的轟炸機——圖-160“海盜旗”與B-1B“槍騎兵”。圓而長的外形、超音速、作戰能力……這兩者均如出一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們不約而同地采用了可變后掠翼的設計。
相似的氣動總體布局表明,兩國設計者均以同樣的辦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將轟炸機航程遠、續航時間長和武器載荷大的特點與戰斗機優越的突防能力結合起來。從B-1B到“海盜旗”,變后掠翼布局成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惟一途徑。
然而,圖-160與B-1B又有著不少差別。
圖-160比B-1B的體積大20%,圖-160的最大載彈量為40噸,B-1B的最大載彈量只有37噸。
在實施核轟炸時,圖-160的能力優于B-1B。
與B-1B相比,圖-160的不足是,電子技術和隱身能力稍遜。
(莊國偉薦自《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