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業等
我今年虛歲70,健康狀況良好。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視“四忌八不”。
四忌。一忌煙。年輕時煙癮大,每天抽兩包紙煙,還抽烈性旱煙。步入老年后,徹底戒了煙。二忌酒。年輕時不只一次地體驗過醉酒如害病的難受感覺。現在完全不沾白酒,偶爾喝一點紅葡萄酒。三忌賭。賭錢不僅有傷同志、朋友間的感情,還有損自己的心靈。舉凡以金錢論輸贏的麻將、紙牌等,我概不沾邊。四忌得。孔子說,人到老年“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如果一味地考慮得失,甚至貪得無厭,會“大傷腦筋”,妨害健康。
八不。先說“不冷不熱”。應該隨氣溫變化增減衣服。熱得出汗才脫衣,難免傷風;冷得發抖才加衣,也會著涼。睡覺被子不宜太厚,如果捂得太熱,掀開被子容易受涼。夏季天熱,不宜打赤膊或靠近風扇直吹,也不宜長時間地開空調。再說“不飽不饑”。吃飯要定時定量,不要等到餓了才吃,“饑腸轆轆”,導致“狼吞虎咽”,既有礙細嚼慢咽,又難于節制食量。俗話說“食勿過飽,食飽傷身”是有道理的。三說“不軟不硬”。我睡過十多年的棕繃子床,初時感到舒服,睡久了又覺得筋骨酸痛。幾年前換成了木板床,鋪棉被,覺得好睡多了。最后說“不快不慢”。退休前,由于進食過多,運動太少,身體虛胖。退休后,每天早上、下午兩次外出散步,每次約1小時,走三四公里。走慢了運動量不夠;走快了渾身出汗,再停下來容易傷風。老年人走步,以中等速度為宜。
我體會到,“四忌八不”,如能持之以恒,于健康大有裨益。
生活八悟
我已到古稀之年,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寫出來與老年朋友們共勉。
一、 活著。日出東海落西山,活一天,少一天;過一天,樂一天;樂一天,賺一天。
二、 追求。人不可無追求,老人亦然。追求是青春的象征,一個人的青春是在他不再追求時結束的。追求什么?一曰健康,二曰有為。有健康才活得有質量;有為才有樂,活得更有意義。
三、 學習。學習是終生的事,一個人的衰老是從他不再學習開始的。學習什么?一是養生保健知識,二是發揮余熱的有關知識。
四、 享受。健康的全部價值就是使我們得以愉快地享受生活,最重要的享受方式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人生只有高興是“現金”,其他至多不過是“支票”。
五、 懷舊適度。人生是一個過程,開弓沒有回頭箭。對往事“常想一二忘八九”,才能夠“健康長壽樣樣有,老當益壯天地寬,滿目青山松和柳”。
六、 什么是“自己的”。地位是暫時的,金錢是身外的,榮譽是過去的,孫子是子女的,只有健康是自己的。
七、 健康四大支柱。生活規律,飲食適當,良好心情,適量運動。生活規律是健康的先決條件,飲食適當是健康的物質基礎,良好心情是健康的精神基礎,適量運動是“精神”與“物質”相結合的催化劑。
八、 “不一樣”。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限的,子女對父母的愛是有限的。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明白人把對子女的付出視為義務和樂趣,一心圖回報,往往惹煩惱。
我的健身良方——滾月球車和放風箏
人人都希望健康長壽。可老年人究竟應該怎樣進行鍛煉呢?10年的退休生活,我的體會是:一要有趣,使其易于持之以恒;二要方法簡便(如不受場地和人員限制);三要科學,即對健康收效明顯而無負面作用。特別是要選擇那些對改善微循環有明顯效果的運動方法。我的具體做法是:
早晨醒來,馬上起床。用月球車滾壓頭、背、胸、腹和腿,共計千余次,耗時15~20分鐘。最近還增加用手按摩太陽穴、百會穴,摩擦胸部(目的是刺激胸腺,增強免疫力)。晚上睡前用腳爐烤背、肚臍、會陰部、手和腳,再用溫水泡腳。用時40分鐘到1個小時。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是用簡便的物理方法(非藥物療法)來改善微循環。從保健醫學知識可知:人體各組織、細胞吸收營養和氧氣以及排泄廢物都要依靠微循環正常運行才能實現。如果微循環出現故障則易生病、易衰老。
戶外活動每天堅持兩小時以上。春、秋、冬以放風箏、快走和慢跑為主;夏天則以露天游泳、逛郊區公園為主。放風箏不僅可交新朋友,而且比散步、快走更有趣。運動量可大可小,全由自己掌握。心理上的治療意義就更大了。老年人具有童心是很重要的,能使人健康長壽。冰心說:“人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老,心老易死。”宋代詩人陸游,他具有童心,活到85歲(在當時來說,相當高壽了)。“整書拂兒當閑嬉,時取曾孫竹馬騎”。這是他一首詩中的佳句。唐代韓愈詩云“老翁真個似兒童,汲水埋盆作小池”。總之,老年人重操兒時玩具,別人會笑,自己亦會發笑,樂在其中也!
