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紹成
9月15日,一個普通的日子,對全體河南電視人而言,卻是一個群情歡愉、同喜共賀、永難忘懷的時刻。1969年9月15日,在時代的感召下,在河南人民的企盼中,河南電視臺面向中原空域,發出了第一聲呼號,從此結束了河南沒有電視的歷史,也掀開了河南電視臺嶄新的一頁。
一間簡陋的機房,一套經過改造的舊設備,30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外行人”構成了建臺初期的全部。由此起步,在35年艱難的創業歷程中,河南電視臺立足中原文化,把握正確導向,緊隨時代步伐,以服務受眾為根本,數度創新,勇敢地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后,河南電視臺加快發展步伐,宣傳質量不斷提高,事業迅猛發展,管理水平日益提升,隊伍素質不斷增強,成為擁有一個綜合頻道和七個專業頻道、全數字化的技術設備、1800多名職工的中原主流媒體之一。
一、河南電視臺建臺35年來,與時代同步,忠實記錄中原大地的每一個發展變遷。
河南電視臺緊扣時代脈搏,以正面宣傳河南為己任,用鏡頭深情、翔實記錄了河南所走過的每一個階段。從建臺之初的《為社會主義生產“小鐵牛”》到上世紀80年代的《實行責任制窮村能變富》,再到90年代的《農機千里走中原》,到2003年的《農民進城——破解三農問題的河南嘗試》,不同階段不同的選題、不同的視角,反映了河南農業的發展歷程;從《改革是搞活企業的必由之路》到《扣酒風波》,到《呈送給省委省政府的特別報告》,到整治企業經營環境的報道,到十六大以后對國企改革以及非公有制的報道,河南電視臺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描繪了河南經濟發展的軌道;無論是《騰飛吧,河南》、《中原大趨勢》、《河南:東引西進推進全方位開放》大型專題和新聞節目,還是《看世界》、《河南與世界》、《潮涌中原》等欄目,記錄了河南以積極的姿態由一個內陸省份向開放大省轉變的全部過程,展現了河南不同階段的巨大成就;在對焦裕祿、吳金印、史來賀、任長霞等典型人物的宣傳報道中,河南電視臺解讀著不同時代的精神內涵。
河南電視臺忠實記錄時代的過程也是配合河南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過程,是正面宣傳河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特別是近幾年來,河南電視臺積極發揮電視優勢,主動出擊,策劃組織大型宣傳報道活動,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向外界展示河南的良好形象,唱響加快發展的主旋律,打好正面宣傳的主動仗,為河南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2001年5月,組織名牌欄目《梨園春》在北京成功舉辦了“梨園春”戲曲周活動;2002年8月,《梨園春》跨過海峽,連續在臺灣演出兩場,兩次活動均在當地引起了轟動,獲得了巨大成功,也開了河南電視臺以欄目為載體對外宣傳河南的先河。2001年4月,河南電視臺精心策劃、組織的“中原大黃河之旅”全國電視風光大賽、2002年6月組織的“走進中國河南”國際電視采訪活動、2004年5月組織的“聚焦新河南——全國電視新聞記者河南行”活動,均以空前的規模和力度,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了河南在不同領域的亮點。同時,開辟了美國斯科拉中文臺、澳大利亞澳亞民族臺等外宣陣地,增強了河南的聲音,提高了河南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表揚。此外,河南電視臺還狠抓河南新聞上中央臺的工作,上中央臺《新聞聯播》的數量從2001年開始呈現跳躍式增長,2003年創下了293條的歷史新高,無疑為河南的對外宣傳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的河南電視臺已成為省委省政府對外宣傳河南的堅強陣地。
二、河南電視臺建臺35年來,與觀眾同行,豐富節目,提高質量,打造精品,不斷增強貼近性和服務性
