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錫景 楊少軍
創刊于1984年10月1日的《濮陽日報》,今年10月1日,將迎來她20周歲“生日”?!跺ш柸請蟆钒殡S著濮陽市的建立而創刊、伴隨著濮陽市的發展而壯大。特別是近兩年來,濮陽日報社實施“二次創業”,辦公條件大為改善,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報紙從內容到版面都煥然一新。新華社總編輯南振中去年在濮陽日報社考察時,對報社一流的辦公條件、一流的辦報質量發出了由衷的贊嘆,河南省內外的不少地市黨報的社長、老總紛紛帶隊前來這里參觀學習,《中國新聞出版報》、《新聞愛好者》、《河南新聞出版報》等新聞報刊都介紹了該報的經驗?!跺ш柸請蟆罚玻澳陙淼牟粩喟l展壯大,特別是近兩年來的巨大變化,是報社歷屆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干部職工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結果,更是報社黨委一班人團結帶領全社員工改革創新、扎扎實實地開展第二次創業的結果。
一
濮陽市地處河南省東北部的黃河灘區,是1983年9月才開始建設的新興城市,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濮陽日報》創刊初期,辦報條件十分艱苦。當時,由于剛成立不久的濮陽市委、市政府仍在原安陽地委大院辦公,報社創刊初期的30余名工作人員,先期到達蓬蒿遍野的濮陽縣孟軻鄉后,只好臨時租用十幾間簡易平房辦公,“稿子編寫于床上、匯報請示去安陽、圖片制版到新鄉、報紙印刷在濮陽(縣城)”,就是當時辦報條件艱辛的真實寫照。20年來,在濮陽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報社歷屆領導班子帶領全體職工發奮圖強,艱苦創業,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積極開展宣傳報道,為濮陽市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報社的各項事業也有了長足發展。報紙由創刊初期的周一刊四開小報,先后經過周二、周三刊,到1994年已發展為對開日報;發行量由創刊初期的1萬份,發展到1998年的3萬份。
隨著我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報社在發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了諸多困難和問題。2002年初,報社領導班子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敏銳地感到,在黨和人民對黨報的要求越來越高、報業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濮陽日報只有盡快改變辦報條件差的狀況,更新辦報理念,提高辦報人的整體素質,進一步理順體制、搞活機制,提高報紙的競爭能力,才能更好地擔當起黨和人民交給的宣傳報道任務,才能在報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此,報社領導班子經過認真研究,決定開展報社“二次創業”活動,并確立了“二次創業”的總體目標和思路,即:堅持“團結、創新、發展”的宗旨,突出抓好六項工作(精心制作正刊、特色打造副刊、發展壯大???、拓寬強化銷售、做強做大廣告、放開搞活企業),提高兩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樹立兩個形象(社會形象、市場形象),創造一個品牌(濮陽日報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這一新的思路、新的舉措,得到了全社員工的熱烈響應和支持。
為了搞好報社的“二次創業”,報社領導班子解放思想、銳意進取,對影響報社發展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創新。通過對領導體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有效改革,報社各項工作日趨健康、平穩、高速運轉。
“人事制度改革也好,分配制度改革也罷,都是為辦好報紙、提高報紙質量服務的,辦好一張讓市委、市政府滿意,讀者喜歡,市場接受的高質量報紙是報社各項工作的中心環節?!睘榇_保報紙宣傳報道的正確輿論導向和宣傳報道的質量,報社新一屆黨委成立兩年來,社長、總編無論再忙,始終堅持“三個原則”:堅持重點報道工作聽取匯報;重大報道活動參與策劃;重大批評報道參與把關。為進一步把《濮陽日報》辦成更加“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區域性主流媒體,報社黨委、編委多次組織人員深入全市六縣區、工礦企業、農村鄉鎮、學校、機關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征詢辦好報紙的意見。在此基礎上,要求全體采編人員要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工作的大局,以實現“三貼近”為目標,不斷強化新聞策劃意識和精品意識,精心采編每一篇稿件、每一塊版面,精心打造每一期報紙。