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好的時侯,小朋友都喜歡到戶外活動,由于活動時間比較長,活動量加大,所以引導孩子多喝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許多孩子經常是在老師的提醒下,才去喝水,主動喝水的意識不強。那么,如何讓幼兒主動喝水呢?
首先,我和孩子們一起做了一個小實驗。請小朋友在入廁時觀察自己小便的顏色,有的孩子發現自己的小便是白色的,有孩子發現自己的小便是黃色的,孩子們之間就因為小便的顏色展開了討論:為什么小便的顏色不一樣呢?于是,我又請小朋友去多喝水,再次觀察自己的小便的顏色,當第二次觀察時,許多小朋友都驚奇地發現自己的小便變白了。
結合健康教育活動,我讓孩子了解自己身體的器官,懂得保護好自己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把小朋友的身體缺水的時侯,小朋友會生病,并且小便還會變黃。只有多喝水,才能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不生病。
開始,小朋友覺得很新鮮,每次入廁總能聽見他們在討論小便的顏色?!把?,我的小便變黃了,我要去多喝水”,“我的小水庫缺水了,我要去喝水。”小朋友之間還能互相督促提醒,小便黃了一定要多喝水,漸漸的,孩子們有了自我保護的意識,并養成了勤喝水、多喝水的良好生活衛生習慣,老師整天在班級里追著小朋友多喝水的現象不見了。同時,許多家長在家中也配合老師共同引導孩子,受到比較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