通過上述日積月累的運動和自我保健,奇跡發生了。多少年的老毛病都漸漸好轉,尤其是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頻得到改善,夜尿次數比以前大為減少。至于感冒,幾年都沒得過。總之自身免疫力大大增強。
室外快走當真好
我雖已年近花甲,但近四年來,每天堅持在室外快走一萬步的活動,幾乎沒有中斷過。
我有較嚴重的心腦血管病。1996年曾因此住院兩個月。經過快走鍛煉,現在心身狀況有了相當改善。我總結出室外快走有5個好處:
室外快走可強肌壯骨。步行使全身70%以上的肌肉都同時得以活動,讓所有器官組織的機能都活躍起來,更能增強下肢肌肉和韌帶的活動能力,保持關節的靈活性,增強骨密度,起到強健肌肉和筋骨作用。
室外快走可舒展血管。室外散步特別是疾走和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不僅能加速全身血液循環,而且行走時產生低頻、適度的震蕩,促進了血管壁平滑肌的活動,可以防止血管壁出現沉淀物,加速沉淀物的消散,從而使全身血流通暢,血管富有彈性。
室外快走可溫煦臟腑。其機理有三:一是富有節奏的徒步行走,能對內臟器官起到刺激和按摩作用;二是行走對腳心穴位和交匯在雙腳經絡的刺激,間接地刺激了五臟六腑;三是行走時周身加快了的血液循環,滋潤、溫煦著內部臟器。
室外快走可提高呼吸質量。富含負離子的自然清新空氣被人們稱為“高營養空氣”。據測定,在室外,特別是山間、林區、公園及暴雨后的空氣中負離子濃度可高達每立方厘米1800~2500個(為室內七八倍以上)。而且,戶外徒步行走還加快了呼吸節奏,它對體內攝氧量的擴大,更是不言自明。
室外快走可振奮精神。行走不僅鍛煉身體,還能愉悅心情。經驗表明,一般走上15分鐘至25分鐘,就會令人有種爽快感,30至80分鐘是令人陶醉的時間。此時,人的頭腦清晰,身體完全放松,有種昂揚之感。人的心境緣此開闊,精神為之振奮。
主持人:讀者張耀業給我們帶來了他的“四忌八不”。“四忌”中,煙、酒、賭、得(患得患失),都是老年人應該遠離的,而“八不”正是中庸之道,老年人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應該取個平衡。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的一套保健經。讀者張德全介紹了他的保健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醒老年朋友保持一顆“童心”。“童心”能讓您的心靈永遠年輕。讀者蘇開源對室外快走的好處深有體會,但是您要真想進行這項運動,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要選擇合適的運動鞋,鞋底以富彈性而不滑為佳。選擇平整且陰涼的道路。吃飯前后1小時不宜運動。注意運動強度,不宜走得太快,這又正好印證了張耀業讀者的“不快不慢”。讀者盧自潤的“八悟”總結得近乎至理名言,悟之,習之,既樂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