去年,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工興市”的戰略,報社黨委責成編委會認真研究制訂出了詳盡的宣傳報道方案,組織得力記者通過深入調查研究,采寫編發了《百轉千回絕處逢生》等重點報道和系列報道,在全市上下營造出了齊心協力抓工業的濃厚輿論氛圍,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批示表揚。由報社主要領導建議在要聞版開設的《經濟環境服務熱線你問我答》欄目,以問答的形式,由政府有關部門出面,回答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解答群眾反映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不僅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而且先后兩次受到省新聞閱評員、審讀員專門撰文表揚。按照報社黨委提出的“精心制作正刊、特色打造副刊、發展壯大??钡乃悸?,報紙版面不斷改革,內容不斷創新。為進一步增強報紙的可讀性、貼近性,提高報紙的吸引力、感染力,報社主要領導多次主動找市委主要領導建議,希望切實改進會議報道和領導人一般活動的報道。在征得市領導的支持后,及時制定出了《濮陽日報關于進一步改進會議報道和領導人一般活動報道的意見》,使《濮陽日報》會議報道和領導人一般活動報道大大減少,把更多的版面讓給了“典型”,讓給了來自基層的鮮活新聞。
有耕耘就有收獲。兩年來,《濮陽日報》報紙質量穩步提高。2003年,《濮陽日報》再次躋身河南省一級報紙行列;在全?。玻埃埃材甓群眯侣勗u選中,《濮陽日報》有7件作品分獲一、二、三等獎,創下報紙創刊以來歷史之最。
二
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地市黨報,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廣告收入空間有限、發行數量偏低、經營理念落后、經營投入資金和人才匱乏的情況下,如何在盡力辦好報紙的同時,積極拓展報社經營空間并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是報社黨委一班人認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問題。
針對濮陽日報社經營發展的實際,借鑒外地報社的經驗教訓,經過認真調查和思考,報社黨委提出了“探索管放結合的經營機制,擔有限風險,走穩步發展之路”的報業經濟發展思路。所謂“管”,就是通過對報社現有國有資產的有效管理和經營,確保其保值、增值;所謂“放”,就是要在努力做強做大報紙廣告創收、印刷經營和報紙有效發行三項報社傳統經營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充分挖掘和利用報社自身優勢及品牌效應,大膽進行資本運作,廣泛吸納外部資金和人才,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廣辟增收渠道,不斷壯大自身經濟實力。同時,凡吸納外部資金合作經營的項目,全部實行有限責任公司的形式,報社只以投入的有限資產承擔有限風險,以確保報社國有資產不受大的損失。用濮陽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許廣川形象的說法就是,“報社經營之船,既要迎著市場風浪前行,又要防止被市場風浪打翻”。
按照這一新的經營理念,兩年來,濮陽日報社已先后吸納外部資金439萬元,成功合作開辦了濮陽日報社新文食品有限公司、廣告文化發展中心、書畫院等企業,并于去年4月份,面向社會公開選聘了新文食品有限公司和廣告文化發展中心經理。報社利用社會資金合作開辦的新世界酒店、新文國際旅行社也已正式營運。
三
俗話講:“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倍潭虄赡觊g,在報社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濮陽日報社的“二次創業”之路愈走愈寬——
2003年,廣告收入比上年增長11.85%,年收入由2001年的282.8萬元增加到364.3萬元。
2003年,報紙實現了以自辦發行為主,發行費率降低了一個百分點,發行份數達到3.2萬份,基本達到全市每百人一份,做到了穩中有升。
2002年10月,報社印刷廠占地18畝的新廠在高新區奠基,2003年新建廠房1700多平方米,彩印包裝分廠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在新廠開工生產;印刷廠全年實現產值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利潤比上年增長8.9%;報紙印刷質量穩居全省前列。
辦公條件大為改善:2003年7月,現代化的新辦公樓投入使用,采編、辦公全部實現了網絡化、電腦化,職工健身、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2003年元旦,報紙實現了彩印。2004年元旦,報紙成功擴為對開8版,3月份,又開通了電子網絡版。
目前,報社經營收入由2001年的1800萬元上升到2000多萬元。固定資產由2001年的1000多萬元上升到3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