受眾是電視的生命線,只有抓住受眾,才能占領市場,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站穩腳跟。而要抓住受眾,只有靠一流節目和專業化的服務。盡管建臺之初的同仁們沒有這種理性的認識,但他們卻用信念和努力實踐著這一點,克服初創時期設備簡陋陳舊、專業人員匱乏等種種困難,采制新聞、專題,錄制戲曲等文藝節目,雖然節目形式單一,內容單調,但這種艱苦創業、一心為民的精神卻是難能可貴的,這種精神在一代代電視人中傳承演繹,發揚光大,最終成就了河南電視臺堅持以受眾為本,豐富節目,提高質量,打造精品,不斷增強貼近性和服務性的辦臺理念。
在這種精神和理念的驅動下,河南電視臺從最初的每月平均制作新聞節目3條到后來的每天四檔新聞欄目近百條新聞,從第一個專題欄目《衛生知識》到后來的《黃金30分》,從建臺初期反復播放的8個樣板戲到后來的《七彩虹》到如今的《梨園春》,從第一部電視劇《約會》到后來的《難忘歲月——紅旗渠的故事》、《永遠的非洲》、《榮譽》等,從最初的引進節目與自制節目平分秋色到后來的自制節目占到全天播出節目的80%以上,河南電視臺做節目的理念在變,節目形式經歷了否定自我、不斷創新的過程,宣傳水平和輿論引導水平顯著提高,源源不斷地為觀眾奉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識。《河南新聞聯播》、《中原焦點》、《梨園春》、《溝通無限》等節目經過時間的沉淀和觀眾的考驗,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牌欄目。
為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審美需求,2003年,河南電視臺經過半年多的精心籌劃,于年底推出了衛星頻道改版這一重大舉措,明確了“新聞立臺、文藝興臺”的辦臺理念、“新聞加娛樂”的內容定位和現代、莊重、大氣的風格定位,內外齊抓,首次進行了面向全臺的節目招標、面向全國的整體形象包裝招標、面向全國的播音員、主持人招聘,《武林風》、《華豫之門》兩個創新欄目亮相熒屏;重新對節目進行編排,周末晚間集中播放自辦精品節目,打造周末休閑娛樂板塊;采用國際媒體流行的編排格式,規范熒屏形象。改版后的衛星頻道節目構架更合理,服務性、貼近性進一步增強。2004年6月,河南電視臺再次對衛星頻道白天時段進行了微調,頻道的整體版面更合理,更方便觀眾收視。
為了滿足部分受眾的專業需求,同時探索電視頻道專業化、窄播化的發展道路,河南電視臺分別開設了第二套節目都市頻道和第三套節目經濟生活頻道。2001年6月因為有線無線的合并而成為河南電視臺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整合大大擴展了河南電視臺的頻道資源,法制頻道、影視文體頻道、科教頻道、商務信息頻道、公共頻道5個頻道相繼亮相河南熒屏,5個頻道分別依照頻道定位,開辦了富有專業特色的節目、欄目,觀眾能夠從河南的熒屏上隨心所欲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節目。
三、河南電視臺建臺35年來,注重事業發展,不斷擴大規模,增強實力和競爭力
35年來,河南電視臺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這些不僅僅是量的疊加,更是質的飛躍。
35年是河南電視臺技術設備不斷升級的35年。電視是重裝備行業,先進的技術設備是做好宣傳、服務受眾的基礎。從建臺初期使用的由北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的前身)援助的3迅道電子管電視中心設備開始,河南電視臺5年一小步,10年一大步,經歷了晶體管時代和由黑白電視向彩色電視過渡的階段。從90年代起,河南電視臺緊盯電視媒體前沿科技,引入技術人才,堅持科技創新,加快了技術開發、改造的力度與速度,開始實施由模擬分量向數字化電視邁進的巨大工程。進入新世紀后,河南電視的技術設備迎來了高速發展的春天,購置了數字化的采、編、播設備,建立了全臺統一的非線性編輯制作網;建成了現代化的播控中心,節目播出全部實現全數字化的硬盤播出,大大提高了節目信號的播出質量,也提高了播出的安全性。2004年,河南電視臺新購置的兩輛16迅道的大型轉播車到位,技術先進、功能齊全、安全性高,符合電視系統設計的大型化、多功能化趨勢,總體技術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自4月7日正式使用以來,先后轉播了多場大型演出,產生了很好的效益。
