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惠琴
隨著無償獻血事業的不斷發展,參與無償獻血的公民人數日漸增多,因而免費用血的人員也在逐年增加,相應單次所報銷的費用也不斷增大。顯然,在無償獻血免費用血政策實施工作中所帶來的困難和問題也不斷增多。下面,筆者就近幾年來在實施免費用血政策中對所存在的問題及困難作一些分析探討。
問題:(一)無償獻血證的購置、使用和管理不規范
目前,部分采供血機構在無償獻血證的購置、使用和管理等環節存在不規范、管理不嚴的問題。一是證件生產廠家過多過濫,導致證件生產、供應和購置環節的粗制濫造的現象。雖然中國輸血協會曾下文要求使用由衛生部統一制作的無償獻血證,但據了解,仍有一些采供血機構由于利益驅動未到國家指定的地點購買《無償獻血證》,因此,造成濫用無償獻血證十分嚴重。
對策:(一)加強源頭管理規范《無償獻血證》生產、使用與管理
1、首先要嚴格執行國家的有關規定,到指定的生產廠家購買證件,對不按規定購買無償獻血證的單位應予嚴肅處理,其次要加大對非法生產、銷售無償獻血證件的廠商的查處力度。
2、要加強對無償獻血證件的保管和發放工作。采供血機構要從進貨、發證、報廢等環節上嚴格把關,建立健全有關制度。獻血管理機構要定期檢查獻血證的發放、使用和報廢等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3、推行以“卡”代“證”管理機制,實行《無償獻血證》的智能化管理,可在全國采供血機構逐步推行數據卡及費用微機機具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上的差錯和失誤。方便受益者和工作人員進行免費用血審批工作。
4、規范無償獻血證的填寫內容,如姓名,年齡,血量,采血時間,采血者,獻血者證件號碼及每個獻血者的血源碼。發證機關的印章,最好使用鋼印,專人保管。
問題:(二)無償獻血的返還經費與留存比例不合理
當前,我國無償獻血的返還經費沒有統一的標準,各省、市免費用血返還政策也不盡相同,返還經費占血站年收入的比例也不一致,其管理經費的機構也不統一,有由地方地市獻血辦統一管理的,也有由血站代為管理的。因而造成了各自定章,各行其事的狀況,同時,各地血價收費中并未包含返還經費的收取內容,從而導致費率上的不公平不合理。隨著時間的推移及無償獻血人數的增加,返還經費也逐年增高。因此,由于血液價格的收取未增加無償獻血免費返還金項目,給非盈利性單位的正常營運帶來很大的壓力。此外,免費用血的返還經費究竟按什么比例留存,既能達到返還血的基本要求,又不制約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這是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
對策:統一規范無償獻血免費用血返還金留存比例: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血液價格作適當調整(應增加免費用血返還金收取內容),制定出臺一個全國統一標準的無償獻血返還金留存比例和相應的管理辦法,以便按統一標準進行操作。
問題:(三)兌現工作實際操作過程中面臨的幾個具體問題
1、異地報帳。目前,在無償獻血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大學生和軍人,而這部分人一般都是在校或在部隊服役期間獻血,他們畢業或復員后,大多數都離開了獻血的所在地,如需享受兌現待遇時,按規定受益人必須將獻血證和用血原始資料通過郵寄方式到獻血所在地進行審核。這樣有可能出現幾種情況:一是可能會出現郵寄接轉差錯;二是給受益者報帳時帶來不便,影響獻血的熱忱。
2、報銷相關憑證不詳。由于少數獻血者及受益者對免費用血的報帳程序不太了解,對需要提供哪些憑證不夠清楚,尤其是醫院用血原始發票應與其他醫療費用合并開在一張票據上,用血者拿不出單一的醫療用血費用憑據,醫院又未單獨開具醫療用血發票,因此,受益人因未按規定提供這些相關報銷憑證時,以致造成一次或多次不能報銷用血費用,給免費用血者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同時,也給核報工作帶來困難。
3、獻血證遺失和證件相關內容記錄不詳。《無償獻血證》是核報用血費不可缺少的依據,換句話說,無償獻血證本身就是一本有價證券,因此,填寫無償獻血證必須嚴格規范。
對策:建立健全科學安全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并實行全國聯網。
一方面建立一個全國輸血系統專用的計算機網絡,建立獻血員查詢數據庫。通過快捷方便的網絡系統,達到隨時查閱獻血者的相關資料,及時兌現免費用血的目的。另一方面血站與血站之間可以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兌現獻血者用血待遇的有關情況和信息,以免造成冒報或重報等現象的發生。
進一步加大免費用血返還政策待遇及報銷有關程序的宣傳工作,使公民能準確、全面地了解免費用血兌現政策和有關規定。各醫療機構要認真做好無償獻血免費用血的宣傳、咨詢工作,主動而且必須為用血者單獨提供用血收費憑據,及有關醫療用血證明,對故意刁難用血者或出具假證明(憑據)的將依據有關法規嚴肅處理,并視情節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同時,要加強和改善對免費用血審核、報帳工作流程的管理、方法,以利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公民參與無償獻血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