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玉

在許多人眼里,“心累”根本不算是病,但無數事實和現代科學給我們的答案是悲哀的?!靶睦邸蹦軐е?種致命疾病:焦慮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除此之外,“心累”還是心腦血管潛在發病因素之一。
心理學家認為以下五種人最易“心累”:
事業型
這種人總是在事業的天地里無止境地奮斗,瘋狂地工作,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處于壓力的浪花下,他們不懂得怎樣減壓,卻不停地加壓,拼命生活和大能量地投入,讓他們身心高亢地長期處于緊張之中,在實現了成功喜悅的同時他們也患上了嚴重的焦慮癥或抑郁癥。原因是,在他們心中永遠有做不完的事,在成功時焦慮,在失敗時抑郁,激烈的競爭下的心理狀態終日高強度緊張,不滿足時心情沮喪陷入憂郁,只要他們的事業不止,“心累”形成的透支漸次會形成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礙。這種“心累”的人多在商界或競爭激烈的領域。
挫折型
他們對自己的奮斗遭遇和人生必經的曲折難以承受,更不知道怎樣去排遣。同時又不會調整在受挫中的痛苦情緒,心事重重,總認為一朝受挫便終生不順,永遠不會再有生命的艷陽天,據專家調查: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期中,有相當一批人因為前途無望失業下崗和難以適應市場經濟下的人際關系而一落千丈。在心灰意冷懶的失落中走進抑郁的森林。
自卑型
這種人總是生活在“不如別人”的世界里,形成冰凍的心態,整天為自己無法加入自信的隊列而焦慮不安。他們從內心深處時刻想到被別人承認、被他人重視,把別人的評價和微不足道的言談看得十分重要,在意別人的一舉一動而情緒波動極大,甚至偏激地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心中的雜念和敏感的神經讓心態永遠處于被動的疲憊的戒備中。他們對生活對世界常常充滿迷茫:無趣、無望、無助、無動力、無價值、無意義的消沉感時刻壓在心頭。太在意的潛在細膩使他們的心胸永遠喜歡偏離寬廣。
追求完美主義者
由于完美的需求和商品經濟社會的價值觀發生矛盾,情感的貶值和心靈的失望都可能成為“完美者”心累的導火索,而理想的做法又常常和現代生活難以統一,生活中稍露陰影便會使其難以接受,伴隨孤獨、清高、不愿同流合污的內心世界的倔強,追求紅塵不染的風格使完美型的人心力交瘁,久久壓抑久久的堅持為完美者埋下了心理病變的炸彈,看不慣世態的變幻,難容生活的暗影是完美者走向心理沉重的主因。
認真型
這種類型是五種人里最典型的疾病發生群。這種人群的征候是做事一絲不茍,按部就班兢兢業業的工作習慣,使他們對事物的看法總是刻板和機械。每當工作生活中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們便頓覺大傷自尊或蒙受了奇恥大辱,在他們生命的概念中不允許有任何違背認真的事情。他們對事物追求嚴謹,不理解事物在進行中的改變,不接受任何傷害與曲折,缺少靈活,不活躍,固定在一點的思維模式是認真人的典型代表。當現代社會許多事物開始變革時,認真的人心中巨大的費解和四面八方的困惑便凝成了無法釋然的心理謎團?!靶睦邸钡募膊∮纱硕?/p>
戰勝心累
中國有句俗話對現代人仍有健康價值:“沒心沒肺,長命百歲”。需要補充做到的還應加上一句:“沒心沒肺,戰勝心累”!我們說的“沒心沒肺”并不是凡事不管凡事不做,更不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在奮斗上全力以赴在行為中順其自然,不為功名所累,不為瑣事糾纏,讓心在平和的養料中安詳而進,才是“沒心沒肺”的真諦所在。
