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目江 吳繼紅
新聞數據被大量運用在新聞中,用以說明問題、闡述事實、佐證觀點。這種數據通常有模糊化和具體化兩種表現形式。模糊化數據是省略、籠統的一個數字概約,如“近××萬”、“增加三成以上”;具體化則較為詳細、詳盡地表達到十位數、個位數,甚至小數點后的數字。在新聞報道中,模糊化數據和具體化數據要因事制宜,靈活運用。
一、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新聞報道是用事實說話的,數字也就是事實的一個部分,這個數字的詳略也因說明問題的事實的作用大小而決定。1月30日,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新聞報道中說“2003年全國審計機關加大審計監督工作力度,共審計13萬多個單位,在對全國3萬多名領導干部進行的經濟責任審計中,共查出違規資金671億元,建議給予黨紀政紀處分317人,移送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查處749人,現已受到降職撤職處分267人”。這其中,“13萬多個單位”、“3萬多名領導干部”就是模糊化的數據。因為這不是報表,只要向讀者交代大體的數目即可。但是,查處的違紀資金“671億元”,對查出的領導干部進行黨紀政紀、移送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處理的數據就特別具體。這一方面說明國家對嚴重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案件治理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說明,國家對違法違紀領導干部查處不手軟,發現一個,查處一個,決心割除貪污腐敗這個毒瘤、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的嚴正態度。再如:新華社《西氣東輸將提前投入商業運行》的報道說: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領導辦公室主任張國寶近日在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西氣東輸工程繼今年1月1日實現東段供氣之后,西線工程建設將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產,2005年1月1日全線實現商業供氣,比預定計劃提前至少1年。據介紹,西氣東輸工程東段由陜北靖邊至上海,全線近1500公里,供氣后每天有約110萬立方米天然氣輸入上海,并還將向蘇州、鄭州、常州、合肥、湖州等地陸續實現供氣。今年將完成的西線部分,全長2400公里,目前所有管線焊接已全部完成,跨越黃河、長江的節點也已順利完工,目前在工程方面已沒有任何障礙。預計西段將于10月1日從塔里木輪南按期進氣,12月底全線實現由塔里木向上海、浙江等地的供氣。張國寶說,目前上游正在積極進行加強天然氣的勘探工作,探明儲量已超過6500億立方米;下游則積極開拓市場,目前已與豫、皖、蘇、滬和浙四省一市的20家用戶簽訂了銷售協議,總用氣量達67億立方米。這里模糊化、具體化數字相互補充,把我國西氣東輸這一民心工程的進展情況,投入商業運行的時間,將惠及的區域等信息交代得清清楚楚,令人信服,此乃相輔相成。
二、該詳則詳,該略則略。一些新聞事件允許使用詳盡的具體化的數字,沒有具體化數字,新聞就會失去真實性,失去生命力;而另一些新聞事件又只能使用模糊化數據,甚至越模糊越好,越省略、越簡單越好,具體了反而會沖淡新聞的主體和真實性。
今年2月15日上午11時左右,“吉林市中百商廈發生特大火災事故,最終導致53人死亡,70人受傷(其中男33人,女37人)。犯罪嫌疑人于洪新(男,35歲)現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边@則報道就容不得模糊數據。“53人死亡”不能寫作“50多人死亡”,因為50多人可以是51人,也可以多至59人,人命關天,模糊不得。
有些新聞報道就應該使用模糊數據。如企業產值、利潤的統計數據,增長幅度的數據,專業性強、技術性強、領域性窄的數據,涉及商業機密的數據,報表、公報數據,讀者不感興趣的具體數據等等。某企業一年的產值多少,利潤多少、同比增長幅度多少,這或許只有主管部門、統計部門、企業自身才感興趣,而對于絕大多數受眾而言,這些數據不會十分關心,過細過詳過多,就會顯得累贅。如《中國石化報》關于塑料產業的一則報道說:近年來,我國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而我國塑料工業的增長速度又比GDP增速一般高出3至5個百分點。預計我國到2006年的GDP增長率仍將以年均6.5%~7%的速度繼續增長,也就是說我國的塑料工業到2006年將保持每年10%左右的增長率。預計到2005年我國塑料包裝需求量將達到550萬噸,2005年全國需用各種塑料管與門窗型材約100萬噸,再加上高分子防水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各種保溫材料及其他建筑塑料制品,約為400萬噸,屆時我國強大的對塑料原料的市場需求將充分顯現。這則報道中的很多數字都為約數,這是因為塑料行業只是我國眾多行業的一個,只有這個行業的人比較感興趣,其他受眾只知其大概即可。
三、并行不悖,雙管齊下。有些數據彼此不直接搭界,但同時使用,可起到映襯、反襯的作用。
如南京長江二橋的報道說,該橋全長21.197公里,其中,南汊大橋為鋼箱梁斜拉橋,橋長2938米,橋面寬38.2米,主跨為628米,其跨徑在同類橋型中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正是這個國內第一、世界第三,使一些心懷叵測搞有償新聞的人動了心。他們以“出書、出專版、寫大文章宣傳二橋”為名,行有償新聞之實,提出:出多少錢給多大版面,給多少頁碼,登多大照片。二橋建設指揮長、南京市副市長戴永寧不買這個賬,規定一條:不花錢買宣傳,凡是要錢才宣傳二橋的一律不給。他認為:二橋關鍵在質量、質量不好,在宣傳上花再多的錢也無濟于事,而質量過硬即使你不花一分錢,新聞界自然要來宣傳這耗資33.5億元的重點工程。在二橋建設的41個月中,二橋拒絕有償新聞400多萬元,一次,戴永寧在一家報紙上發表一篇文章后,某地寄來一函稱文章已被收入世界名人錄,還開出一張650元的發票:只要交650元,戴永寧及二橋就是世界級名人名橋,對此,戴副市長嗤之以鼻。媒體在報道這件事時,400多萬元使用一個模糊數據,而寫到居國內第一、世界第三的南汊大橋的長度、寬度時均用到了個位數,甚至小數點后的3位數。應當說21.197公里、2938米長、38.2米寬同400多萬元、650元是沒有必然聯系的。但是,在采寫這條新聞時,這些模糊數據和具體數字同時出現在一條消息中,更能讓讀者感受到二橋精品之雄偉,有償新聞嘴臉之丑惡。