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纓
版面作為報紙內容的整體表現形式,是報紙的臉面,是幫助吸引讀者閱讀的手段。一張報紙是否吸引讀者,雖然內容是根本性的因素,但最先影響讀者的,卻是版面的吸引力。
近年來隨著報業競爭的不斷加劇,越來越多的報紙為順應時代的發展和讀者快節奏生活的需求,在版面編排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這些報紙的版面拋棄繁文縟節,一切為簡潔、方便、醒目讓路,大膽采用大照片、大標題、粗線條、模塊式的表現手法,與傳統版面形成鮮明對比。在版面創新潮流中涌現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版式有:
《北京青年報》。該報用102線和一個字寬的底紋將整個版面全封閉框起來,采用大照片、粗黑標題。每個標題都用色塊鋪底,有的整塊文字稿件也用色塊鋪底,版面色彩濃烈,視覺沖擊力極強。
《南方周末》。該報刻意留白,很少用欄線,文章之間用兩個字以上空白隔離,標題大,留白也超常,頭版多用超大彩色照片。
《深圳晚報》、黑龍江的《生活報》。這一南一北的兩張報紙,風格極其相似。都是通欄報頭,彩色大照片占據了五分之四的版面,少許文字點綴,多是本期報紙的索引,重要位置配上幾個經典廣告。
這些版式的最大特點,就是積極調動各種編排手段,打破舊的條條框框,如傳統版面上所禁止的橫通、豎通、碰題、線框重疊等等,大膽采用超大標題、超大照片、以及黑和留白,形成一種獨特的氣勢,令讀者感到新鮮與刺激。其創新精神應予充分肯定。
當前,在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的強大沖擊下,報紙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吸引讀者的眼球,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創新永無止境。而不斷創新的前提是對問題和缺陷的認識和反思。我們在為報紙版面推陳出新而喝彩的同時,也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的思考。
版面創新敢于突破舊的條條框框,并不等于可以隨心所欲,一切應以方便讀者快速有效、輕松愉悅閱讀為準繩。而傳統版面所包含的價值內涵是一代又一代報人對報紙版面的規律性的總結,已為廣大讀者所接納和認同。
版面的首要功能是評價新聞。報紙要讓讀者明白所表達的思想,就要通過內容的長短、位置的輕重、標題的大小、線框的粗細以及稿件的組合等編輯手段來強化重要稿件,弱化相對次要的稿件。作為中國最權威的報紙,《人民日報》可以說把版面評價新聞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有讀者說,人民日報的每個字都是政治。其實何止如此,人民日報的版式更是政治!什么稿件放什么位置,標題用什么字號、什么字體,甚至橫排還是豎排,稿件包不包框,修飾線是粗還是細等等,無一不有“說法”。
版面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創造美感,讓讀者感到愉悅。中國傳統美學講究端莊內斂,不張不揚。新民晚報堪稱這方面的典范:整體布局均勻,過大的稿件通過“甩文”分解分散;標題輕靈秀脫,大多用黑體、粗圓、宋體、楷體,最重也不過大黑;稿件交叉咬合,給人渾然一體之美感。當然,對于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眼光、不同的口味。但不管個人的分歧有多大,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美的版面一定符合美的基本規律,即講究和諧平衡。就像一個人,濃眉大眼是美,眉清目秀也是美,但歪鼻子斜嘴巴肯定不美。
因此,版面創新應遵循以下兩條基本原則:
1.版面形式要為新聞內容服務。
版面的設計不是為了裝飾而是為了解釋;不是為了引起轟動,而是為了讓讀者感到親切;不是只看業內的反映,更要注重讀者的反映。報紙的最主要功能是傳播信息,恰當的版面形式可以更有效地傳播新聞內容,如通過標題的大小、位置的先后、線框的粗細等版面語言,幫助讀者判斷和領會新聞的價值。同一稿件,標題橫排要比豎排有沖擊力,顯得突出;同樣的字號,黑體顯得凝重,楷體顯得活潑,宋體顯得輕靈。這些版面語言讓讀者一眼就看出編輯在強調什么、突出什么,知道編輯的思想甚至情感。
因此,版面上標題長短、字體輕重、線條粗細、圖片大小的處理,要根據內容需要來確定,不能提倡大標題、大圖片、粗線條,就一律題大無度、字黑無邊、線粗無比、圖大無限。雖然“大題小文”是吸引讀者的一種有效手段,短時間內能起作用,但效果十分有限,題文不符最終是留不住讀者的。而且超大標題、超大圖片、過多留白,會擠掉版面的文字容量,對報紙的信息傳播功能反而是種弱化。所以決不能以與內容不相稱的版面形式進行新聞“炒作”,更不能以虛張聲勢的形式欺騙甚至誤導讀者。
2.版面設計要富有美感。
讀者閱讀報紙,既是一個獲取信息的過程,也是一個審美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不協調的細節都可能引起讀者的不愉快,甚至可能妨礙讀者對新聞的準確接受。相反,美的版面,能引起讀者閱讀的欲望和興趣,使讀者在賞心悅目中一目了然地瀏覽全版。那么什么樣的版面才美呢?
簡潔明快為美。版面作為新聞的載體,不僅要重點突出,而且應簡潔明快,一目了然,這樣才能吸引讀者閱讀,方便讀者閱讀,使讀者在較短時間內了解到盡可能多的東西。簡潔的版面能讓讀者明明白白地看出版面上哪幾篇稿件應當先看、細看,滿足他們高效率順利獲得信息的需要。
組合和諧為美。現代版面并不忌斷版和碰題,但不能隨意斷,半版或正中斷開就很不協調。按“黃金分割”律畫出的橫、豎欄框,視覺效果為最佳。大標題、大照片也要有度,恰如其分為好。色彩也要講究柔和,忌雜亂與刺激,一般以彩照的主色調為全版用色的基調,漸次搭配,而不宜用大紅大綠的強色差。要達到和諧的形式美,還應掌握和運用好平衡、對比、虛實、節奏等公認的美學規律。
圖片出彩為美。新聞照片好比在平面的版面上開設的窗戶,能顯示出立體感和縱深感。一幅好的新聞照片能給版面增添無窮魅力。在被稱作“讀圖時代”的今天,新聞照片應突出其新聞眼,最好能標出精彩的新聞標題;畫面以現場抓拍為最佳效果,有動態的人物表情更能體現美感;照片排列要錯落有致,安排得體,才會給讀者愉悅感。
富有個性為美。個性亦即風格。在眾多的報紙面孔中,不用看報頭,一眼就知道報紙的名字,便是報紙獨特個性使然。沒有個性的版面是不成功的,就像一張毫無個性的面龐,不易讓人記住。個性鮮明的版面,往往能在眾多報紙中脫穎而出,被廣大讀者認可和記住。
據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對北京讀者的調查,有61%的讀者表示愿意多花點錢買那種印刷質量更好、版面風格更令人喜愛的報紙。從一定意義上說,版面競爭是報紙競爭的一個重要方面。版面在創新過程中,要善于進行理性思考,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和作用,真正成為向讀者傳達信息,與讀者交流,為讀者提供享受的平臺。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蔡雯在《對當代中國報紙版面革新的觀察與思考》一文中所說:“在新世紀中,報紙版面對傳統的繼承和突破,需要勇氣,更需要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