35年是河南電視臺努力擴展有效覆蓋的35年。覆蓋是電視的生命線,沒有有效覆蓋,發展就是一句空話。1996年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上星,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的理論覆蓋達到周邊52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擴大覆蓋的一次飛躍。近兩年來,為了形成節目—覆蓋—廣告良性互動的局面,拉動收視率,增加廣告創收,河南電視臺成立專門機構,劃撥專項資金,采取有線、無線相結合的辦法,加大衛星頻道在全國的覆蓋率。央視索福瑞最新調查表明,目前衛星頻道在省內的覆蓋率已達80%,在落地河南的所有頻道中排名第一。2004年4月1日,都市頻道新增的駐馬店大樂山發射塔、鶴壁大亞山發射塔、鞏義五指嶺發射塔三座無線電視發射塔同步開機,完成了對河南70%以上人口的無線覆蓋,大大提高了都市頻道的收視率和影響力。新開辦的電視劇頻道自開播之日起就實現了通過光纖網絡有線覆蓋全省18個省轄市,并將不斷擴大在全省的無線覆蓋。
35年是河南電視臺廣告經營不斷拓展的35年。90年代,河南電視臺成立了專門機構,通過公開競聘的方式選拔廣告經營負責人,并引入全新的廣告經營機制,廣告創收由1000多萬元上升到1億多元。進入新世紀,特別是近兩年來,河南電視臺以發展產業的眼光經營廣告,以現代產業規律和電視運營理念指導廣告創收,推出了陽光價格體系、整合廣告資源、放開專業頻道廣告經營、引入競爭等措施,廣告創收以35%的速度逐年遞增,今年有望達到4個億。
四、河南電視臺建臺35年來,管理不斷加強,隊伍不斷壯大,素質不斷提高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產力。河南電視臺自建臺以來,始終將加強管理放在首位。特別是近兩年來,河南電視臺以媒體前沿理論為指導,根據電視發展的產業規律,引入了一系列科學管理的理念,大膽進行體制創新,不斷推進人事和機構改革,積極探索建立節目評估體系和動態管理體系,科學制定河南電視臺成本核算實施細則,加強節目管理,明確投入產出比,使全臺的管理趨于科學、規范。目前,河南電視臺已建立了一整套規章制度,形成了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發展的良性循環。
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大膽的體制創新,積極有效的人事和機構改革,在河南電視臺形成了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好環境,極大地激發了全體干部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河南電視臺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目前河南電視臺干部職工隊伍已從建臺之初的30多人,發展到今天的1800多人,其中,本科以上人員736人,占臺聘以上職工的60%,副高級職稱以上的115人,初步形成了專業種類比較齊全、結構比較合理、綜合素質較高、具有較強凝聚力和戰斗力的人才隊伍。正是有了這樣一支隊伍,一項項艱難險重的宣傳任務順利完成,一套套高技術裝備轉化成了現實的生產力,一件件精品走上了熒屏,走入了百姓家中。河南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作出批示,稱贊河南電視臺干部職工隊伍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善創造、特別能奉獻、讓黨和人民放心的隊伍。
白駒過隙,光陰荏苒。35年轉瞬即逝。回首河南電視臺的過去,艱辛中透出豐收的喜悅,展望未來,希望中滿含發展的責任。與時代同步,與觀眾同行,是河南電視臺不變的宗旨,關注生活,記錄時代,提高質量,服務受眾,是河南電視臺不變的追求。在未來的日子里,河南電視臺將以更加成熟穩健、堅強有力的步伐不斷前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