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誰都難免有個頭疼腦熱的毛病。孩子抵抗力低,更易罹患疾病,可是在醫院里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當醫生問起患兒的情況,比如什么時侯生過什么病,什么時侯打過什么預防針,有些家長卻稀里糊涂、回答不清。這給醫生了解病情、診治疾病增加了困難。如果家長從孩子出生之日起,就為其建立一份完整的健康檔案,那么帶孩子就診時,這份詳細準確的資料,會為醫生診斷疾病提供幫助。可以說,為孩子建立一個完整的健康檔案意義重大。
孩子的健康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身體生長、發育情況孩子出生以后,要為他們定期測量身高、坐高、頭圍、胸圍、體重等指標,并將這些指標與同年齡組的兒童平均值進行比較,觀察其生長發育是否正常。
進入學齡期以后,除了上述指標外,還應當增加視力測量檔案的建立,以了解孩子視力的變化,防止近視的發生。
預防接種情況孩子出生以后,應到居住地的衛生防疫站或保健站,為孩子辦理預防接種卡,以便入托、上學時查詢,對漏種的項目也容易發現,便于及時補種。
各種疾病史孩子的疾病記錄,如門診病歷、出院證明以及能由自己保存的檢驗資料,要盡可能地搜集起來,逐次整理,妥善保管,不要丟失。這對以后看病有很大的幫助。
青春發育史女孩子首次月經,男孩子首次遺精之類的青春期發育現象,家長也應當了解,并且記錄保存。一方面,可以及時對孩子進行青春期的衛生教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早期發現生殖系統的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各種過敏史。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或醫療過程中有過敏現象,如對食物過敏,服用或注射藥物過敏,以及季節性過敏、接觸過敏等情況,都要及時記入健康檔案。生活中,凡有食物過敏史或有接觸過敏史,以后就不要再吃同類的食品;看病時應主動給醫生介紹孩子對什么物品過敏。這樣,不但有助于醫生診治病情,也有助于孩子的治療,防止出現類似的情況,以保證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