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班里的泉泉拿了一本寓言書,我翻了翻,覺得里面的內容很容易被孩子們理解,就選講了幾篇,孩子們聽了以后都能明白寓言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其中一篇“多嘴的八哥”,孩子們更能結合現實情況進行理解,在聽我講的過程中,就有幾個孩子說:“卓卓是個多嘴的八哥”。卓卓平時的行為的確很象寓言故事中的八哥,別人在說,他搶著說,不該說的,他唧唧喳喳說個不停。從那以后,只要卓卓一說話,孩子們就會“多嘴的八哥”叫個不停,就這樣連續了幾天,終于,卓卓再也不能忍受別人這么稱呼他,就含著眼淚對我說:“李老師,我不是多嘴的八哥,我以后改正多嘴的毛病”。我聽了以后,安慰了他一會兒,便把他的想法告訴了全班的孩子,孩子們也覺得這樣稱呼他不對,便都誠懇地給卓卓道了歉,同時也表示今后要幫助他改正缺點,卓卓聽了以后慢慢地露出了他以的笑臉。從那以后,卓卓漸漸地改掉了多嘴的毛病。
事過以后想想,我當時只覺得孩子們的比喻挺恰當,并沒有及時制止那幾個孩子的行為,從而給卓卓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傷害。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別是一些帶貶義的綽號,成人往往不樂于接受,孩子們也是一樣,因為他們有了辨別好壞、美丑的能力,往往一句不雅的話,就會給他人造成傷害,看來以后在處理類似的事情上還得慎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