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萍
近年來,隨著報紙等大眾傳媒的不斷發展,新聞漫畫在新聞報道和報紙版面中的獨特作用也愈來愈被重視起來,有的重要新聞報道要配以簡潔明了的新聞漫畫,有的報紙每期辟出一塊版面編發新聞漫畫,有的定期開辟漫畫專欄,總之,新聞漫畫的地位在新聞報道中的作用正日漸提高。
然而,一幅質量上乘的新聞漫畫的產生卻是不容易的。它需要創作人員具有強烈的精品意識、敬業精神和對黨的新聞事業的執著熱愛;需要深入生活,深入社會調查研究;需要細心揣摩,挖掘出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事件和主題思想,選取獨特的角度加以創作;需要苦心錘煉,精心創作……這期間,新聞漫畫創作者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要不斷加強思想政治修養,加強文化修養,還要加強藝術修養等等。我國著名的漫畫家華君武先生在《給戰士講漫畫》中就曾說過:“我們畫漫畫的要加強各種各樣的修養,首先就是政治修養。因為人首先要有個立場、觀點。如果你沒有正確的立場,沒有正確的觀點,就做不好什么事情,你也畫不好漫畫。”由此可見,思想政治素質對新聞漫畫創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這種指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思想政治與敬業精神、責任感。敬業精神和責任感實質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敬業精神——為黨的新聞報道及新聞漫畫事業不計報酬,不計得失,埋頭創作;責任感——對國家、民族、人民、黨的事業無限忠誠的高度責任意識。這兩者都是建立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基礎上的,很難相信,沒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質,就會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所以,思想政治是與敬業精神、責任感密切相連的。
如今,許多人都把新聞漫畫當做是一種傳播真理、維護正義的武器。但是,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影響,有的漫畫創作者卻違背了漫畫創作者所必須遵守的準則,用“拿來主義”,搞“剪貼藝術”,做虛假創作,甚至剽竊他人作品,嚴重地褻瀆了自己的職業。例如:1997年在人民郵電報舉辦的全國郵電漫畫大賽中,一幅署名為福建劉某的參賽作品和山東于昌偉的漫畫作品,無論是構圖、繪畫技法、還是畫面文字均分毫不差,最后經過核實確定福建劉某的漫畫作品是剽竊他人作品。對這樣的人來說,漫畫創作從來就不是一項事業,也根本談不上什么敬業精神。
二、思想政治素質與創作敏感。新聞漫畫創作敏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實踐中鍛煉和培養出來的一種特殊素質。紛繁復雜的世界,每一件事情都往往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理解。一個新聞漫畫創作者有了正確的立場,就有了政治敏感性,就會對新出現的事物、新發生的事件的政治屬性、政治傾向和政治后果、政治意義迅速而準確地作出判斷,并進而確定這件事、這種情況是否有意義,是否需要創作新聞漫畫以及應當怎樣通過新聞漫畫來反映。例如:在“法輪大法研究會”被政府明令取締后,著名漫畫家方成給上海《解放日報》畫了一幅漫畫作品《砸腳了》,該作品揭露了李洪志所說的他能未卜先知,能預知未來,怎么連這個研究會被取締,他事先一點也不知道,吃了一驚呢?芽他若不吹還沒事,吹了之后,被無情的現實揭穿他的假面孔,這使人想起“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句俗話來。如果有了政治敏感性,深入到實際生活中去,往往可以見人之所未見,發現和抓住別人沒有發現和抓住的問題,加以發掘,創作出針砭時弊、質量上乘的新聞漫畫來。
三、思想政治素質與主題的提煉。提煉主題最重要的原則應是站在“高處”立意,站在地上取材,即根據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中心工作,選取現實生活中鮮活的事實,來褒揚先進,鞭撻落后,解惑釋疑,引導輿論,將人們的思想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軌道上來。只有吃透“上頭”,通曉全局,才能提煉出既符合中央政策,又能滿足讀者需要的主題來。
不少新聞漫畫作者有一種想法,作為地市級的新聞漫畫工作者,既接觸不到重大的選題,又很少遇到重大事件,很難提煉出既新鮮又深刻的主題來,“雞毛蒜皮”、“家長里短”,好主題哪里去找?芽其實,這些“小中能見大”、“墻外有余音”的平凡小事卻往往能反映社會動向、社會風氣和社會心態的變化。古詩說“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也是這個意思。
要做到小中見大,其訣竅是要具有客觀意識,就是要具有一定的理論修養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同時深刻領會黨的方針、路線、政策、法規,在生活中遇到一個新聞漫畫題材時,把它放到政治大環境中去衡量、審視它的新聞價值和社會意義,從而創作出有深度、有力度的新聞漫畫,令讀者品之有味,感到暢快。例如李二保創作的漫畫《我的牛》?穴榮獲1999年第9屆全國美展二等獎?雪就是一幅力作。李二保在談到他創作這幅畫的體會時說:他從小對牛就有很深的感情,如今社會上流傳著一首順口溜,屁股下坐著一座樓?穴指高級小車?雪,一頓飯吃了一頭牛?穴指公款吃喝?雪,于是想到父輩們在田里耕作的情景。表現技法上,他用筷子夾住一頭牛,也確實證明了他有一定的膽識和過人技巧。畫中的那位老農仰面高喊:“我的牛?選”給人以藝術上的感染,確是一幅切中時弊的漫畫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