“心累”其實是一種失敗的情緒,要想戰勝“心累”就必須讓心情燦爛。而心情燦爛必須要學會“沒心沒肺”?!靶睦邸钡脑蚝芏啵菏聵I的壓力、婚姻的受挫、無端的傷害、競爭的矛盾、失業的危機、疾病的恐懼、權力的失落、財富的流失等等都能使心如鉛重。所以,當我們懂得了“心累”的弊病,就要學習戰勝“心累”的方法。其實每一個人都有“心累”的經歷,“心累”從某種角度說是人生必經的奮斗過程,重要的是別把“心累”看得太重,不要整日深陷在“心累”的沼澤中,不要誤認為只有自己是“心累”的受害者,放寬心胸,勇敢正視“心累”。戰勝“心累”,最好的救治醫生就是你自己。
專家為我們提供了4種戰勝心累的辦法:
1、放松訓練。 由于我們每個人對壓力的反應方式不同:有的人擔憂,有的人發愁,有的人頭痛或胃痛等,所以我們需要找到自己放松的方式。首先要知道你的焦慮是生理方面還是精神方面。如果是生理性的,那么可能出現心跳加速,感到緊張、出汗、手或膝蓋抖動、手心冰涼和潮濕等癥狀;如果是精神方面的,那么你可能注意力無法集中,過分擔憂煩躁不安。對于第一類生理癥狀可通過鍛煉放松你的身體,做深度肌肉放松,舒展身體,做些本能活動效果良好。假如是第二類精神方面的,可做想像放松法,閱讀、尋求朋友傾訴、冥想美好,有意產生使人愉快的幻想。
2、壓力疫苗法。 通過不斷地和持續地思考可怕情境以達到不安來減少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焦慮。通過經歷(現實的或想像的)可怕的情境(只要可怕的傷害沒有出現)來減少不現實的恐懼。伴隨著這一經歷,讓我們逐漸意識到恐懼只是我們對情境的看法,是我們不正確的期待,而不是實際的刺激。我們學會了現實地看問題,就能逐步減少擔憂敏感焦慮的疲憊反應,就會樂觀客觀地認識生活。
3、提高心理韌性。 面對心理壓力我們要有健康的反應,其中很重要的是要有心理的堅韌性。當我們感到別人和真實的世界并不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美好時,我們的心理會發生沮喪、生氣甚至絕望,這時是鍛煉心理韌性的最好時機。面對挫折你必須要有開闊地思維,積極地警示自己:我完全可以戰勝突變?;蚋嬲]自己:世界上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痛苦,遭遇痛苦是必然的。并且記住,災難只是一個過程,不是人生的結果。
4、科學地飲食。 它同樣能緩解你心理的衰老。當你心境不佳時,可吃一點兒香蕉。香蕉含有一種生物堿,可以幫助振奮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素和維生素B6的最佳來源,這些都可以幫助大腦制造血清素,讓人心情順暢。全麥面包同樣可以抗拒不良情緒。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渥特曼博士告訴我們:全麥面包是一種可以吃的抗憂郁劑。因為碳水化合物是促使血清素增加的催化劑。經常吃菠菜也會使心境陽光,菠菜富含葉酸。人體缺乏葉酸會導致精神疾病,營養學家發現:那些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會出現失眠、健忘、焦慮、憂郁癥狀。菠菜會補充葉酸抗憂郁。解除心理疲勞,使人不焦慮不易發怒的食物還有大蒜。大蒜雖然氣味不好,但專家發現,大蒜會迅即為你帶來好心情,是抗焦躁的飲食良藥。還可以選擇喝一些低脂牛奶。常有經前癥候群的婦女,吃了1000毫克的鈣片3個月后,四分之三人的緊張、暴躁和焦慮得到緩解。而低脂牛奶含鈣量最高,是我們調整心情的好朋友。
編后:
據了解,中國目前約有各類心理疾病精神障礙患者1600萬,精神衛生已經成為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茖W的減壓將是現代人保證心理健康的首選,我們都處于“心累”的年代,未來世界干擾心理健康的事情會與日俱增,而我們在事業的途中在婚姻的圍城里在生命的舞臺上難免遭遇各種壞心情。假如誰遇到了,就當是搭錯了一趟班車,下次看準站牌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